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一次网主管道过路方案比选及效果评价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城区热力一次网管道改造工程中过路方案的比选及实施效果评价
  关键词:不开挖过路;开挖过路;顶管;
  中图分类号:TU99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背景:
  1、项目概述:该项工程为秦皇岛市民族路等供热一次网管道
  改造工程(民族路环线)穿越建设大街工程。施工任务:对原有热力埋地管线拆改加粗,拆除原有管道管径为DN500,在原有管道位置铺设新管道(加粗)DN700(外径860mm,╳2根)。
  施工地点位于市中心的民族路东侧辅路与建设大街平交路口,沿南北方向穿越建设大街(沥青路面)。管线穿越路口单程全长76.31米,其中有两处平面转角,见下图:
  
  
  
  主要实物工程量(仅考虑路口处工作内容):
  土方开挖及外运1200立方米;回填中粗砂及积砂1120立方米;沥青路面拆除/恢复885.08平方米;Ф529×8预制保温管拆除76.3米×2;Ф720×9预制保温管安装76.3米×2;
  2、工程特点:
  2.1施工地点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地处繁华的商业街区道口,场地有限。商铺临街,与道路紧连;道路车流量大,行人众多,在该处施工的社会影响大。
  2.2既有地下管线/设施繁多。
  2.3拟铺设的热力一级管网管径大,运行压力高。相对于给水、污水等管道,施工工艺要求严格(规范要求管道接头对口顺直,轴向偏差角度不得超过1°)。
  2.4地处沿海城市,地下水位较高且补水充足;开挖范围内的土质为细沙,深挖时易出现流砂状态;
  2.5开挖深度在路面以下4米以内。
  2.6路口施工,影响交通,为尽量较少影响,需要昼夜连续施工,来缩短施工周期。临近供暖日期,工期紧。
  二、方案比选:
  1、顶管法:
  1.1工艺:需要开挖顶管/穿管工作坑、接收坑,并设置若干降水井,如图:
  
  
  顶管断面图如下:
  
  
  1.2缺点:顶管方案主要有三个缺点:
  A、基坑开挖较深(为确保避开地下管线障碍,顶管标高只能定的很低,一般基坑都会超过5米),为控制流沙,必须进行降水,而在进行井点降水后不可避免的要造成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使附近的建筑物和路面、地下构筑物等因不均匀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减少这类影响,需要设置回灌井,且回灌井与降水井之间距离不应小于6米(距离太近,达不到回灌效果)。
  但本工程位于市中心路口,距离建筑物较近,尤其是南部的接受坑,根本没有设置回灌井的位置,降水工作势必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对建设大街的道路以及地下的污水、给水、通讯等设施造成损害。即使顶管基坑使用地下连续墙维护,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顶管工作面上也无法确稳定的开挖面。
  B、热力管道有很厚的保温层,密度比水轻,受套管内积水的浮力影响,会使热力管道在套管两端受到剪切力(套管内热力管道出现“飘管”现象),对热力管道长时间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套管内用砂土将热力管道填实,则不便以后的维修工作,失去套管意义。
  C、顶管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大街道路中间地下水无法控制,会出现流沙状态,在所顶进的套管上方形成无法控制的空腔,对道路造成损害。
  1.3优点:
  A、不开挖作业,对路面的破坏性伤害较小。
  B、对交通影响较小,社会压力小。
  2、破路直埋之“整体过路”:全面断交,破路施工,对热力管道施工质量有保障,但迫于社会压力,工期紧,考虑到破路后,会遇到不明地下障碍的影响,工期较难把握。
  3、破路直埋之“分进合击法”过路:
  沟槽断面如下:
  
