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的绿化工作要结合实践性的施工工作和科学性的养护工作,才能实现对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作用。在进行绿化园林过程中,不仅要具有书本上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指导施工现场和现实养护的工作能力。园林的施工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园林的养护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想要实现理想的绿化效果,就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要建造出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就要做好园林的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现本文就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管理进行分析探究,仅供借鉴交流。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环境的绿化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搞好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前期的施工过程,还有一个就是后期的养护过程,将两项工作做到完美的结合,那么,园林的整体观赏价值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充分保证施工的有效的,后期的养护也是合理科学的,否则,园林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就会成为空谈。
一、园林施工管理
1、园林施工理念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这样有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很迅速,但同时伴随着许多的问题出现,而在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却没有相对完善的先进理念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落后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国家的园林施工理念的落后的,不具科学性和指导性,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必须进行改革。通过进行合理的分析,做好调查制定出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施工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对园林的绿化工作做好指导作用。好的施工管理理念是园林施工的有效保证,在从头到尾的园林施工过程中都会有施工管理理念的影子,对园林施工有重大的
2、园林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是任何管理中难度最大的,所以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的施工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包括前期的设计工作、中期的施工实际工作和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这些都必须由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对整个园林的施工起着重大的积极影响。但现实的情况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影响了园林施工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在园林施工之前,要注意对园林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选择,侧重那些具有科技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专业技能很强的工作人员,这样,我们的园林施工工作才会有保证;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工作,这样一来,便于园林施工工作的开展。
3、园林施工财务管理。园林绿化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薪资待遇等两方面的财务管理。 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包括材料的选购、回收还有材料的节约使用,在施工前期会对施工材料进行精心细致的选购,选购的材料要做到物美价廉、物超所值,这样既保证了材料质量,有节约了材料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够随意的浪费,最大程度上做好节约的工作;而在施工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剩下施工材料的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这样做有利于环保和节约。对于施工人员的薪资待遇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开支预算,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园林施工的工程质量。经济基础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而管理工作中的财务管理是很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
4、园林施工过程管理。园林施工过程的实施开展,需要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完善与落实施工组织计划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程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作用。
二、掌握园林后期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
1、针对不同植物特点进行灌溉 灌溉量的多少一般是由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者吸收水分的能力来决定。灌溉时,工作人员要仔细地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如果植物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强,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不足,应该及时喷水。而对于抗旱灌木的养护,虽然人力条件和设备条件有限,但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新栽种的树木、树苗、灌木和阔叶树要优先进行灌溉,而长期种植的树木、大树和针叶植物则可以稍后灌溉。此外,夏季时树木的生长速度最快,此时的需水量也会随之上升,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最好不要在有强烈阳光直射并且炎热的中午对植物浇水,因为此時的灌溉效果会大打折扣。灌溉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植物设计不同的灌溉量,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结合地形位置、天气状况等合理进行灌溉,一般提倡多次少量的原则,保证树木全天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目前来说,生产中最常用的灌溉方法是:树木定植之后,乔木连续灌水3~5 年,而灌木至少5年,还应考虑到树木周围环境的不同情况,土壤质量不好、缺水导致生长不良或干旱的年份,应该适当延长灌溉年限。每次每株的浇水量也应根据树木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乔木的最低标准时90kg,而灌木的则是60kg。
2、排水 土壤中过多的水分,将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是死亡。因此,防止水分过多和及时排水也是园林养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根据树种、树龄、长势及生长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区别。常用的排涝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地表径流,在这种排涝方法中,要将地表坡度控制在0.1%~ 0.3%,并且不留坑洼死角。其二是明沟排水,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雨之后紧急的抢排积水。其三是暗沟排水,它采用地下排水管线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接,效果极佳,美中不足的是工程造价较高。
3、除草及防虫混合 夹杂在植被之间的杂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不及时进行清除,任由其疯长,土壤中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就会被杂草抢走,这样就会使绿化植物因水分和养分的足和生长受到影响,对于小树苗的影响更是严重。除草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通常情况下,夏季高温的时段最适合进行除草工作,这种天气最有利于杂草快速死亡。病虫害是所有植物都会遇到的问题,害虫的肆虐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防虫工作是园林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必须派遣专业的人员对防虫工作重点监测。园林防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要努力推广和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建立长效的综合防治系统。
三、结语
通过对园林绿化管理的两个环节—施工和养护的系统论述,充分了解到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施工过程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园林绿化的工作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绿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就会有较大的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施工理念、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施工财务和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窦李婷,商岩,黄亚玲.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思路探索[J].现代园艺,2014,12:175
