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出现异常天气,总体上呈现“南旱北涝”。从南旱看,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局部地区由于高温热害,导致水稻花粉败育,结实率下降。从北涝看,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5成,造成低洼地块农作物受淹。但总体上利大于弊,特别是东北西部传统旱区玉米、水稻长势明显好于常年,搭起了丰收的架子。
  从全国看,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玉米长势好于去年,加之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只要秋粮科技抗灾措施落实到位,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还是有基础、有希望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秋粮生产,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秋粮生产。目前,“立秋”已过,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秋粮生产进入最关键时期。农业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集中力量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协调,强化责任,尽快把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病虫防控的补助资金,尽快落实到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持开展统防统治。改种补种的补助资金,细化实化方案,尽快落实到村组和农户,支持农民搞好生产自救和灾后生产恢复。二是强化抗旱防涝。加强监测预警和灾情调度,搞好科学防灾,落实抗灾救灾措施。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对因旱涝绝收的重灾区,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指导受灾农户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对轻灾区采取综合促成熟技术,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三是强化病虫防控。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对重发区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8月17号,农业部在湖北召开南方水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对病虫害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继续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因时因墒落实抗灾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良种和抗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扎实抓好3100个秋粮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部将继续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长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各地开展工作指导。
其他文献
作者在长春市净月林区,对日本松干蚧传播扩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营林防治技术。
为了增强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在火险发生时的人员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能力,熟练掌握火险情况下的安全疏散、人员逃生、灭火自救等基础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6月28日,省农委在委机关开展了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演练开始前,吉林政安防火知识宣传中心的王刚教练向大家讲解了安全防火重点部位、逃生技巧以及灭火设备的使用等知识,并对接下来的安全疏散演练的重点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着重讲解。  本次安全演练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及硅油填充术的广泛应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1]。但硅油填充术后仍有部分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2-4]。我们采取巩膜外垫
分析水稻粘虫在福建省明溪县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原因,结合虫情调查与预测预报,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发展保护地栽培是镇赉县实施生态、高效、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解决农民人均耕地少、快速提高农民收入和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以保护地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是摆脱雨养农业、靠天吃饭、实现农民收入稳定与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保护地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农业生产,目前已建成一批不同设施水平、不同技术含量、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使全县保护地生产有了较快发展。  1.镇赉县保护地发
引进胡萝卜新品种"SK4-316"进行多年试种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熟期适中、外观好、品质优、适应性广。该文总结了"SK4-316"胡萝卜的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部日前通报了2011年第三次农药监督抽查情况。此次抽查由北京、河北、山西等28个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共检查农药标签2 686个、农药样品2 633个。抽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