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研究

来源 :现代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江经济带被喻为中国射向世界的“箭”,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严峻的环境承载压力。文章选取2003年-2013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环境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治理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有效省份的数量有3个,无效省份为8个,整体不容乐观,且有恶化的趋势;(2)对长江经济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程度最大的是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次之,规模效率指数最小;(3)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低,而是环境资源投入冗余、污染物排放过多以及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文章最后为长江经济带环境无效省市指明路径,使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投入产出要素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环境治理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Malmquist指数;长江经济带
  一、 引言
  长江经济带以2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43%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拥有全国超过45%的水资源和超过50%的内河航道里程,2015年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8.5%,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为6.9%,可见长江经济带目前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也因此被喻为中国射向世界的“箭”。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数据显示长江流域遍布着38 000个排污口,已经形成了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每年排污水量相当于大半个黄河的水量,修复長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已经迫在眉睫。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要求,这意味着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修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压倒性的工作。在环境修复的过程中,环境治理是否有效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共建绿色生态廊道目标的顺利达成。
  研究环境效率角度不一,叫法也不一。在涉及到某一产业的环境效率时,一般称环境效率或者生态效率;在涉及到测量某一地域环境效率研究时,有学者称区域环境效率,也有学者称环境规制效率,还有称之为环境治理效率、生态效率、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称谓繁杂,但是在指标选取时相差不大。目前研究长江经济带环境效率比较缺乏,汪克亮等人(2015)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进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整体偏低,且不同省市之间差距巨大,最后分析其影响因素。范纯增等人(2015)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长江流域工业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发现生态效率和环境技术进步对Malmquist指数都有促进作用,但是技术进步贡献程度更大。本文针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效率研究的缺失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3年~2013年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测度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环境治理效率,并进一步分析投入产出因素,优化投入产出配置,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的有效治理建言献策。
  二、 评价模型
  1. SBM-Undesirable模型。Tone于2001年建立了一个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该模型与传统CCR和BCC模型的区别在于将松弛变量直接置于目标函数中。SBM模型不仅能够解决投入产出变量的松弛性问题,而且该模型具有非角度、非径向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径向和角度带来的测量误差。因此该模型比传统的DEA模型有更多优势,能够真实反映效率评价值。由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也会伴随着非期望产出,例如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Tone于2004年又基于SBM模型提出了SBM-Undesirable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测算决策单元的效率值,还能够测算决策单元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冗余率以及期望产出的不足率。当目标函数值小于1,决策单元处于无效状态,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无效率来源可以进行分解,具体模型参考文献8。
  2. DEA-Malmquist指数。Malmquist指数的概念最初由Malmquist提出,因此这类生产率指数称为Malmquist指数。Fare等人最早引进DEA的方法计算Malmquist指数,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改进变化。Fare等人对DEA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测量两个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并考虑规模可变把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目前DEA-Malmquist指数应用研究较多,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将非期望产出指标放入投入指标中进行计算。
  三、 数据选取
  DEA是一种非参数的前沿分析方法,相对于参数的分析方法,DEA对评价单元的数量要求较少,尽管如此,如果评价单元的数量过少(如评价单元数量比投入产出指标的数量之和还要少),则会出现评价单元大面积有效的情况,评价单元和指标的数量关系一般要满足评价单元的数量大于投入产出指标的2倍。为了提高评价单元之间的区分度,本文选取指标尽量少而精,具有代表性。
  投入指标选取工业环境治理设施数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两项指标,其中工业环境治理设施数由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数和工业废气治理设施数加总所得。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这一指标用各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以消除物价变动带来的测量误差。产出指标从城市、工业和非期望角度分别选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三项指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除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求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二氧化硫排放量(包括工业和生活两部分)除以单位GDP求得,其中GDP以2003年为基年利用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测算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以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测量误差。其余指标由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直接获得。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
摘要:文章运用1997年~2012年中国省际数据,基于MRW模型着重分析了物质资本、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仍为各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各省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阈值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省份已跨越阈值,而西部多数省份却尚未跨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有待提高;健康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取决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和对物质资本挤出效应之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和
摘要:中国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源误配现象,但已有文献较少关注贸易开放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年~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集,测算了地区与行业的贸易开放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重点区分了短期影响与长期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短期内在贸易开放水平较低时,地区贸易开放会加剧国内资源误配率,但行业贸易开放的提高能够改善资源误配率。长期内地区、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都会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文章
摘要:文章以美国州立大学绩效拨款的经验为例,旨在分析绩效拨款在政府教育支出中的作用。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别将政府和高校作为绩效拨款的委托方和代理方,以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出发点,结合美国部分州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分析绩效拨款模式的利弊,讨论在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拨款领域实行绩效拨款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关键词:政府教育支出;高等教育;绩效拨
摘要:文章以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导入网络能力和网络学习这两个中介变量,探讨网络视角下的人力本与创新绩效。结果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网络关系能力间接地影响创新绩效;管理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经营能力、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地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研发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获取、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人力
摘要:人情消费的支出在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已经位居第四,仅次于食品、医疗和教育,人情消费的研究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具有指导作用。文章在详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归纳评述现有理论基础对人情消费研究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分析指出现有理论基础导致的人情消费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改进的办法,包括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人情消费行为,将心理账户的研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相结合二个方面。关键词:人情消费;理论基础;不足
摘要:文章基于人格理论、动机理论和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作场所中“老好人总是输”这一特殊现象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将对人格特质、成就动机和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然后,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讨论,得出文章的结论。关键词:随和型人格;成就动机;工
摘要: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CEO变更;价值效应;CEO任期  
摘要: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14年-2015年沪深两市独董离职事件的财富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样本整体来看,投资者并未将独董离职事件视作“坏消息”,独董离职没有显著降低股东财富,投资者反应偏向中性;(2)相比于非官员独董,官员独董的离职具有更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且官员独董的离职消息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前释放,证实了独董的政治关联能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3)独董离职原因对股东财富没有影响,
摘要:区域性差异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数据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力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量化,三个维度的量化结果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据量化结果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区域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