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年龄≤40岁的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pCR组30例,非pCR组57例。对比pCR、复发/转移及死亡人数构成比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pC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87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30例达到pCR(34.5%)。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术前淋巴结状态、Ki67水平及分子分型相关( χ2值分别为3.592、4.614、8.373、4.251、14.569,P值分别为0.047、0.032、0.039、0.039、0.006);复发转移患者构成比例与E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8.778、6.243、9.413、14.910、23.074,P值分别为0.003、0.013、0.009、0.002、<0.001);死亡患者构成比与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6.686、4.340、11.874、15.707、12.428、26.564,P值分别为0.010、0.037、0.003、<0.001、0.006、<0.001);ER、PR、HER-2、肿瘤大小、术前淋巴结状况及分子分型与DFS相关[HR(95%CI)分别为0.53(0.31~0.93)、2.12(1.21~3.64)、0.46(0.27~0.77)、1.91(1.40~2.62)、2.22(1.55~3.20)、1.21(0.95~1.55),P均<0.05];而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及术前淋巴结状况与OS密切相关[HR(95%CI)分别为0.47(0.23~0.98)、2.14(1.03~4.44)、0.37(0.19~0.76)、2.90(1.45~5.79)、1.86(1.24~2.79)、2.22(1.39~3.56),P均<0.05]。33例复发转移的患者中pCR患者5例,占16.7%(5/30);余28例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49.1%(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1例死亡的患者中pCR患者2例,占所有pCR患者的6.7%(2/30);余19例均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33.3%(19/57),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及DFS、OS受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