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
  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当然也是大多数学生感到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运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物理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它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自然现象,使学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小球、木块等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多的是选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例如,曲线运动中的导弹、铅球、雨伞上下落的雨滴、水平飞行飞机上投下的物资等;受力分析时,可以列举加速、匀速或减速的汽车或电梯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良好习惯,增强把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把物理学习设置在一个复杂的,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要创设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另外,开展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得出多种结论。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全面,则为学生创设再思考、再讨论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可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通过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情境,让问题在学生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缩短了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新知识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心智技能。
  三、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学生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教师的。但是,如果让他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就会好得多!是啊,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它要通过学生自己去认识、去实践、去感受,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例如,在学习“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速度这个概念,不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50米跑的成绩,再请全班同学来分析比较,看看哪一位同学跑得快一些,并说明判断的依据。接着再提出问题:是否有其他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终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在位移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再次进行探讨,并把讨论得出的方案进行实践,教师适时指导、帮助,使大多数学生对速度这个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种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要着重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困惑,能有效提升思维创新水平和动手能力。所以,教学中要抓住物理学科的探究实践性,认真研究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经常设置或提供一些需要学生动手解答的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实现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电场内物体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通过语言进行知识间的沟通传授,学生对这些知识性质就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也很难准确理解。这时不妨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一个有孔的带正电荷的塑料小球安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小球穿在一根光滑的水平绝缘杆上,弹簧与小球绝缘,弹簧质量可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之中,小球离开平衡位置后做什么运动?让学生开展实验操作,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电场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交流的便利。现在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获得丰富的信息,他们有时候会觉得政治课堂了无生趣。怎样才能提升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爱上政治,变被动填鸭式教学为积极主动的吸收学习呢?这是每位政治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课堂细节的完善对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巧妙利用教学中的细节为备课、授课的切入点,以细节为证、细节为据,使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它通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来检验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但在平常的作文考查中,总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丢分严重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通过个人对作文教学的理解,对初中语文写作过程剖析如下。  现阶段对中学作文的考查主要通过以下方式:①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进行写作;②给出题目或部分题目,让学生结
目的:分析并探讨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5-01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近视患者320例590眼,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这些“生活”也就共同构成了我们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的主要内容。纵观思想政治课这四大必修模块,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模块名称还是从模块的实质内容来看,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以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和将要面对的生活为基础,积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学会生活
物理教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