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体服务模式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体、麻醉科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指导的服务模式(NBAS-APS)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规范干预中的成效。

方法

390例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按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规范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睡眠时间和镇痛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最大值(VASmax)、围手术期疼痛VAS评分均值(VASmean)及疼痛VAS评分大于3分持续时间(PVAS> 3)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前1 d、术日、术后24~ 72 h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1),术后72 h镇痛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32.80%(χ2= 609.88,P< 0.01)。

结论

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明显提高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有效性及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及对分娩方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3.3±6.4)分、(45.2±5.9)分,护理后
目的:探讨在卵巢低反应周期中,不同胚胎移植时间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行IVF-ET治疗74个周期的资料,比较受精方式、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
目的探讨能力-基础教育对护理系学生综合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实习的70名实习护士,对其进行编号后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人,对她们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的培养方式;对照组35人,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结果在培训前,两组实习护士的急救能力、操作水平、理论知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培训后,两组护士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