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专物理的分层教学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现状需要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职专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层教学;以生为本;实施办法
  
  学生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现代教育中以生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并且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因而职业教育要面对全社会的整体需求,以生为本,实施分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阵地。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现状需要分层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胜任第一线劳动者的岗位。但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面对的是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有别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有差异、分层次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与现状迫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及其研究。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针对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实际,实施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教学要使人人都有收获的原则与出发点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职专物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也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职专物理实验等进行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职专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一)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物理分层教学的前提。首先通过了解和研究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划分成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此层次是动态的)。但分层仅仅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真正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潜能,在教学中着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逐个推进,才是学生分层的真正目的。就我所教的班级对学习职专物理的情况看,优秀生只占20%。中等生和学困生却各占40%,如何让他们都能“吃得起”、“吃得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花心思,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和归宿点,也是评价、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确立明晰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而教学大纲、专业类型、学生差异等方面是制约分层教学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和依据。职业物理教学中的各类目标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制订的关键是要切实紧扣住大纲中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要求的含义。对于学困生要求记住基本概念、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的字母,并知道定理、定律,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对于中等生要求及时复习基本知识,重点记住重要的概念、定理、定律,知道简单题型的解题方法;对于优秀生要学会所教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标准)相同的情况下,针对优秀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而且基础扎实的学情,着重拓宽、提高。在优秀生较快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后,富余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展知识面,拓宽思路;针对中等生,在掌握了本节课基础知识情况下。对有兴趣的学生适当做一些稍难一点的题目,以提高学习成绩;对学困生,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较薄弱,造成学习成绩暂时相对滞后的学情,着重于基础过关,补缺补漏,着重以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为重点,若有富余时间可用于查漏补缺,并经常与他们谈心,使其“亲其师、信其言”,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根据实际,我们施教的原则是:对学困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中等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以基础知识为主,并将知识适当迁移;对优秀生采用小综合、主动走、促能力,要求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并能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具体方法是:
  1、课堂提问的分层
  课堂提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而且所提的问题要处处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进行铺垫。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如在“牛顿三定律”一节。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存在什么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有何区别?为什么我们只看见苹果加速落向地面却没有看到地球向苹果运动?让学困生回答从课本中可直接找到答案的第 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经过简单思考就可完成的第二个问题。让优秀生回答较难的第三个问题,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个性发展。
  2、新知教学的分层
  在进入新知教学时,为学困生设计坡度题,并利用课前的反馈练习进行补缺补差。在进行新知教学过程中,鼓励优秀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可利用物理模型、演示实验、计算机、录像、投影仪、幻灯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同时利用各种方式。使得中等生和学困生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如上“电磁感应现象”一节。通过三个演示实验配合相应的物理模型或投影仪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而让优秀生去分析和探索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的分层
  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继续和延伸。一定量的练习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做不同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对中等生应调节数量、把握难度。对优秀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教师首先把练习进行分层,根据练习的难易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基础题;第二类,变式题;第三类,综合题;要求学困生完成“基础题”;中等生完成“基础题 变式题”;优秀生完成“基础题 变式题 综合题”。同样把布置的课后作业设置为必做题和 选做题。学困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层次上,完成基本的练习;中等生重点放在辅导训练上,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辅导训练中有较高要求的作业;优秀生重点放在方法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在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加以变形和拓展。从而体现出下有底,上无顶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物理实验的分层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通过实践性教学去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为了真正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对于学困生要求在学完这门课后。基本上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及进行实验的一般规则,懂得电路的基本连接以及各种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实验报告步骤完成实验内容;中等生通过实验学习,对实验的基本知识及进行实验的一般规则比较熟悉,同时能熟悉各种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排除电路的简单故障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写出实验报告:对于优等生要求对实验的基本知识及进行实验的一般规则非常熟悉。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准确观察实验现象,正确测量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电路,具有排除电路的简单故障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在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层次上学生们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尽情发挥,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积极的情感体现,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可见,实施职专物理分层教学既适应个性差异又促进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倡导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在职专物理分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法,努力营造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学习。这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体验,得到和谐自由地发展,获得生动活泼地成长,培养熟练地动手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倩,物理分层次教学浅析,物理教学探讨,1999,(5)
  2 王欣、司德平,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物理教师,2000,(1)
  3 冯潜、汪传焕,浅谈物理分层教学的层次性,物理教师,2001,(3)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出新时代的人才,我们“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简单地讲,就是个性发展。这也是新《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师的明确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化学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在此我有一点小小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有了创
闽东地处福建省亚热带边缘,系三都澳内海湾地区,常年受海洋性季风气候调节,形成了龙眼自然晚熟的独特气候资源,是我国龙眼经济栽培区的最北缘地带,龙眼采收期为9月上旬至10下旬,同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十一五”计划明确要求:二十一世纪初,我国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比较完整的国家信息化体系。计算机技术与图像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图形图像、数字视频、影视、多媒体等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市场信息化的客观要求,决定了培养较高层次且适用面广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人才势在必行。   
病案是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详实记录,又与法律与医疗保险等息息相关。自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病案的法律价值和佐证价值日显重要,病案不仅是医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泉州地区甜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产及品质,我们于2000~2002年开展了甜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作为美育理论基础的美学与物理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渗透,物理学具有自身的科学美,体现了美学原理,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应根据学科教育目标,结合中学生审美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使广大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增强情趣。  关键词:美育;简单性;对称性;和谐;破缺美;教学艺术    美学是充满现代活力的学科。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够以自己的鲜活的美感体验,为美学提供崭新
通过分析2005—2008年影响浙江的梅汛期强降水云团特征,将云团分为偏北型、居中型和偏南型,研究这三种类型云团云顶亮温与地面1小时强降水极值和10mm/h以上降水覆盖面积关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