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影像学特征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整理Ⅰ型急性区域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各种眼底及影像学所见,探讨Ⅰ型AZOOR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于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门诊临床确诊的Ⅰ型AZOOR患者3例3只眼,患者均为女性,单眼发病,年龄33~51岁。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视野、SD-OCT、眼底自发荧光、眼部电生理检查。其中1例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种眼底影像学图像。

结果

3例患者的患眼眼科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表现。视野检查患眼均有生理盲点扩大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局部视野损害或散在暗点。ERG检查2例患者患眼暗视及明视ERG振幅均较对侧眼降低,1例无明显改变。1例FFA检查可见后极部早期背景荧光略增强,余无特殊改变。SD-OCT检查3例患眼均有后极部或与视野相对应部位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线(IS/OS)紊乱或局部缺失。1例患眼的眼底自发荧光表现为后极部的高荧光,并且与IS/OS缺失相吻合。

结论

Ⅰ型AZOOR的临床体征表现隐匿,借助眼底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SD-OCT与视野相对应的视网膜外层IS/OS紊乱或缺失是诊断Ⅰ型AZOOR的要点。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讨论在临床开展和推广优质护理,对护理工作模式改进的做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5个病区开展实验,实施优质护理的推广,具体做法包括整体护理、包干责任制、床边护理制,加大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力度,逐步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6个月后,与开展优质护理前作对比,比较护理工作量的变化,护士满意度以及患者呼叫和按铃次数,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投诉,对护士的绩效成绩进行考核。结果 优质护理开展后,护理工作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并发症,探讨飞秒激光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463医院眼科的飞秒激光制瓣患者813例(1617只眼)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前房气泡31只眼(1.92%;31/1 617);基质空泡化145只眼(8.97%;145/1 617);角膜瓣蒂部撕
期刊
目的评价普拉洛芬滴眼剂在减轻和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后(DLK)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7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80例(160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术后3 d,7 d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有差异显著性。第1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剂合并氟米龙滴眼液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34-01  通过近年来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鉴于本社区群众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加强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尤为重要,方法如下:  1 一级预防:  即“未病先防”是指针对糖尿病易感个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