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4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类型的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致残疾病,早期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水通道蛋白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水通道蛋白4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以水通道蛋白理论为基础的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检查。笔者对水通道蛋白4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以及水通道蛋白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MRI与脑脊液检查对颅内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MRI检查的400例颅内结核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病变大小、数量、脑脊液生化指标(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脑脊液细胞学指标(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颅内压、淋巴细胞计数)。结果MRI影像学图片显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灶数、病灶大小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发生脓毒症时反应失调的炎症累及大脑而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躁动、注意力下降、意识改变、睡眠节律紊乱、谵妄等,超过50%的脓毒症患者可出现此类症状[1],甚至早在脓毒症诊断明确前出现。研究表明SAE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患者长期认知功能障碍[2]。
目的探讨T1-Vibe-FS与T1-Flash-SPAIR动态增强序列联合钆剂瘘管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Siemens Avanto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80例经手术证实均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行MRI扫描。先行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扫描,后随机行T1-Flash-SPAIR-dyn、T1-Flash-SPAIR-dyn+钆剂瘘管造影、T1-Vibe-FS-dyn、T1-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远处转移和对放化疗不敏感者治愈率极低,复发率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仅为20%。核磁共振是脑胶质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基于MRI的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前评估、手术导航及治疗后随访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通过MRI能较准确地识别肿瘤,但对于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及未接受过脑肿瘤MRI诊断系统训练的放射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