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解答数学练习题时,由于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大意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纠正错误过程中,会出现态度和方法不当的情况,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本论文认为学生的错题也是一种资源,并站在学习引导者的角度,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案例,阐述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纠错、减少学生出错机会、防止学生重复犯错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易错题 小学生 数学 教学技巧
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题,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候在作业本上,有时在试卷上,有些错误,学生一犯再犯,令教师和学生都很头痛。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繁琐,教师在完成大量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学生大量的错误,难免心烦气躁,所以有时候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特别是不应该犯的错,或者是三番四次强调过还犯错误的学生,会不耐烦,甚至是责骂。这样不但对学生纠正错误毫无帮助,还会打击学生的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说过:避免错误的方法就是什么也别干。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可能更好地防止错误。学生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错误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乃至被扼杀。如何利用错题资源,让它为师生的教学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帮助学生树立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正确地对待错误,不能害怕,不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正确的结果,都是来自大量错误的总结中,面对错题,重要的是要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错,正确的解题是怎样的,下次如何不再犯错。
二、引导学生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学生易错题,喜欢反复强调。然而,教师苦口婆心,讲得唾沫横飞,结果效果不理想,下次该错的仍然出错。
教师可以转换方式,不要把应该注意的事项由教师说出口,而应通过设疑和点拨让学生说出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想和说,才会印象深刻。教师可以这样问:“你认为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去说。
三、善于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许多学生常犯错误,是因为学生对一些相似题型出现了混淆。这时候教师应该把类似的题型放在一起作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弄清来龙去脉。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中间有0的情况,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什么时候商中间要写0,什么时候商中间不写0。当我在批改作业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出了两道题:“302÷3”“302÷2”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较。果然,有些同学两道题商的中间都写上0。然后,我在黑板上演示了两道题。再提问:“被除数的中间是0的情况下,商的中间什么时候才能写0。”
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很多学生总结出来,“百位上能整除的时候,商中间才写0;如果百位不能整除,有余数的情况下,十位上的数字要抄下来,继续去除以除数。”学生得出结论后,我再出了两天类似的题目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学生在这类题犯错的概率大大减少了。
四、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教师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可专门安排一节改错课,将学生平时课堂上、作业上的错题罗列出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集体改正。改正的同时可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犯错”“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醒自己和同学下次不犯呢?”通过这些问题找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加深印象,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在二年级的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同学会把“9:55”“7:50”这些时间说成是“10:55”“8:50”。教师就可以提问:“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出错吗?”
许多同学就会说:“因为9:55的时候,时针很接近10,一不小心就会以为是10点多。”教师继续提问:“那10点55的时候,时针应该怎么样的呢?”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时针就接近11了。”教师继续提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醒自己和同学下次不犯错。”学生小组讨论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方法。“分钟数大的时候,就要注意。”“分钟四十、五十要注意,小时不要多算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学生的思考回答,使学生印象深刻,并编制了顺口溜帮助记忆,大大降低了错误率的发生。
五、指导学生用好“错题本”
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教师要求孩子平时准备好专门的错题本,记录下自己平时作业和测试中常犯的错误。
经常翻阅错题本。可督促学生定期翻阅错题本,比如一星期翻阅一次本星期的错题,一个单元下来翻阅这一单元的错题集,考试前翻阅,这样经常翻阅既可以帮助学生节约复习的时间,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学生的错误是包裹在泥土中的珍珠,教师如果能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那么这颗珍珠一定能在教学中闪烁出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2]丁伟.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0):63.
作者简介:周红,江西省上饶县第二小学,邮编:334100
【关键词】易错题 小学生 数学 教学技巧
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题,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候在作业本上,有时在试卷上,有些错误,学生一犯再犯,令教师和学生都很头痛。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繁琐,教师在完成大量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学生大量的错误,难免心烦气躁,所以有时候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特别是不应该犯的错,或者是三番四次强调过还犯错误的学生,会不耐烦,甚至是责骂。这样不但对学生纠正错误毫无帮助,还会打击学生的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说过:避免错误的方法就是什么也别干。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可能更好地防止错误。学生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错误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乃至被扼杀。如何利用错题资源,让它为师生的教学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帮助学生树立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正确地对待错误,不能害怕,不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正确的结果,都是来自大量错误的总结中,面对错题,重要的是要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错,正确的解题是怎样的,下次如何不再犯错。
二、引导学生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学生易错题,喜欢反复强调。然而,教师苦口婆心,讲得唾沫横飞,结果效果不理想,下次该错的仍然出错。
教师可以转换方式,不要把应该注意的事项由教师说出口,而应通过设疑和点拨让学生说出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想和说,才会印象深刻。教师可以这样问:“你认为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去说。
三、善于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许多学生常犯错误,是因为学生对一些相似题型出现了混淆。这时候教师应该把类似的题型放在一起作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弄清来龙去脉。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中间有0的情况,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什么时候商中间要写0,什么时候商中间不写0。当我在批改作业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出了两道题:“302÷3”“302÷2”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较。果然,有些同学两道题商的中间都写上0。然后,我在黑板上演示了两道题。再提问:“被除数的中间是0的情况下,商的中间什么时候才能写0。”
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很多学生总结出来,“百位上能整除的时候,商中间才写0;如果百位不能整除,有余数的情况下,十位上的数字要抄下来,继续去除以除数。”学生得出结论后,我再出了两天类似的题目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学生在这类题犯错的概率大大减少了。
四、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教师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可专门安排一节改错课,将学生平时课堂上、作业上的错题罗列出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集体改正。改正的同时可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犯错”“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醒自己和同学下次不犯呢?”通过这些问题找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加深印象,以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在二年级的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同学会把“9:55”“7:50”这些时间说成是“10:55”“8:50”。教师就可以提问:“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出错吗?”
许多同学就会说:“因为9:55的时候,时针很接近10,一不小心就会以为是10点多。”教师继续提问:“那10点55的时候,时针应该怎么样的呢?”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时针就接近11了。”教师继续提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醒自己和同学下次不犯错。”学生小组讨论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方法。“分钟数大的时候,就要注意。”“分钟四十、五十要注意,小时不要多算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学生的思考回答,使学生印象深刻,并编制了顺口溜帮助记忆,大大降低了错误率的发生。
五、指导学生用好“错题本”
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教师要求孩子平时准备好专门的错题本,记录下自己平时作业和测试中常犯的错误。
经常翻阅错题本。可督促学生定期翻阅错题本,比如一星期翻阅一次本星期的错题,一个单元下来翻阅这一单元的错题集,考试前翻阅,这样经常翻阅既可以帮助学生节约复习的时间,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学生的错误是包裹在泥土中的珍珠,教师如果能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那么这颗珍珠一定能在教学中闪烁出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2]丁伟.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0):63.
作者简介:周红,江西省上饶县第二小学,邮编:3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