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让幼儿更愉快地度过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生活皆课程”,过渡环节作为连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过渡环节是一日生活中幼儿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的中间过渡阶段。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时长占幼儿在园总时间的20%~30%。可见,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过渡环节常常会被教师下意识的忽略,或被简单地等同于生活环节。事实上,过渡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起着衔接、中转、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幼儿一日生活的必要纽带。

一、过渡环节的现状


  (一)漫长的等待
  “等待”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师说排队时,排好队的幼儿在等待晚排队的幼儿;牛奶喝得快的幼儿在等待喝得慢的幼儿;先收拾好玩具集合的幼儿在等待还在收拾的幼儿……诸如此类的情况每天都在不断上演,似乎速度快的幼儿永远在“浪费时间”等待着速度慢的幼儿。“等待”这一现象在幼儿的过渡环节中十分常见,速度快的幼儿在过渡环节完成任务后大多会坐在椅子上等待,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如果等待时间过长,还会时常发生离开座位、到处走动、东看西顾、大声说话、吵闹等现象。
  (二)教师对过渡环节的把控
  教师在认识到过渡环节的“等待”现象后,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让过渡环节“活”起来,以减少幼儿无意义的等待时间。然而,在组织过渡环节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一些灵活性、技巧性的经验和理念,导致过渡环节的形式往往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幼儿对过渡环节的兴趣则会大幅减弱。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往往都是提前预设好、相对固定的,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幼儿的一日活动往往是碎片化的,每个环节的时间不长,可能当幼儿正在专注于当前任务时,会被教师下一个已设定好的计划、环节而打断,被迫转换到下一个活动中,从而可能会导致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焦虑的情绪和负面的行为。
  (三)对过渡环节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受不同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影响,过渡环节的时长也各有差异。有些过渡环节非常冗长,而有些过渡环节则显得有些急促,但不可否认,过渡环节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出于种种原因,教师对过渡环节缺乏重视,导致过渡环节在教师的掌控中往往成了简单的生活活动环节。在过渡环节中,教师往往会安排幼儿如厕、盥洗、饮水等作为过渡活动,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

