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变身魔法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it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主持人:萧 袤
  主持人语:在世界范围内,最初用图画来表达意义而创造出的文字系统,大概有这么几种:埃及的圣书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字,以及中国的汉字。前两者都早已消失,而汉字沿用至今,且生命力日见旺盛。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生命的源头。我爱汉字,每一个汉字都那么好玩,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不可思议。让我们来认字玩吧!
  
  认识我吧:
  这个“大头娃娃”,是古代的“子”字。
  像不像一个小孩子呢?
  小孩子都有这样的特点:头很大,跟身体不成比例。
  
  趣味图解:
  各种各样的“子”:
  这是甲骨文中“子”的写法。
  不管怎么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头很大。
  有的头上还长了头发,你看到了吗?
  头部的形状有:方形、圆形、扁形、菱形,甚至一团黑——你也可以把它看成:哇,好黑好黑的头发呀!
  
  最好玩的“子”字:
  这是金文中的“子”字。
  这个“大头娃娃”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四缕飘逸的长须。
  后来“子”不光指孩子,成年男子也可以称为“子”,再后来“子”变成了一种尊称,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
  
  最特别的“子”字:
  这是一个繁体的“儿”(兒)字,专门指“男孩子”。
  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你会发现,这个“大头儿子”的头顶没有合拢。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囟门是开的,头盖骨还没长拢呢。
  
  古诗文中的“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请你猜一猜:
  根据上面的分析,开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字?
  
  答案:
  教。
  一只“手”拿一根“教棒”在教一个小孩学打绳结,这就是:教。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