【摘 要】
:
为总结和交流中医医史文献整理、研究、开发的成果与经验,探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思路与方法,着重围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工作如何为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提高临床疗效,推进中医药学信息化、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服务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工作找到明确的目标、思路和方法。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在山东威海召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总结和交流中医医史文献整理、研究、开发的成果与经验,探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思路与方法,着重围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工作如何为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提高临床疗效,推进中医药学信息化、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服务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工作找到明确的目标、思路和方法。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在山东威海召开。
其他文献
刘完素的《三消论》是现存最早的消渴专书,另一本署名完素的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也有描写消渴诊治的专论,但比较此二论著的内容后,发觉其论述的角度迥异,不似由同一人所写,且目录学考证的结果或薄弱或分歧,无法辨别真伪.再借助于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里消渴资料的分类比对,发现《三消论》和《宣明论方》的描述相当一致,此二书应当是出自刘完素之手.相对而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写作方式则明显不同于
P.2882V是敦煌出土的重要医方卷子.由于年代去今久远,又多残缺漫漶,语言颇多扦格不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出土的医药卷子已有多个辑录本问世,马继兴等人所编著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比较好地解决了年代考订、文字识读、标点断句等问题,书中对该卷作了较全面的整理.然而智者千虑,疏漏难免.整理出来的卷子仍存在断句错误、误识文字、录文脱漏、校改失误等诸多问题,兹据原卷照片及相关文献对P.2882V
为了提高我国医史学者创新能力,促进医史学术进步,推动医史学科发展,更好地为医学发展服务,2006年初在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医史教研室的同仁,经过酝酿,决定联合举办医史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取联合举办单位的字头,而定名为“双中北”医史讲座。
陕西省医学会医史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月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会议对四年来分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分会换届选举工作。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于2007年12月1日至3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召开.年度学术交流和分会委员会改选,是本次会议的两大任务.学术交流的主要议题是清史研究、现代医学史研究、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
相对于生的喜悦与欢乐,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本身给临终患者及其亲属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行为方面带来的健康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终末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日益引起人类的重视。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学本身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彻悟成佛",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与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