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化日益加剧,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自201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从三农工作的全局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以及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方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从调查摸底、完善模式到优化机制等的系统工程。
  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调查摸底
  开展对农业产业和从业人员等的摸底调研,重点掌握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情况、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数量和素质等,分析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合理估算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重点解决原来普遍存在的以简单“培训”替代“培育”、培育工作缺乏精准性的问题。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撑的耦合系统。将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具有强烈发展愿望与发展潜力的骨干农民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农业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人员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经纪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等作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分类分产业(工种、岗位)建档入库,为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基础。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不同地区之间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地区之间农业产业的结构类型较多,农村人口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差异较大,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与扶持能力相差也很大。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模式,必须依靠各地根据自身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形成了多种农民培训模式,包括农民田间学校培育模式、现场传导型培育模式、典型示范型培育模式、项目推动型培育模式、媒体传播型培育模式等。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汲取以往的各种经验,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创新适合当地特点的教育培训模式,包括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农技推广面对面等培训模式;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积极采取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教育、在线培育;探索“互联网 培训”模式,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技术咨询、共享教学资源信息等等。
  三、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聚合优势资源,形成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实训教学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构建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层农广校是主要载体。然而,当前部分基层农广校仍处于恢复重建中,培训主体建设薄弱,存在无独立办公场所、无专职人员、教学仪器设备简陋、实训条件差等现象,难以保证培训支撑。因此,健全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在于加强基层农广校建设,通过落实农广校人员编制和财政保障,建立与职能任务和办学要求相适应的专职办学队伍,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四、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机制
  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定向的政策扶持,既是巩固培训成果的需要,更是吸引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育的需要。只有加强对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解决农民在资金、技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职业农民在良好的环境里就业创业,才能让培育工作的开展由“上级要”变成“农民需”:一是产业扶持。整合涉农项目,引导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逐步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壮大的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二是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职业农民流动。引导农村土地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支持和帮助职业农民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品牌。三是资金支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资金互助制度,引导小额贷款,提供贷款担保,开展生产保险,提高补贴力度等,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财力支持。
  (摘编自《农民日报》2016年1月28日 3版)
其他文献
《黑山白牛独头蒜》  黑山县,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地势多为开阔的平原,是粮食生产大县和畜牧业大县。本期节目中,记者在当地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寻找白牛——辽育白牛,这种牛为何是这样的品种?它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喂养的呢?节目将为您揭晓答案,当地还有一种独特的独头蒜,那么这种独头蒜是怎样种出来的?又该如何提高獨蒜率呢?本期节目中,记者将为您一一探寻答案。
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的《小康农家》栏目于2017年7月11日在中央人民廣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开播。播出频率:AM720兆赫,播出时段:每日16:00-16:25。该栏目由“小康故事”“走进农家”“创富路上”三个板块组成,内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通过典型介绍、案例分析、农家走访、专家引路等贴近农民的表现形式,讲小康故事、品农家生活、走创富之路,是一档独居特色的农业广播栏目。首播日,
青年农场主是职业农民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担当者,把这支队伍培养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上海201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四期培训班,培养近400名学员。四年来,上海市农广校以上级有关文件为指导,在精心遴选培养对象的基础上,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模式、途径与方法,形成并实践了“四有一无”的培养理念,实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一、设准目标 培养有方向  青年农场主的培养是
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市一幢28层民宅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发生后,上海市多个相关部门立即出动,赶赴现场展开灭火救援工作。由于施救困难,大火持续燃烧了4个小时,整幢大楼被烧毁,50多人不幸遇难。这一惨剧再次敲响了全社会的安全警钟。    预警和设施配备不容忽视    英国人十分重视对住宅火灾的防范。在英国,每个家庭都会定期配合政府部门检查家里的电线、电器和煤气管道,及时查出隐患,更换
北京的韩国料理大多集中在五道口和望京地区,这里是韩国人在京的聚居地,很多人一想到吃地道的韩餐,就想着来这两个地方寻找,但其实在我心目中首选的韩式料理店,要数常营的这家亲顾烤肉店。  亲顾在韩语里是“朋友”的意思。亲顾有三个股东,三个人都是好朋友,平日里负责餐厅日常事务的店长是个台湾人,服务热情周到。我经常光顾这家店,是老主顾了,也是因为媳妇喜欢吃亲顾的烤肉。  从常营民族家园出来,过马路就能看到亲
今年以来,新疆烏鲁木齐供销社投入培训经费20余万元,针对乌鲁木齐市郊农民分散居住难以集中及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特点,积极协调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现场为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并聘请专门的农业技术专家,对全市2000余名农民面对面指导养殖和种植技术,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为受训学员提供误工、误餐补贴,让更多农民接受职业化教育。
《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稻鳅共作》  稻田养鳅秉承了生态农业理念,挖掘出稻田生产的潜能,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将种植水稻与养殖泥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通过泥鳅在稻田中进行水层对流及物质交换,增加底层水中的溶氧,同時泥鳅的排泄物又能及时补充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达到稻鳅共生互惠互利的作用。节目中详细介绍了稻田的准备及泥鳅的养殖管理。
栏目名称: 《农科讲堂》  承担培训: 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  栏目时间: 互联网7*24小时点播  卫星网工作日8:30-12:30,13:30-17:30轮播  节目形式: 以专家讲座和访谈为主  节目定位: 宣讲政策法规、普及科学技术技能,让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系统干部及时了解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学习现代农业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切实提高围绕“三农”中心任务开展科研和推
重庆市丰都县农广校在构建办学体系过程中“外固阵地、内强素质、上下互动、左右联盟”,开创了农广教育的一片新天地。本文重点介绍了丰都县农广校在构建培训体系过程中就如何强化能力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效果。  抢位子: 丰都县农广校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职能定位:重点是组织指导并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同时承担区域内涉农部门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如此定位就确定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实施,越来越多的农业经理人逐渐成为广袤乡村实现绿、富、美的带头人。武汉东西湖区未尔有机农场负责人魏晓明就是其中的一位,昔日一直埋头种菜,如今是各种农业展会的常客。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武汉国家级农业经理人培训,作为第一届培训班的学员,魏晓明有了和全国顶尖的行业专家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这让他开了窍。做了农业经理人的魏晓明,重新给农场定了位,从等客上门到主动对接小区、商超,再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