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社会史角度看哈尔滨城市精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个城市在发展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本文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阐述哈尔滨城市精神的形成及其影响,对解读哈尔滨城市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社会生活、居民形象的高度凝念,突出了城市外延形象和内在价值,包涵着全体人民为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情,集中反映了市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它是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引领市民前进,促进城市发展与提升。城市精神对传承一个城市的历史观,彰显城市品格与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来说,城市精神正是其研究范畴内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集中反映,与区域社会史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角度和理念相契合,对于梳理一个城市发展脉络,立体展现一个城市兴起、壮大、发展的历史过程意义非凡。
  “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 、和谐奋进 ”作为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可谓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首先,它体现了哈尔滨厚重的文化底蕴 ;其次,它彰显了城市独特的人文气息,充分反映了哈尔滨人的坚定信仰、个性追求。它表达了新时期哈尔滨的现代化价值取向:“开放包容”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时尚活力”紧贴多维度的时代脉搏;“诚信敬业”奏响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强音;“和谐奋进”承载了多元包容的时代特征。
  无论选择何种精神理念标榜城市的神韵和魂魄,都应追踪溯源了解其历史渊源,从区域发展的深厚文化土壤中攫取组成城市精神培育的动力源泉。从区域社会史角度来看哈尔滨城市精神正是追踪溯源,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开放包容: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修建兴盛之地,不仅荟萃了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发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大量的外国移民聚集于此,华洋杂居,哈尔滨由此成为国际商埠,我们当然不能忘却那段积贫积弱,屈辱的被殖民历史,但是历史的发展不会在某一阶段因此停滞,正是哈尔滨人开放包容,造就了今天哈尔滨独特魅力与非凡的地域风情,流光溢彩的建筑风格,也让这座北国冰城拥有了“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盛誉,声名远扬。
  时尚活力:哈尔滨人骨子里的灵气与活泼,哈尔滨城市外延形象魅力四射无不例外的彰显着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机盎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成为了欧洲人的度假天堂,曾有来自俄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侨民接踵而来,一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聚集于此,各式文化、风俗交融,欧陆风格的建筑,浓郁的西方生活方式,彼此吸收融合,仅数百年历史的哈尔滨在上世纪鼎故革新,追随潮流,引领时尚,这根植于每一个哈尔滨人心中,到如今依旧影响深远。无论是饮食习惯亦或是文化休闲都留下深刻痕迹,哈尔滨特有的饮料格瓦斯。哈尔滨人能在宽敞靓丽的舞厅里旋律悠扬的跳着华尔兹,亦能在松花江边悠闲地喝着啤酒撸着串,无不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時尚与活力。一座城市因弥漫着时尚的气息而充满活力,活力四射的城市气质又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发展,两者相得益彰,中外文化的交相辉映让这座冰城夏都温暖迷人。
  诚信敬业:诚信体现出个体的道德品质与精神内涵,哈尔滨人的坦诚胸怀,忠诚守信,与其祖辈的坚韧憨厚品质有关,据史料记载东北人大多数是当年“闯关东”移民而来的关内山东人与河北人,清末至民国前期,关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后期军阀混战不断,致使“民不聊生,于是扶老携幼,迁往东北者,不绝于途。”民国前期约有三百万移民进入黑龙江区域,黑龙江区域土地丰富,关内移民冀获得土地后过上心目中的小康生活,而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中,哈尔滨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了新的性格特征,但哈尔滨人豪放粗犷,敢为人先的传统精神仍然保留,其性格中的急公好义,耿直爽朗就有燕赵壮士的遗风以及齐鲁好汉的直率。
  和谐奋进:“和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哈尔滨从当初的“晒渔场”,荒原一片,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辟榛莽,启坦途,牧渔垦荒,得以形成今天北大仓门户重镇,正是先民们的无穷勇气,战天斗地的决心,开拓奋进的恒心,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铸就了今日哈尔滨人的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和谐奋进”的哈尔滨精神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哈尔滨人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全民认同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城市精神又是城市人文底蕴和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开放包容、时尚活力”是对哈尔滨城市形象,哈尔滨人性格特征的综合概述,体现了北国冰城哈尔滨的精神内涵;“诚信敬业、和谐奋进”既代表过去,也立足现在,还着眼于未来,哈尔滨有过去的辉煌,有今天的成就,更有未来的美好蓝图。在追求和谐的道路上,哈尔滨人用实际行动使“哈尔滨城市精神”融入到社会风尚中,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912-1931)[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杨威,张福军.哈尔滨城市精神诠释与解读[J].哈尔滨学院报.2006(11):47-50.
其他文献
以区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方文献为立足点,打造县级公共图书馆核心服务能力,使之能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是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必须思考和行动的重要课题。贵州省思南县图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become more aware about the role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n medical practice. W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学校体系内集中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督学,他们乘着改革的东风,一跃成为教育董事会的代理人,积极地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进步主义时期城市学校体系的
摘要:《老友记》和《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短剧在我国的收视率非常高,分别是我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青年人的真实的写照。从这两部情景剧也可以明确反映出中美文化差异,本文就是以《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剧为出发点,从个人主义、爱情观、开放性、独立性、友情观、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文化;青年人;差异  一、研究背景  美国情景剧《老友记》从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受到了中国大多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本校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探讨了英文歌曲教学与英文影视教学两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
洗澡rn胖丫儿要出嫁了,出嫁就出嫁呗,没啥稀奇的,临近年节,这村儿里出嫁的多了,问题是,出嫁前的头一天,胖丫儿非要进城洗个澡,洗个澡也没啥稀奇的,问题是,这个澡竟洗出了事故
摘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建设途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是课程建设理论的拓展,也是高职英语教学适应教育发展背景的必然需求。因此,本文在详细解析“课程”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发展与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对其课程建设的具体途径进行客观地说明。这些具体的课程建设途径主要包括:融入背景的建设途径、延续传承的衔接途径、个性化的拓展化途径、系统性的完善化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背景;高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