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校园文化与审美教育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uzo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形成至关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使学生成长为自由健全的有用人才,成为能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高素质群体,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教育在造就青少年健全的心态,激活他们的创造力的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加强对审美教育的全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10-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一个幽雅文明、健康向上的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们良好个性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求,也是改善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作用。同时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存在于人的生存环境中,只有真正揭示出其深刻的内涵,才能使学生健康向上积极面对世界。让学生的心田始终洋溢着美的旋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校园文化的表现形态
  (一)物质文化形态
  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夸美纽斯曾提出:“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人创造了美好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了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1.环境文化
  校园的绿化应根据整体要求,统筹规划,尽可能使校园多一点绿色,多一点生命美,使学生置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纷芳、幽雅静谥的校园环境中,产生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明,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苏霍姆林斯基)。
  2.教室文化
  学生在校园里的大多数有意识活动或对学生有影响的活动时间是在教室,教室是潜隐课程发挥作用的主渠道。教室布置应有“书香味”,张贴名人画像警句格言,时常置身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从而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二)精神文化形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怀和爱抚,如果孩子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美都无动于衷的人”。成人尚且如此,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而学生具有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育便成功了一半。在校园人际关系文化中,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班级内部的和谐环境。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交往,“以美传美”的方式感受美。
  二、校园文化对审美教育的意义
  首先,审美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其次,审美教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智育中渗透美育,把美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第三,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将充满着成功与失败,变幻莫测的社会也使人们面临理想、信念的迷茫。因此,人们要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校园文化对审美教育的培养
  我们要发现美,欣赏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进行审美教育活动时,着重于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美是生动的形象,它决定人们的审美活动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领悟它。这种重现形象的心理活动,就是审美感受力的表现。
  直接感知周围世界的美,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学生们都会觉得陌生而又新鲜,他们认识世界的突出特点是用画面、色彩、声音和动作来看待事物的。因此,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环境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力是一种既具强烈的感情色彩又具有严密的理性思考的心理活动,往往要借助想象和思辨来进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即在于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生活是培育想象的泥土,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创造出新的美好形象,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多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接触自然,热爱生活,为进一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打下基础。
  其次,要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的特征。想象是主观的、自由的,而要得益于平时留神观察,细心体验,正确把握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在美的世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只有把握了审美对象的特征,想象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
  再次,要增强记忆能力。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想象依据于记忆,记忆幻化为想象。生活是想象的基础,情感是想象的动力,记忆为想象提供材料。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记忆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三)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总之,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关系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美育的实施可以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浓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进而达到教育人、感化人,为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
  [3]乔仲良,《浅谈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8期。
  [4]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夸美纽斯,《泛智学校》.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2自版。
其他文献
史诗的创作和流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最早的印刷本出现以后,可能对史诗的内容、语言等起了固定的作用。现在出的所谓精校本,固定的作用可能就更大一些,伶工文学的特点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你知道海洋里的小岛是怎么形成的吗?你知道山脉、丘陵和盆地有什么区别吗?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地形和地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Do you know how the islands in the sea for
期刊
近年来,辽河油田公司党委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党风党纪、艰苦奋斗教育,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工程公司党委深入贯彻油田公司党委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初步形成了以加强教育、夯实基础,加强学习
文章以反例的形式对一元函数极值的定义、稳定点及取极值的充分条件进行了解析,给出了不可导点取极值的判别方法,讨论了函数极值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问题,弄清楚了极值与最值
摘 要:当前老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囚素,解决要从根本入手,提高全员对老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讲原则,树理念,明确责任,把握政策,加强老年工作队伍建设。  关键词:老年工作; 企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社会老年化现象的日益显著,对于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的工作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日益严峻。离退休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贡献者。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是
由《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改编拍摄的电影《像男人一样思考》主要阐述了四对情侣在恋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这部影片当中,可以通过对各个角色处理事情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口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
摘 要:党章的修改和完善,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以及自身建设规律进行探索的情况,记录着党的历史发展进程,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党章的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党章视域;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理论升华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章的与时俱进,
内容摘要:本文从上海的“西洋”景象、县城的风景和民众、对时局的关注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大正时代日本人的访沪游记。从中可以看出,憧憬西洋、批判中国是这些游记的基本态度。而没有正确认识中国时局,则体现了大正时代的日本人的局限性。  关键词:日本人 访沪游记 大正时代  近年来,“魔都”一词作为上海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这个词充分说明了作为国际城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们纷至沓来的上海的“魔性”。实际上,最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