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63例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器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长段食管切除术治疗的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3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中SiewertⅡ型47例,SiewertⅢ型16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4例,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49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以及D2+下纵隔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209.7 ± 48.3)min,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时间(10.5 ± 3.2)min,抵钉座放置时间(4.4 ± 2.3)min,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距离(5.1±1.4)cm。清扫淋巴结数目(49 ± 15)枚/例;术后排气时间(2.0 ± 0.4)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食管-残胃吻合中9例出现轻、中度胃食管反流,7例口服药物控制良好,2例效果不佳。

结论

腹腔镜辅助改良反穿刺技术长段食管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不仅操作快捷、方便,而且整体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火箭军总医院结直肠外科临床数据库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拔尿管时间、尿潴留发生情况及再次留置尿管时间,并分析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133例直肠癌患者男性70例,女性63例;中位年龄62(20~79)岁;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者58例,> 5~10 cm者41例
目的比较多模式镇痛和传统模式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设计,纳入自2016年10—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两个胃癌专业治疗组(A组和B组)所收治的胃癌患者,其中治疗A组所收治患者采用术后多模式镇痛方式(多模式镇痛组,32例),具体为:(1)关腹前于切口周围浸润注射1∶1稀释的罗哌卡因(100 mg,10 ml),逐层
期刊
目的比较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行一期吻合后是否行预防性回肠造瘘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急诊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并一期吻合的121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后加回肠末端造瘘术(造瘘组),另64例仅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一期吻合,未加做回肠末端造瘘(未造瘘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
侧方淋巴转移是中低位直肠癌重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导致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东西方国家对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临床意义、治疗和预后存在争议。西方国家认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全身转移,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能有效杀灭可能存在的侧方转移淋巴结,因而多数主张在行新辅助治疗后单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不需要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而东方国家、尤其是日本对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区域转
目的探讨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CT表现的差异,以提高对两种疾病影像学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云南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109例和印戒细胞癌患者46例的一般病理特征和CT表现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病变肠壁长度和厚度、以及肠壁增厚形式、密度、有无钙化、强化形式和肠周浸润情况、有无肠梗阻及其他器官转移等的CT表现差异。结果 109例黏液腺癌患
期刊
手术后腹内疝是临床少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消化道重建手术后。Roux-en-Y是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Roux-en-Y吻合术后腹内疝主要发生于消化道重建时肠系膜切口间隙未闭或闭合不良所形成的系膜缺损处,我们将其系统地称为Roux-en-Y吻合术后肠系膜性腹内疝。根据系膜缺损构成方式的不同,又可将此类腹内疝分为空肠-空肠吻合系膜缺损型(J型)、上提空肠-横结肠系膜缺损型或彼得森型(P型)和横结肠系膜
目的分析腹腔开放疗法治疗消化道瘘伴严重腹腔感染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例行腹腔开放疗法治疗消化道瘘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阑尾切除术后肠瘘1例,腹部开放性损伤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至多发肠管破裂1例,胃癌术后吻合口瘘并出血2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致手术切口裂开1例。结果全组8例患者行腹腔开放治疗后均存活,腹腔开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