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改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双重职称或同事具备教师资质与实践经验的教师,目前,教育界还未对双师型教师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备两种教学素质的教师。新课改工作开展以后,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对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对于建设拥有了更好的平台和基础。本文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对于的建设策略,文章重点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保障机制已经主要策略,以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课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背景条件;基础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5.1
  双师型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以及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比以前的单一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能够给与学生更加优秀的教学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会给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新的动力和能量。本文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高职综合型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机制。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条件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了更高的起点和平台
  高职院校的老师虽然具备了足够的职称,但往往都是从毕业原先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师职业,他们的实践经验非常缺乏。但是这些年轻的教师队伍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新课改环境下,年轻的教师们拥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参加课改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新课改让他们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由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化为双师型教师。新课改工作的开展,也让教师们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再培训机会,能够让他们吸收更多的教学知识和其它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快的成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了更高的起點和平台。
  (二)新课改催生的校企合作教学给与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条件
  新课改催生的小气合作教学是一种高职院校独有的教学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学生输送到企业参加工作,在实习中学习,坚持以职业导向为原则,开展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学老师也随同学生参与到了实习当中,他们同样可以和学生一样顶岗实习,从岗位工作中验证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
  二、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一)关于发展具有综合教学能力教学人才的制度保障
  新课改提出了培养综合型教学人才的要求,提倡学校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实践机会。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学校应当不断的加大教师培训,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其它综合能力,这一制度下,老师拥有了参与培训和自我提升的政策支持。
  (二)关于发展兼职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扩充的制度保障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他们认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川事实证明,发展企业技术人员成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是十分必要的。课程改革的成员除了专职教师还应有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这样不但有利于把握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而且可以加强那些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另外,兼职教师还可以补充学校教学能力的不足。
  三、高职课改背景下,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拥有了部分优势条件,但也是困难重重,例如教师培训工作络不到位、校领导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不重视以及一些政策制度的执行问题等。要加快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利用上述文章中的优势条件,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
  (一)建立健全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后,应当跟随教师水平的提升,逐步将双师型教师人才建设纳为硬性规定,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双职称或其它至少两项以上的教学技能。教育部门要尽快的确定双师型教师的具体界限,而后完善双师型教师人才的认证和考核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人才建设的配套设施,例如开设专业的培训教育机构、建立专门的考核与颁证部门等。政策上的机制建设能够尽快帮助双师型队伍建设走向正轨,加速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速度。
  (二)高职院校需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估机制,并为其提供培训渠道
  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高职院校的支持,作为教师培训的带头人和主办方,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重视起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自行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学习工作,也与其它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师技能培训渠道;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热枕投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
  2)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内部现有“双师型”专业带头人的榜样指导作用,以不范专业或优势学科为引领,成立“名师工作室”。首先,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双师型”名师提供更多的参加国内外研讨会、课程进修、国外对口研修培训及优先参与校企合作等机会,使名师理念更新,技能更优。再者,院校应当抽调学校各部门的骨干人才,协作参与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工作,组织研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可参考师徒工作模式,每名教育骨干帮扶一名青年教师,给与青年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机会。
  结束语:
  高职课改给与了双师型队伍建设更多的优势条件和制度支持,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开拓新的渠道和新的平台,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致力于培养出更具综合素养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 张晗.高职课改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81-282.
  [2]余洵.高職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当代经济,2015(01):762-763.
  [3]李伟群; 洪锐锋; 胡洋.开放式办学环境下高职“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5(09):615-616.
  [4]张弛; 张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辨析与建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9):344-345.
  刘卓,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1100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一天天在增强,其内心世界的活动是越来越丰富。伴随着身体的发展,心理发展也很快,情绪、智力、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也逐渐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蘇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任务。  中图分类号:B844.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
摘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成为中职学校育人的焦点。加强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德育教学的研究探讨,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德、能、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教师应该如何做出反应?笔者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不但不是坏事,还是促进教师教学的“大好事”。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群体中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学生提出的“意见”的真实性。其次,教师应该对调查的结果做出理性的分析。到底存在问题吗?如果存在,是个别现象还是集体现象?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有更加深远的其他隐藏问题?找对了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找到改进教学的措
通过回顾国内外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目前有关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的研究还处于发展初期。与大学和中小学教师相比来看,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教育对象是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尚处在不完善、未成熟阶段的幼儿,同时,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职业专业化还缺乏普遍的认同,使其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其他教师职业有着显著的差异(卢长娥,杜学元, 2012)。  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这
摘 要: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结合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讲究班级管理艺术进行班级管理,不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更重要的是运用管理的艺术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实现对学生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班级管理工作对学校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内涵发展要求,本文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以本校的实践为例,提出战略决策、科学计划、有效组织和艺术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力图从宏观上把握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矛盾,提高内涵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继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
摘要:骨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体现着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中小学骨干教師因为教学能力突出,并且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学校的全部工作都要通过教师这个群体来落实。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 教师培养 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5.1  1引言  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并
摘要:师生之间是否能够有效、良好的沟通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前提。但是,经过调查后发现,目前的中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沟通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展开。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分析在中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与沟通,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保障。  关键词:中学 教学管理 师生沟通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4  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进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