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及预后的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年龄≤40岁的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pCR组30例,非pCR组57例。对比pCR、复发/转移及死亡人数构成比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pC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

87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30例达到pCR(34.5%)。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术前淋巴结状态、Ki67水平及分子分型相关( χ2值分别为3.592、4.614、8.373、4.251、14.569,P值分别为0.047、0.032、0.039、0.039、0.006);复发转移患者构成比例与E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8.778、6.243、9.413、14.910、23.074,P值分别为0.003、0.013、0.009、0.002、<0.001);死亡患者构成比与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6.686、4.340、11.874、15.707、12.428、26.564,P值分别为0.010、0.037、0.003、<0.001、0.006、<0.001);ER、PR、HER-2、肿瘤大小、术前淋巴结状况及分子分型与DFS相关[HR(95%CI)分别为0.53(0.31~0.93)、2.12(1.21~3.64)、0.46(0.27~0.77)、1.91(1.40~2.62)、2.22(1.55~3.20)、1.21(0.95~1.55),P均<0.05];而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及术前淋巴结状况与OS密切相关[HR(95%CI)分别为0.47(0.23~0.98)、2.14(1.03~4.44)、0.37(0.19~0.76)、2.90(1.45~5.79)、1.86(1.24~2.79)、2.22(1.39~3.56),P均<0.05]。33例复发转移的患者中pCR患者5例,占16.7%(5/30);余28例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49.1%(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1例死亡的患者中pCR患者2例,占所有pCR患者的6.7%(2/30);余19例均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33.3%(19/57),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及DFS、OS受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高糖状态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糖代谢相关酶在Nrf2及PI3K/Akt影响K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K1细胞分为5组:正糖组(正糖5.5 mmol/L培养48 h)、高糖组(正糖5.5 mmol/L培养24 h后,换25 mmol/L高糖继续培养24 h
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或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血糖升高。易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非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精神病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药物性高血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用药病史及相关药物使用与高血糖出现的先后顺序,停药或药物减量后血糖的变化趋势。
期刊
目的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睡眠中心239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纳入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OSAHS患者93例,其中利拉鲁肽治疗患者50例作为
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素或未起始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
目的探索指尖血糖(CBG)联合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法(CDRS)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初筛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7~8月以"糖尿病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技术与切点研究(SENSIBLE研究)"江苏分中心的3 798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空腹指尖血糖(FCBG)及糖负荷后2 h指尖血糖(2h-CBG)。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AVRT患者317例临床资料, AVRT时给予异博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10 min,给药后观察是否有RR间期、AH间期、HV间期和VA间期变化,以及
目的对比纳米碳混悬液作图法与无染料法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经新辅助治疗后拟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6例,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纳米碳作图法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使用术前24 h皮下注射纳米碳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不使用染料直接行
目的研究功能神经导航下联合荧光素钠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2019年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0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ty,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疗中的核心技术。左冠状动脉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供应了大部分的左心室心肌,是冠状动脉网络的关键节段,却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限制了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中的价值。血管内超声作为一种有创断层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辅助冠状动脉造影,其在左主干病变中的诊疗价值已得到多数研究的认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