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让德育工作“在线”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进入了信息时代,“家长群”是新时代互联网德育的重要阵地,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家校共育工作的高速列车。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开展家校合作德育工作是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家长群;德育;高速列车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102-1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各个学校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官微等,不定期地发布学习资料、校园新闻动态、公示等。毋庸置疑,德育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班主任在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指导家庭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如何熟练搭建和运用实时、高效的家、校德育互动平台,成为新时期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新的成长点,更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模式,主动纳新,架起传统教育和互联网德育之间的桥梁。
  教育工作者在坚守正确的德育理念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如家长群,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做到“因势而改,因时而变”,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延展了无限德育空间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当今的学生家长,生活和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时间呈现碎片化,很少有机会与学校沟通;那些因公长期出差在外的家长,更是无暇顾及家校合作的事情,这给传统模式下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以往德育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个别谈话,师生个别交流谈话等形式,虽然当面沟通顺畅,但受限于在校时间以及家长的情况,无法形成家长和学生参与常态化。通过家长群,这项工作得到了较大改善,因为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都在群里面。学生的学习、在校表现、班级动态、学校管理规划、重要通知等内容都发到群里,就算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也能够详细掌握学生、班级以及学校各个方面的情况。
  “家长群”极大地缩短了教师家长之间的空间距离,也极大限度地延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可以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德育共生。
  二、创造了优质德育时间
  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有质量的德育时间更重要。如何发挥“家长群”的作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运用“家长群”创造优质德育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群里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1.每日一言。
  一句充满正能量的名言往往抵得上一小时的枯燥说教,我坚持每天早晨在“家长群”发布一条与学生共勉的名人名言。这一句句充满正能量的名言如同航标,指引着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和激励。
  我要求家长把每日一言告知学生并抄录下来,既给了家长与子女提供了思想交流和熏陶的机会;又作为进入新的一天必喝的心灵鸡汤,引发家长与孩子在精神层面的共鸣,逐步提升他们德育思想境界的高度。
  2.每周一评。
  步入高年级,我在“家长群”里开辟“每晚8点讲古诗”的栏目。提前一周精心设置亲情友情家国情怀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自选古诗。坚持周一到周六,每天有一个孩子来讲一首古诗,将所讲内容事先录成音频文件,每晚8点准时上传。每天讲古诗的孩子利用在校时间,到老师这里试讲,老师给予指导帮助,以保障每天赏析古诗的质量。一个星期七天就有六个孩子参与其中,得到锻炼。每逢周日,针对本周六首古诗,都会请家长孩子共赏共评,这样既关注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
  3.每月一读。
  每月一读的内容可以是德育故事,可以是德育新闻;可以是关于班级出现的状况,也可以是热点新闻话题。此栏目的推文先由班主任选择,逐步发展为老师家长共同推文。推文让家长孩子共读共看,学生写写心得,家长也可三言两语做批注。
  其实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即抓住学生的这种道德上的自励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励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每月一读,让孩子在赞赏或批判他人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审视了自己,培养了德行。
  学校教育的源头是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意識正了,一切好办了。在读讲故事新闻同时,家长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和孩子进行如朋友一般地互动,这样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此时家长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孩子正确的引领,一定会效果颇佳。长此以往,润物无声,也定会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搭建了榜样展示平台
  法国作家卢梭曾经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家长群”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展示榜样的平台。
  一方面,榜样来自同龄人。家长们可以看到孩子运动时的拼搏,读书时的投入,思考时的专注,获奖时的甜蜜。还可以看到老师外出听课、参观、学习交流时拍回来的照片。孩子们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在家劳动时的认真,对长辈的孝敬,对弟妹的呵护。
  另一方面,家长们也成为重要的榜样力量。家长对班级事务、学校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在家长课堂上的风采,也为其他学生家长们树立了学习典范,从而成为激发学生家长们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他们主动发展。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如果能持之以恒地通过家长群沟通、互动、学习、交流等形式,发挥互联网社交工具优势,彰显互联互通、实时便捷高效等优势,那就一定能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德育工作的开展,甚至能给班级各项工作的协调理顺关系产生可喜的连带效应。
  “家长群”这个互联网社交工具,让传统德育工作搭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列车,插上了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翅膀,为“家校共育”搭建了更精彩的舞台,赋予了德育工作中“家校共育”新时代的特色,更好地宣扬了新时代的德育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盐城市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项目、锻炼场所和锻炼时间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制约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盐城市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是为了强身健体;锻炼项目的选择多以跑步、散步的形式为主;锻炼场所主要以学校操场为主,也有的学生选择公园、体育馆;锻炼形式主要以与朋友、同学、家人一起;每周锻炼的
摘 要:有效的家园合作有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在实际过程中,家园合作往往以幼儿园为中心,教师充当着主导的角色,而家长只是一位倾听者或是配角。为了更好地组织家园合作,更好地整合利用家长资源,我们开展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与家长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究。希望通过研究,让家长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让有利的家长资源服务于园本课程建设,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园本课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于七十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目前,我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推广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学生交流能力相对薄弱,数学思维较为混乱,课堂性格较为内向,小组合作方式和教学方法相对较为传统。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应注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中的不同环节若能巧用漫画,就能够达到激活学生,润活教材,盘活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漫画;地理课堂;活力  中圖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51-1  漫画,具有独特的表现含义的方式,不仅生动活泼、诙谐幽默
摘 要: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主管者,一个具备管理才能的班主任必定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心理、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为班级的团结合作和同学的向上发展做出充分的准备。但在班主任实际管理中出现影响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问题,引起探讨如何才能提高班主任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儿童是环境的主人,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始终要以儿童为中心,学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需要,基于“把每一寸土地还给孩子”的创设理念,时刻坚持儿童立场,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游戏的场所,让这些环境向儿童发出邀请,积极互动,并支持和鼓励儿童自主创新環境,让孩子可以在园子里尽情玩耍、不断发现、乐于探究、获得经验、快乐成长。  关键词:儿童本位;有准备;田园课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推力,更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所谓创新意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已经具备的知识进一步创造并探索新鲜事物的一种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每个知识的提出和讲解,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其能够联系实际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工作理念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这一点,老师就需要遵循生本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差异,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效改善班级“两极分化”现象,可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刺激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都可以均衡发展与进步,促进班级整体学生的学
摘 要: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学生要想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发展得好。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关键词:新时期;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05-1  我校是句容茅山老区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只有两轨制办学规模。学校规模虽小,但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营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固有教育方针,教育方法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应试和选拔,而是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思维能力的科学培养。从而达到为社会输送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能够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自身贡献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学科要根据自身特性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法改革。而对于生物学科,我们同样要敢于创新与打破,创新在于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