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信息素养的三步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素养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捷。从激趣导入、自主合作、展示作品三个方面,谈了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三步曲。
  关键词:信息素养 激趣导入 自主合作 展示作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目前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升,然而信息素养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状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已任,积极营造一种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致身其中可以畅游信息技术的海洋,从而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人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素养呢?信息素养(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自21世纪开始兴起的新名词,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根据美国德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信息文化)导修网页(英语)指出,信息素养(信息文化)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其实,信息素养就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信息素养的三步曲。
  一、前奏曲——“激趣导入”是前提
  众所周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导入,是一节好课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信息素养的前提是成功地设计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质疑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谜语竞猜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等。然而,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入法”应当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常用方法。因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方能奏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导入”就是通过构建有趣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信息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不甚了解,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珍惜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学习信息技术。
  “激趣导入”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情的不同而灵活设计。比如说,笔者在《信息及其特征》一节的导入中运用了猜谜的方式,首先给出了三个信息,请学生们猜猜“这是谁?”(分别出示三个信息):(1)文字信息(板书:我出生的年月日);(2)图像信息(展示一张我小时候的老照片);(3)声音信息(播放录音)“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出现了‘信’字,唐代诗人李中在《碧云集·暮春怀故人》一诗中还留下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本门课程的起始课,通过猜猜“这是谁?”的谜题设置悬念,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老师,更能够了解信息载体这一知识点,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知识;同时为继续学习信息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再如,《揭秘计算机工作原理》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笔者采用类比人脑工作原理的方法,于是设计了学生分组玩扑克游戏的方式来体现人脑的工作原理,同样是“快算24的游戏”,笔者引导学生用分角色的方法来玩。小组中四名同学分工合作算出24。一名同学扮演人体获取信息的器官(如眼、耳等),第二名同学扮演人体表达信息的器官(如嘴、手等),第三名同学扮演人体大脑的运算和存储区,第四名同学扮演人体大脑的控制区,控制人体的其它部分,每名同学各司其职不能越权。通过组织学生分角色玩游戏,来感受人类处理信息的工作过程,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
  “激趣导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充满好奇心地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信息素养。
  二、主旋律——“自主合作(过程方法)”是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把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方面,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人文内涵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是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习转变到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上面。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学习某项操作技能方面,还应启发学生思考这种技能可以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哪些方面应用。比如,在“图文混排”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不会“就知识讲知识,就技能练技能”,而是巧妙地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任务,如利用Word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制作一张个人名片,或者为远方的朋友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及学习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任务去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之一。   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工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在制作神奇的Flash遮罩动画一节的时候,笔者总是先向学生展现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或者是美丽的卷轴画,这样学生被奇特的遮罩效果所吸引,就会饶有兴味地主动探究遮罩动画的奥秘,这时笔者会在一旁引导他们学习操作步骤,渐渐地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现了原来遮罩层是一个特殊的图层,就像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挖了一个洞,洞的大小和形状就是遮罩层上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这样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下,不仅学会了正确创建遮罩图层、创作遮罩动画、设置元件实例的色调属性等Flash操作技能,而且在合作交流中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从而提升了信息素养。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渐渐地提升了信息素养,他们有了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并且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相对薄弱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与学习。当他们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
  三、片尾曲——“展示作品”是保障
  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作品,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时,体会到成就感和分享他人作品的快乐,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效,只能展示部分同学的优秀作品,这样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绝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通过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作品,也就是说,每一个作品究竟好在哪里?指出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分享自己的优秀作品,讲出其优点及不足之处,也大胆地指出他人作品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通过对信息作品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以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捷。本文仅从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入、自主合作、展示作品三个方面谈了笔者的一点感悟。此外,还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家都在尝试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探究,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课教学有效性课堂氛围一、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对教学内容巧妙处理,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熟练运用各种策略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要在
摘要: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因此,硬件与软件设施必须配套建设,硬件与软件投入到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学习、探究活动乃至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活
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灵活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演示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做好化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然成为了当前的国际语言之一,其教学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而且还对传统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结合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并采用及时激励的教学评价等策略,更好地实现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
阳光,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阳光,是乐观与积极向上的表现;阳光,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阳光更是自信的最好体现。  ——题记  每当人们一提到阳光一词,心里往往就联想到温暖快乐,联想到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回忆,难忘的时光……阳光是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也是孕育生命的源泉,这些美好的字眼把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以及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幼儿教学中使用多媒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以往封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瓶颈,开发生本课程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是搭建生物教学新模式的桥梁,是带领学生步入生物探究殿堂的桥梁。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资源 学习方式 教学情境 虚拟实验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带来
中职语文教育,是培养中职学生语言素养,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而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存在严重的教学形式化问题,这一状况需要被突破。将趣味教学视为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的突破口,有助于语文教学为学生成长提供动力。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以关于职业学校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的探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