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中时事材料的使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事材料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且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主要从立足时事材料,初步了解地理材料包含的地理表象和超越时事材料,深入提炼地理材料蕴含的地理本质两个方面初步探讨时事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
  [关键词]地理时事材料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2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国民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而时事教育贴近社会与生活,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合理应用典型时事材料,并创设特定合理情境,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引领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自主探究客观事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地理事件的演变,进而获得新知识与个人观点。
  一、立足时事材料,初步了解地理材料包含的地理表象
  结合热点材料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与方法,同化与理解热点地理知识,从而让新旧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密切联系。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供多种不同地理情境,最大限度体现探究式学习的优势与长处,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素养得以提升。
  【案例】在必修一教材中,学生发现原先太阳系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虽然只是数字变化,但学生很难理解。在正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一带而过,并不会过多讲解,但学生对此却非常感兴趣。故而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收集相关材料,让学生从感性上接触相关知识,增加学习兴趣。通过网络,笔者获取了以下时事材料。
  【材料1】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但由于错估了冥王星质量,认为比地球质量大,从而命名为大行星。后经过近30年的观测,最终发现其直径其实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小,但当冥王星大小真正被确认时,冥王星是大行星这一点早已被写入课本,一直到现在。
  【材料2】 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万有引力可以克服其吸引力而使天体呈现圆球状、并能清除运行轨迹附近其他天体的天体。
  【材料3】冥王星因为其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大,且与海王星公转轨道相交,不再满足行星的相关定义:“能够清除其运行轨道附近其他天体的天体”。
  学生阅读材料后会对冥王星为何除名有了感性的认识,在了解相关常识后会对课本上“八大行星分类”和“地球是普通和特殊的行星”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常规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了解相关信息也有助于其他地理问题的解决。如寻求其他生命体为何选择在火星上?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热情瞬间迸发,课堂因材料补充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分析过程中结合相关材料,可以丰富完善教材内涵,使抽象理论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
  二、超越时事材料,深入提炼地理材料蕴含的地理本质
  只注重书本的传授,而脱离生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加强书本与时事结合,有助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时事材料是书本的补充,也是教学新的增长点,通过材料也为提炼地理原理带来契机。
  【材料】在神州七号发射成功时,举国欢腾,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地理教学需要借助时事热点信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地理学习更具针对性与目标性,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其地理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结合热点材料与信息来编写题目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背景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l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
  左图:飞船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
  右图:飞船M绕地球公转轨道及方向示意图。
  编写题目时,可将地球运动的经纬度和时间连在一起,通过抽象模型将经纬度等结合,以材料为切入点,将抽象原理通过身边案例加以呈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无法,学无法,因材施教方为上上策。通过材料可以设置特定情境,为地理教学提供良好的大舞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岳秀敏. 微机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8).
  [2]李东荣. 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9).
  (责任编辑柳紫)
其他文献
[摘要]好奇心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技能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  [关键词]中学生兴趣多媒体表演活动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  专家指出: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认为学习是一种
历史课程线索纷繁复杂,时间、地域跨度大,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学生畏难情绪严重,面临这种情况,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探索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去开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活用归纳法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归纳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专业教师的缺乏,广播媒体信息的闭塞,农村学校体操教学长期以来只限于纸上谈兵,学生对体操运动学习的兴趣不足,技术薄弱。在农村学校开展体操教学,激发学生体操学习动机,科学选择和安排体操教学内容,严密课堂组织教学,正确运用科学方法减负,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伤害事故。  [关键词]农村体操 动机 减负 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和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网络技术时代的重要一部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
一节历史课低效还是高效,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同时也成为听评课教师关注的焦点。历史课堂使师生的心路历程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战场。当代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创新之路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改革的实验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成果。但这些经验未必适合农村高中学校,加上农村高中学校设施比较落后,使得这些经验的操作性并不强。目前,高考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提高
本文介绍了以往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现在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图像数据库的应用原理;以及现在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图像数据库的数据结构,通过两者进行相应的结合,来介绍基于内容的图像索引系统,可以更为直观的理解图像索引系统。
该人事管理系统基于AWS BPM PaaS云平台提供的建模工具开发与设计。PaaS平台提供的建模工具,能够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快速开发与构建,减少了代码编写量,简化了开发过程,提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