[2]李全利.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47
[3]王占杰.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84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环境的绿化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搞好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前期的施工过程,还有一个就是后期的养护过程,将两项工作做到完美的结合,那么,园林的整体观赏价值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充分保证施工的有效的,后期的养护也是合理科学的,否则,园林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就会成为空谈。
一、园林施工管理
1、园林施工理念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这样有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很迅速,但同时伴随着许多的问题出现,而在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却没有相对完善的先进理念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落后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国家的园林施工理念的落后的,不具科学性和指导性,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必须进行改革。通过进行合理的分析,做好调查制定出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施工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对园林的绿化工作做好指导作用。好的施工管理理念是园林施工的有效保证,在从头到尾的园林施工过程中都会有施工管理理念的影子,对园林施工有重大的
2、园林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是任何管理中难度最大的,所以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的施工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包括前期的设计工作、中期的施工实际工作和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这些都必须由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对整个园林的施工起着重大的积极影响。但现实的情况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影响了园林施工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在园林施工之前,要注意对园林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选择,侧重那些具有科技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专业技能很强的工作人员,这样,我们的园林施工工作才会有保证;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工作,这样一来,便于园林施工工作的开展。
3、园林施工财务管理。园林绿化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薪资待遇等两方面的财务管理。 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包括材料的选购、回收还有材料的节约使用,在施工前期会对施工材料进行精心细致的选购,选购的材料要做到物美价廉、物超所值,这样既保证了材料质量,有节约了材料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够随意的浪费,最大程度上做好节约的工作;而在施工工作完成之后,要对剩下施工材料的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这样做有利于环保和节约。对于施工人员的薪资待遇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开支预算,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园林施工的工程质量。经济基础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而管理工作中的财务管理是很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
4、园林施工过程管理。园林施工过程的实施开展,需要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完善与落实施工组织计划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程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作用。
二、掌握园林后期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
1、针对不同植物特点进行灌溉 灌溉量的多少一般是由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者吸收水分的能力来决定。灌溉时,工作人员要仔细地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如果植物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强,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不足,应该及时喷水。而对于抗旱灌木的养护,虽然人力条件和设备条件有限,但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新栽种的树木、树苗、灌木和阔叶树要优先进行灌溉,而长期种植的树木、大树和针叶植物则可以稍后灌溉。此外,夏季时树木的生长速度最快,此时的需水量也会随之上升,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最好不要在有强烈阳光直射并且炎热的中午对植物浇水,因为此時的灌溉效果会大打折扣。灌溉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植物设计不同的灌溉量,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结合地形位置、天气状况等合理进行灌溉,一般提倡多次少量的原则,保证树木全天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目前来说,生产中最常用的灌溉方法是:树木定植之后,乔木连续灌水3~5 年,而灌木至少5年,还应考虑到树木周围环境的不同情况,土壤质量不好、缺水导致生长不良或干旱的年份,应该适当延长灌溉年限。每次每株的浇水量也应根据树木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乔木的最低标准时90kg,而灌木的则是60kg。
2、排水 土壤中过多的水分,将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是死亡。因此,防止水分过多和及时排水也是园林养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根据树种、树龄、长势及生长条件的不同会有所区别。常用的排涝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地表径流,在这种排涝方法中,要将地表坡度控制在0.1%~ 0.3%,并且不留坑洼死角。其二是明沟排水,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雨之后紧急的抢排积水。其三是暗沟排水,它采用地下排水管线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接,效果极佳,美中不足的是工程造价较高。
3、除草及防虫混合 夹杂在植被之间的杂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不及时进行清除,任由其疯长,土壤中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就会被杂草抢走,这样就会使绿化植物因水分和养分的足和生长受到影响,对于小树苗的影响更是严重。除草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通常情况下,夏季高温的时段最适合进行除草工作,这种天气最有利于杂草快速死亡。病虫害是所有植物都会遇到的问题,害虫的肆虐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防虫工作是园林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必须派遣专业的人员对防虫工作重点监测。园林防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要努力推广和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建立长效的综合防治系统。
三、结语
通过对园林绿化管理的两个环节—施工和养护的系统论述,充分了解到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施工过程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园林绿化的工作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绿化工作的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就会有较大的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施工理念、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施工财务和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窦李婷,商岩,黄亚玲.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思路探索[J].现代园艺,2014,12:175
[2]李全利.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47
[3]王占杰.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