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桂北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振兴乡村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之一,龙脊梯田在2018年荣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知名度越来越高。通过发展当地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利用龙脊古壮寨自身的民族风貌,将民宿的概念融入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中去则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在进行传统村落民宿设计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如何将民宿融入传统村落的环境中去;二是,游客在尽情体味乡村情怀的时候又不会被原始的生活条件困扰。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以龙脊平安壮寨的民宿建筑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在做好传统民族村落文化传承的同时进行创新,既保留原始的民族风貌又提供现代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民宿文化;民族村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桂北侗族传统桥廊木构建筑艺术再造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CMZ001)。*为本文通讯作者
  引言
  位于桂北的广西龙脊平安壮寨,不仅有万亩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龙脊梯田,还有保存了愈百年历史的民族村落建筑——干栏建筑。民宿是民族村落建筑中用于接待观光的载体,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来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建好民宿让民宿为当地旅游业增光添彩是值得深思的。不少专家学者从旅游业的两面性、原生态民俗的保护、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民宿建筑设计工作,是对土地的充分利用,能够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而民族村落建筑本身也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建筑中存在着不少弊端,正确处理好传统建筑中的瑕疵,做好居民点布局和环境整治的工作。将民族村落建筑文化的精华提取出来,在保留民俗风貌的基础上,将现代化的便利生活融入进去。在做好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同时,让当地居民切实体会到科技进步给日常生活的便捷,让游客不会在欣赏当地民族风情的同时不会感到乡村生活的不便是民宿建筑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现阶段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宗祠的兴起源于血缘基础上人类对祖先的崇拜,祠庙制度在周朝随着宗法制度的完全确立得以逐步完备,在强调“孝为百行之首”的宋代,祠堂在民间不断发展,直至明清民间宗祠逐渐发展成熟。民族建筑体现了人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宗祠建筑中。以桂北民族建筑为例,此类建筑主要以木制结构为主,屋内房屋分区不明确,杂物随意堆放,当地环境又比较潮湿,导致居所内易发霉、滋生细菌等问题成为常态。在民宿建筑设计中既要保留民俗特色,做好文化的传承;又需要兼顾实用性,将现代化的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融入到原有的民族建筑中去。
  (一)需要以保护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为前提
  传统民族村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的结合在一起,这既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偏远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的冲击不可忽视,唐超龙等人曾就这一问题展开过研究。在民宿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秉持这一思想,特别是在民宿的外观上,要坚持和传统建筑保持一致,做到浑然一体,不能破坏当地民族村落建筑文化整体的氛围。
  (二)需要以利用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为依据
  传统民族村落建筑能因地制宜,回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特点、构造上依山就势、使用速生建材。民族建筑能体现乡土情怀,民宿的“民”就是乡野气息、民风民俗;乡土文化是民宿设计的灵魂,相对大城市的喧嚣民族村寨乡土文化内涵和乡村意向更令人向往,向往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民族建筑体现了生态特点,在建筑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很少,注重节能、环保、绿色,把空气、阳光和水无消耗能源引入到民居设计中,打造天然居所。我们在进行民宿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保留传统民族建筑的这些优点,并将现代便利的科技生活融入进去,如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规划。
  (三)需要以重塑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为目的
  由于受到科技水平、技术手段的限制,传统民族村落在建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弊端。在审视民族村落文化的时候要正视这些弊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存在问题就将传统民族建筑全盤否定。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在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既传承民族建筑的精神,又摒弃了传统的弊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塑传统建筑文化。如在使用木材进行搭建之前先对材料本身进行防腐防霉处理,在完成房屋整体搭建之后,在保留外部风貌的前提下,可以对内部进行重新规划和二次加工。通过利用石灰、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的灵活应用,做到既保持建筑文化的传承,又提高居住的舒适度。特别是对于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建造的话,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不说,游客也难以放松身心去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
  三、龙脊平安寨村落建筑现状及其存在的若干问题(调研)
  位于龙脊镇平安村的龙脊梯田在去年4月19号作为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的四个代表之一,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称号。胡林波、吴忠军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历史、美学的角度谈了龙脊村寨的旅游价值。而龙脊平安寨村落作为观赏龙脊梯田的绝佳地点,做好当地的民宿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结构和样式方面
  该地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干栏式建筑,这种风格早在河姆渡时期就已存在,上下两层的建筑分别用来住人和堆放杂物。[6]平安寨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很多,其中五处已逾千年历史。其中又以廖志国家的木楼历史最为悠久,该楼建于19世纪初,总体结构分为三层,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阁楼用于储藏杂物。
  (二)建筑装饰和肌理方面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历史村落是其重点之一。在保护中要注重保持建筑外观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建筑主要特征的真实性,使古村寨的传统风貌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宋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地的旅游文化景观资源作了分析。在进行民宿建筑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运用,在保持村寨整体外观风貌不变的情况下,在室内功能空间上可以随着时代进步改变。   (三)建筑实用和安全舒适性方面
  在改造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可以通过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创新思路来进行,在弥补传统民居缺点的同时,又不会因改造影响文化的传承。
  如保留具有当地特色的火塘文化,着重进行室内陈设设计,使其当地的传统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在保留原有外观风貌的前提下,采用混合结构去进行房屋的建设;对房屋进行改造,纠正房屋倾斜、采光不好,不防噪音等问题,调整厨房和卫生间的设置,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将土灶、老虎灶改成节能灶、煤气灶,更换旧电线路、规范新线路、配置线槽线盒、使用空气开关等安全设施。
  四、以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各区域功能
  突破传统干栏建筑二层或三层结构的划分,以民宿作为初衷,将一层设置成住客活动区域,包括大堂、卫生间、厨房等区域。二层设置成寝室,在保留民俗风貌的情况下,独立安装每个房间的房门,做好隔音以保护住户的隐私;同时可以设置多种不同房型,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二)注重人与环境的交互
