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二次普查回眸

来源 :北京统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12次普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以前,共进行了七次普查。第一次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第二次是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是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是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五次是1985年的第二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12 censuses have been conducted, which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before 1994, and a total of seven censuses were conducted. The first was the 1950 National Census of Nations; the second was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in 1953; the third was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in 1964; the fourth was in 1982 Three national censuses; the fifth is 1985 second
其他文献
在闻名遐尔的北京市中关村西区,坐落着一座超大型现代商厦。它,就是去年开业的鼎好电子商厦。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夕,在鼎好大厦五层的中央餐饮大厅,海淀街道普查办袁主任
企业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调查主体。在北京市经济普查试点过程中,企业界特别是许多企业的老总,思想认识高,配合姿态高,使得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他们的模范行动折射出当
在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期间,各区县针对普查对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各具特色的新办法、新思路、新经验,达到了“完善方案、
在先期进行的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中,各区县普查一线活跃着一支得力的普查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以区县、乡和街道统计部门的人员为主体,还有从工商、税务、财政等职
“统计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统计。”横看社会现实、芸芸众生,有哪个国家(地区)、哪一部门的生存和发展不要借助于统计之剑?纵观历史变迁、人类发展,又有哪种社会、哪个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资产负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及循环账户借鉴了大量会计方法,得到了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认同,而且理论工作者对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信用是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基础,是有效配置资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整合信用资源,建立统一、科学、权威的政
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表中发观,列入工业中间投入费用项目中出现了保险费.而列入增加值项目中也出现了保险费.企业统计人员不解,某些企业将所有保险费(工伤保险、财产保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