  
  因破路直埋的工作量大,工序繁多,无法做到在一个夜晚全部完成,为了避免长时间断交,充分利用几个夜间施工,采用逐步“分进合击”的做法,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步:先施工建设大街南北两侧非机动车道,待两侧沟槽开挖、支护完成,在建设大街两侧辅路处架设钢制便桥。
  第二步:施工主路两侧快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部分,开挖/支护/拆管、降水。该处长度很短,但地下管线集中,开挖过程较长。
  第三步:用一个晚上(20时至次日凌晨6时之间),快车道的北半部(11米长)开挖、拆管、支护,不安装管道,并在天亮前回填。
  第四步:过路。用一个晚上(20时至次日凌晨6时之间)完全断交10小时(夜间),南半部主路快车道处(11米长)开挖、拆管、支护,同时二次开挖北半部沟槽(11米长),清理南半部拆管后的沟槽,然后安装管道(整体预制、整体吊装),随即回填主路快车道。
  第五步:在施工快车道以外的地段,完成管道焊接、弯头安装、保温、回填等工作,最后在路口外与原管道碰头。
  (详细的过路期间交通组织,限于篇幅,略,步骤见下图)。
  4、破路直埋之“蚕食法”, 限于篇幅概述其思路如下:
  将过路区段划分成若干短小区间,逐次破路、加盖便桥、暗挖,待连续开挖区间较长后,在铺设管路。
  缺点:该方案工期较长;且边施工边通行,对支护要求高,过往车辆、施工人员的危险性均较大;如果后期遇不明地下障碍无法通过,则前期开挖的沟槽有返工的风险。
  三、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以上的方案个人比较倾向于破路直埋之“分进合击法”。尽管该方案对交通影响较大,但如果充分利用好夜间施工,每个区段在天亮后全面开放交通是能够实现的,个人评价其风险相对较低。
  但经逐级审批后,最终确定采用破路直埋之“整体过路”方法施工。迫于社会压力,政府只批准了36小时的断交施工时间,而经市长批准的工期必须按时完成,挑战性很大。
  经各方面的全力配合,反复磋商后,制定若干临时预案(略),并于2010年9月22日21时后~9月24日凌晨6时实施。
  该处路面破路后,发现与市政道路管理部门了解的情况不一致,在现有路面下还有两层混凝土路面(60~80年代修建),总的砼结构厚度近70余CM,大大延长了破路时间,尽管在30余米的主路上用了3台大型履带炮锤(大宇400型/350型等)破砼+2台挖掘机(现代300履带挖掘机一台,胶轮220挖掘机一台)同步清理,还是比预定的破路工期延迟了3~4个小时,其后也没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人工挖探,以至于截止到9月23日8时刚刚开挖至原有管道上方,侵占了其后的拆管、二次开挖、降水、支护工作时间。另外施工期间时值神七发射、嫦娥奔月等事件影响,遇国防光缆产权单位阻挠,既有地下管线的支护也耗费的大量精力。在各方专家的帮助下临时调整安装方案(降低开挖深度,减小支护难度),才勉强按期完成。
  该方案工期风险太大,在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后,及时動态调整设计方案对于最终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大空间建筑物的热负荷形式特点和衡量采暖效果的基本标准,接着进行了辐射采暖与对流采暖的比较,再次基础之上总结传统辐射采暖形式及传热特点,最后对红外线辐射采暖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采暖;红外线辐射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大空间建筑物的热负荷形式特点  高大空间建筑物具有落空高、跨度大、门窗面积大、围
摘要:房屋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房屋建筑的质量好坏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本文重点论述了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中的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三方面阐述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管理;进度;质量;措施  Abstract: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is closely re
【摘要】众所周知,网壳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关网壳结构的静力稳定问题已经得到系统解决,而针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还不够,网壳结构抗震性能不同于传统多高层结构和网架结构形式,因此,如何对大跨空间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工程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网壳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网壳结构的倒塌及破坏机理,提出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新概念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概念及特点,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重点从工程进度控制、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方面论述了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进度;安全  Abstract: W
摘要:工程施工投标报价是工程承包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承包商要承揽工程项目,就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报价。工程施工投标报价是一项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着重研究施工方案的编制与投标报价的关系。  关键词:施工方案;投标;报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nder offer is a decisive part in the process of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接地网阻抗测量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课题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力行业标准DL/T 475-2006》推荐采用异频电流法测试大型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而随着大家的重视,目前变频技术在国内外接地网阻抗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成效。在变电所的建设中,接地网的敷设是否合格,关系到变电所运行后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接地阻抗的大小,是衡量接地网敷设是否
摘要构皮滩渗控左岸EL640灌浆平洞受Fb59、Fb63层间错动及岸坡卸荷影响, K0+274~0+294段在10~45m深处遇砂层,其沿帷幕线发育,以细砂为主,少量粗砂含泥夹层,其中在K0+294桩号附近砂层最厚,最深达58m。后期在高喷完成程仍不能成孔,为此,根据专题会议精神在该段采用1m厚的塑性防渗墙进行处理。  关键词:构皮滩、充砂溶洞、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补强灌浆  中图分类号:TV22
【摘要】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士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建筑工程实际需耍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本文就主要从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要点,技术的运用,技术的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字】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促成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的侧重。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必要性,对比了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的特点,就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提出了执行最严格的水资
摘要: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就如何加强和推进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对策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rchives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and long-term work, in the manage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