二、过渡环节的组织策略


  (一)尊重幼儿,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1.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当幼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的专注力和想象力就会大大提升,一些负面现象和行为的发生概率则会大大减少。过渡环节是幼儿的“自由时间”,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在过渡环节中引导幼儿培养自我管理、服务集体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能做的事尝试做。同时,教师还应尽可能地給予幼儿最大的支持条件,在过渡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技能。
  2.灵活运用不同的过渡环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因生活流程的不同,衍生出的过渡环节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类型的过渡环节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教育契机。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不同的过渡环节,不断地挖掘过渡环节中潜在的价值,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自由、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在过渡环节中能尽情地享受、发现、表达和创造。
  3.过渡环节与一日生活的有机结合。比如,在晨间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活动,说一说自己在家中发生的趣事或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在交流中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往技能;在餐前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猜测、想象、交流、比对等多种形式,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在游戏后的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困惑,让幼儿在观察、讨论中进一步提升经验,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在户外到室内、午餐到午睡的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观察园所环境、认识幼儿园和其他班幼儿等机会,让幼儿在走一走、动一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过渡环节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经验,让幼儿在提升经验的同时能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活动,让过渡环节从高控、无趣变得生动、有趣。
  (二)合理作息,弹性规划过渡时间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数量多而零碎,同时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较大,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幼儿完成各项任务的速度各不相同。对速度快的幼儿来说过渡环节很容易出现无意义的等待,造成他们无谓的时间浪费。为了保证速度快的幼儿不至于因无意义的等待而导致心情烦躁或是发生一些负面行为,教师往往会选择通过催促速度较慢幼儿的形式,以压缩过渡环节的时长。过渡环节中常常能听到教师反复催促速度慢幼儿的声音,长此以往,常常被催促的幼儿会感到压力很大,等待的幼儿会无所事事,教师也会在过渡环节中产生烦躁情绪。因此,合理地调整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1.整合环节。教师可以合理地整合幼儿的一日活动,以减少过于零碎的过渡时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结合一日活动的环节流程进行整合,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环节。教师要认同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过渡活动时要能够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而教师则应以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充分挖掘过渡环节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将其巧妙地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的同时获得经验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有机整合部分生活活动与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点心、如厕时间,减少过渡环节的次数,从客观上减少幼儿不必要的活动转换。   2.灵活过渡。①对一日活动内容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可视化的时间表,准备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一日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一日活动的内容和环节,让幼儿预知活动中的一些必需的流程,熟悉这些活动内容。这一举措可以让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有事可做,不至于因无所事事而造成隐性的时间浪费。②过渡小预告。在过渡环节开始前,教师应为幼儿进行过渡预告,让幼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促使过渡环节的衔接更加流畅、顺利。过渡小预告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当前活动即将结束时要提醒幼儿;二是预告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活动。教师在预告时应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类型,从而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对过渡环节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过渡环节更加顺畅。③对过渡环节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过渡环节的类型和内容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可以和幼儿讨论在过渡环节中需要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小班幼儿无法完全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常规,教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非常有必要。④音乐口令与过渡环节相结合。在过渡环节中,如果教师总是使用命令式的语言,幼儿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也会产生负面的厌烦情绪。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并且音乐元素深受幼儿的喜爱,将过渡环节和音乐结合起来,能让幼儿在过渡环节中呈现出更加生活化、自主化的状态。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聆听不同的音乐,从中选取出幼儿喜欢的音乐,将不同的过渡环节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用美好的音乐代替教师的指令,让幼儿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过渡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幼儿会根据音乐自然地进行不同的活动,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也就在過渡环节中相应地形成了。
  (三)适宜环境,有效支持幼儿过渡
  1.创设适宜的环境。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各自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良好的环境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隐性条件,适宜的环境能促进幼儿在其中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应该让环境“说话”,为幼儿提供有目的、有意义的环境,让幼儿园的每一处都充满价值,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更好地学习、探究和成长。
  2.创设过渡等待区。为了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针对任务完成速度较快的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过渡等待区”,通过讨论,选择出幼儿喜欢的、适宜过渡环节的游戏(如魔尺、拼图、编制等)和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练习材料(如衣架、系鞋带的材料等)、整理工具(如收纳工具、清理工具等)设置在不影响活动的区域。教师还要制订必要的规则和准则,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让速度快的幼儿在等待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中,以游戏化的形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等。
  教师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应该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看似零碎、无重点的过渡环节,其实都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契机,走近幼儿、倾听幼儿,让过渡环节成为幼儿成长的动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过渡环节中感受到快乐、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其他文献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 :“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视力也开始下降。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父親又问道。  “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听到
将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有效融合,既可以助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又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本文结合康县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步骤与策略,重点阐述了创城工作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做法。  康县作为中国甘肃省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从2018年开始,加入了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行列中,所谓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美好的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鼓舞幼儿的进取精神,每个幼儿都需要音乐。节奏是音乐的脉络、精髓,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它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奏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幼儿欣赏音乐效果的好坏。节奏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掌握好节奏还能增强
集团化幼儿园是学前教育领域的办学模式之一,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思路。近几年,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学前教育领域逐渐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着手组建教育集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素养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若集团化幼儿园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幼儿入园学习,就必须加强对园内教师的管理。但是,目前集团化民办幼儿园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合理以及培训不到位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之后发现自己有轻度的脂肪肝。脂肪肝是以肝细胞的脂肪过度储存和脂肪变性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医学上将脂肪肝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为15%~25%。脂肪肝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威胁着人体的健康,但脂肪肝一般是可以好转的,所以患者不用太过担心。对于脂
安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受不同障碍的影响,导致安全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不足,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特别是对于感知觉异常、动作执行能力不足的自闭症儿童,对其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更是迫在眉睫。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成为安全教育的隐患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障碍和认知障碍,导致他们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协调的运动能力,无法应对紧急情况,不能正确处理安全
自信的孩子乐观、大方,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开发新的兴趣点,不轻视自己,遇到困难挫折也会迎难而上。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一直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随着我园特色戏剧活动及戏剧课题的开展,以下感悟及收获与大家分享。戏剧故事建立幼儿自信心  首先,戏剧故事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故事要在有趣的基础上,做到思想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延伸。好故事要给人留下想像和联想的余地,具有品不尽的回味无穷的内涵
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能促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生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推动幼儿体育教学的开展,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保证幼儿体育锻炼活动的多样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在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让幼儿在参加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一、幼兒园区域游戏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
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包括心理、生理以及饮食方面。由于部分患者对于胆囊切除手术有一定的恐惧感,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帮助患者更快愈合伤口,早日康复。另外,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身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吸收脂肪的功能会暂时受到影响,效率下降,需要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饮食。手术开始前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很容易出现恐惧或消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