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实用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治疗6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有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六个月后,37例(74%)患者HBV DNA转阴,27例(54%)发生HBeAg血清转换;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Fa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及I型胶原表达明显下降(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增强(P〈0.05
其他文献
采用“二次还原浸出-净化脱杂-碳酸铵沉锰”工艺.对云南某软锰矿制备软磁铁氧化体用碳酸锰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还原剂用量、酸度对浸出率的影响以及浸出液的净化除杂条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知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多年以来,数学教学过多倚重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位置,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忽略和边缘化,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背离。下面我谈一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优势
教师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传授知识,可以激活课堂,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教学过程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心情舒畅,才能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使抽象的事物  具体化,使疑难问题简单化,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的语言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外兴趣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的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习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进一步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可以看出,与以往的英语教学目标相比,新课标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即教学生学
科学是初中的一门新学科,学生刚接触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中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一种新奇。学习过一段时间后,许多学生都认为科学难学,怕学科学。要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