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选读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正后夔一足


  俗说:夔一足而用精专,故能调畅于音乐。
  谨按:《吕氏春秋》:“鲁哀公问于孔子:‘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以夔为乐正,始治六律,和均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服。重黎又荐能为音者,舜曰:夫乐天地之精,得失之节,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行。’”(卷二《正失》)
  民间传说:夔只有一只脚,但他用心专一,所以能使音乐调和畅通。
  谨按:《吕氏春秋》:“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说:‘以前舜让夔当乐正,他开始整理六律,调和五声,以通和八风,所以天下顺服。重黎又推荐调和音乐的能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得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从根本上调和音乐。夔能够调和它,平定天下。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是夔一个人就足够了,而不是说夔用一只脚走路。’”


  谨按:《乐记》:“武帝时丘仲之所作也。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马融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音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材以当便易持,京君明贤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卷六《声音》)
  谨按:《乐记》上说:“笛是武帝时丘仲制作的。笛就是涤的意思,用它可以荡涤邪恶和污秽,使音乐归于高雅纯正。”笛长二尺四寸,有七个孔。后来又有羌笛,马融在《笛赋》中说:“近代的双笛从羌人那里开始制作,羌人砍伐竹子还没结束。龙鸣水中却不见龙,截断竹子吹出的声音与龙吟相似。在竹管上面削出孔穴与竹管相通,裁成马鞭的样子便于携带。京君明精通音律,所以在原来四孔的基础上加了一孔。君明加了一孔的笛子后来才出现,这就是商声,五音就完备了。”

鲍君神


  谨按:汝南鲖阳有于田得麏者,其主未往取也,商车十余乘经泽中行,望见此麏著绳,因持去,念其不事,持一鲍鱼置其处。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麏,反见鲍君,泽中非人道路,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因为起祀舍,众巫数十,帷帐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其后数年,鲍鱼主来历祠下,寻问其故,曰:“此我鱼也,当有何神。”上堂取之,遂从此坏。传曰:“物之所聚斯有神。”言人共奖成之耳。(卷九《怪神》)
  谨按:汝南郡鲖阳国有人打猎得到一只獐子,猎人还没来拿走,十几辆商人的车从水泽边经过,看见这只獐子被网绳网住,就把獐子拿走了,考虑到是不劳而获,商人就把一只腌鱼放在网里。过了一会,猎人过来,没看到獐子,反而看到腌鱼,水泽中并无人通行的道路,所以对这种现象感到很奇怪,认为太神奇了,人们辗转相告,治病的求福的,很多都能应验。因此建起了祠堂屋舍,有几十个巫师,设置了帷帐,架起了钟鼓,方圆数百里的人都来祷告祭祀,稱为鲍君神。几年后,放置腌鱼的人来到这里,经过祠堂,询问建祠堂的原因,并说:“这是我放的鱼,哪有什么神啊。”走进祠堂把腌鱼拿走,祠堂从此就衰败了。经传上讲:“各种事情聚合在一起神就出现了。”说的是神是人们共同夸耀而成的。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评估针刺结合言语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失语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予常规言语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言语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言语功能评估,并观察大脑言语功能区rs-fMRI表现。结果经3周治疗后,针刺组语言功能水平评分、自发言语、重复、命名和失语商(AQ)均高于对照组(P<0.05)。rs-fMRI检查显示,针刺组左侧额下回后部、左侧颞上回局部一致性(ReHo)升高;右侧额下回后部、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创新的信息技术对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并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