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的方式促进儿童学力生长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好每一节课是一线教师真实、朴素的愿望,可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是教学活动的精彩设计,还是教学环节的顺利流畅,抑或是教师的精彩演绎?……好课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好的课堂总还有些共同的特征,好课对学生来说是鼓舞的、唤醒的、有促进的,是多样的、个性的、有选择的,好课往往以适性的方式打开并不断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
  通读本期文章,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以儿童视角做好教材分析,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希望教师从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等角度在文章中找到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以儿童的方式促进儿童学力成长,让儿童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愉悦。
  一、以儿童视角做好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形成关系,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服务,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教材分析。教师只有准确分析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促进儿童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一)结构化视角下的教材分析
  金海波老师在《结构化视角下的教材解读策略——以“小数除法”为例》一文中提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教材,以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的呈现方式,考虑情境的合理性,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打破教材的课时局限,对教材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使教学更加契合学生的知识结构。
  金老师的研究比较深入,也许一线教师很难像他一样对教材进行跨年级、跨单元的分析,但立足学生立场,从小处着手审视教材,值得教师借鉴。如教科书中关于构建乘法口诀的习题,多是以“排队和动物比赛”一类的场景为选材背景,是虚拟的动画形象;关于行程问题的教学常常以“甲地、乙地,送货”等场景为习题的选材背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这时教师可以从情境是否契合的角度思考,适当改编情境,将数学与生活融合,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把握下的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中的单元是把同类内容相对独立地编排在一起的组织方式。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往往将关注点更多地落在某课时内容的分析上,较少关注以单元内容为单位进行的整体构建、整体谋划、整体思考。
  陈娟梅老师《寻求联系
其他文献
两步计算应用问题的难点在于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可以借助“烤面包”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一、呈现问题  教师出示PPT,呈现问题: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烤箱每次能烤9个面包,那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  二、分析与解决  (一)画一画,理清数量  教师提供数线图、正方形网格图,請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在图上画一画或涂一涂,再列出算式。  学生独
近日,笔者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时遇到了困惑,题目如下:  学生在独立审题后解答,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都认为7:42(即提前18分钟)合适,更有甚者认为7:40(即提前20分钟)出发合适,给出的理由也都相同,都认为按前面周一到周五提供的数据来看,提前18分钟可以确保不迟到,而提前20分钟更保险,还有2分钟的休整时间用于课前准备,而如果按上面第(1)小题计算出的平均数1
【摘 要】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在不改变现行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顺序、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整合学科内知识。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前测分析学情,梳理重构单元框架,在目标统领下研磨单元起始课,力求凸显度量核心、内化度量本质,使得教学更加结构化、学习更具挑战性。  【关键词】单元整合;多边形;面积  单元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合并、增加或调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面积”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8个例题,前3个例题就是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例1是通过观察、摸等形式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作物体的面积”。例2有3个学习任务:一是通过两个长方形大小的比较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封闭图形的面积”;二是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除了观察法、重叠法以外,还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三是感悟到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例3是学
1. 合理计划。教师应该及早从暑假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在开学前几天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中。要及早确立切实可行的新学期教学目标。有序的生活和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减缓压力。  2. 心理暗示。开学前可以约两三学生一起回学校逛逛,在教学、生活区各处走走,回味上学期与学生互动的开心情景,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好学生”标准是:“人品好、素质高、潜能强”;伊顿公学校长(托尼李特)的“好学生”标准是“热情、有社会责任感、有恒心”。    在一个“中外名校长谈教育”的节目中,中国名校(上海中学)和英国名校(伊顿公学)的校长,面对亿万电视观众各自讲出了心中的“好学生”的三个标准,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好学生”标准是:“人品好、素质高、潜能强”;伊顿公学校长(托尼李特)的“好学生”标
【课前思考】  (一)学习内容分析  “数字编码”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在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中学生已初步体会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门牌号、车牌号等。本课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邮政编码、学籍号)的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规则与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其简洁、规范、唯一等特性,培养
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势在必行    新型教师权威如何保持民主性、互动性、共享性及与学生自由的辩证关系是构建这一权威的关键。潘淑敏说,(见首都师范大学《高教研究》)由于民主化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对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状态所持的态度渐趋宽容,在此情况下,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法定权威”已不再具有以往的“刚性”。教师权威面对的所有挑战,教师权威或消解或异化,其实质是对教师权威全面深刻地提高自身的要求,为满足
新华网报道,有消息称,正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在今年8月公布。对于义务教育是否延长的问题,有关提案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向上普及高中教育,另一个则是往下,多增加一年学前教育。  现在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已萎缩很多,只要有一丝“政策缝隙”,教育乱收费、高收费和不良教育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就说居高不下的高中择校费和学前班高收费吧,有的幼儿园每学年竟收取上万元的学费,高中择校费
【摘 要】课例研究是教师快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系统整合”的系列化课例研究,可为教师提供具体可操作的研究范式:从整理学生“不会”的错例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在前后教材的关联处分析错误原因,确定“系统整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板块。通过序列化的课例研究实践,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由来和发展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整合  课例研究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