  为了增强住客的体验,还可以在一楼增设观景平台、茶室、游戏室等,将传统的大堂就餐位置调整至观景阳台,便于住客在就餐的同时,享受龙脊梯田独有的自然风貌。
  (三)使用自然材料对民宿再设计
  在民宿建筑设计时,对于大堂、寝室等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可以增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物,还可以对一些具有历史的、标志性的建筑进行二次改造,作为木构建筑博物馆使用,展示少数名族传统居住文化。李广宏、张晓东提出了参与式旅游的规划,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海珠中提高旅游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在保证游客体验真实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
  五、小结
  民宿改造设计是传统民族村落建筑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它将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保护融为一体,同时还满足了经济的发展,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融入传统的生活中去。一方面帮助偏远地区的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利用自然特色、民俗特色作为亮点,广泛吸纳各地游客,在通过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兼具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將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符合党中央号召,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
  参考文献:
  [1]何亚慧,许奇,陈计冰.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文化保护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
  [2]唐超龙,谢文珊,周娜.广西龙胜民居的研究及保护建议[D].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1.
  [3]胡林波,吴忠军.民族村寨聚落景观布局特征及其旅游价值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0.
  [4]吴忠军,宋威.龙脊古壮寨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市场,2010(6).
  作者简介:章佳回(1997-),女,汉族,浙江余姚,本科,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徐昊(1983-),男,广西,教研室主任,讲师,博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城市国际化是新时期杭州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杭州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江干区紧握机遇,积极贯彻落实城市国际化要求,取得一定成果,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江干区在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江干区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优势、难点和着力点,旨在为城市国际化建设助力。  【关键词】国际化;杭州;文化影响力
【摘要】本文针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这部作品进行了叙述与评价。笔者以书作者伊万?休伊特的视角为线索,进一步明晰“古典音乐”所面临的问题与处境。此外,在书中休伊特给出了消弭“裂痕”的办法并加以分析,可以看到他深厚的音乐素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问题依旧如故,“古典音乐”的处境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因此,称之为“不是答案的答案”。  【关键词】伊万·休伊特;古典音乐;裂痕  【中图
【摘要】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包含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两个部分,准确了解到处理好该部分关系是目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建中一定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公共图书馆属于本区域的文献数据服务中心与文化数据共享中心,地区文献信息库创建属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创建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关系,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创建的途径。  【
【摘要】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丰富。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60年以来始终秉承“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突出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将云南民族民间舞引入高校教学,让民族民间舞在高校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文以瑞丽傣族孔雀舞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传承、发展为案例,尝试以点带面的分析、解读、总结其中的经验、方法、成果,从而探寻高校傣族民间舞蹈教学、教
【摘要】潮汕音乐,就广义而言,是指潮汕地区所有民间音乐活动,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门类;就狭义而言,则是指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潮汕音乐中,主要有大锣鼓、笛套古乐、弦诗、庙堂音乐、细乐五大品种,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历经近千年至今仍保留完整的古乐。  【关键词】华厦正声;笛套古乐;二四谱;轻三六;重三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潮汕音乐,就广义而言,是指潮汕地区所有民间音乐活动,其中包括
【摘要】本文从纪念碑的角度入手,以帕特农神庙及孔庙为例,分析比较了时间上相近的古希腊和东周时期艺术形式的差异,并对形成差异的政治制度、宗教观念等因素作了分析,以探求今日东西方文明中价值观的差异来源。  【关键词】纪念碑;古希腊;东周;帕特农神庙;孔庙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而“周亦为‘华夏’
【摘要】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是明末清初从波斯传入中国的乐器。随着中国与东亚等地国家的来往,名叫“桑图尔”的乐器经海传入我国,形成最早期的扬琴。后经过在中国四百多年的发展,吸收中国各地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历经民间艺人的改造,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用的扬琴。所以说,扬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乐器。后世音乐家创作大量扬琴作品,有古典风格、移植作品。近年来,作曲家在吸收西方音乐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风格而创作的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通讯设备不断进步,国內自媒体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在众多自媒体形式中,自媒体短视频一经出现,就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引起广泛关注,如今,自媒体已经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品牌运营的商业模式。自媒体品牌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内容上树立独特风格、运用恰当的传播方式,提升品牌商业价值。本文将通过对“李子柒”品牌传播进行分析,对自媒体时代下的品牌传播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媒体;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德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和旅游事业等方面的加强合作,德语成为了小语种中较为热门的一个语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就读德语专业。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德语专业的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本调查研究以“德语易实习”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为切入点,以公众号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经验体会作为依据,对目前德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为一些迷茫中的德语专业学习者提供
【摘要】景颇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跨中缅边境而居,民族同宗、文化同源,但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影响,在国内,景颇文化主要受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缅甸,主要受西方文化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中缅景颇文化发展现状,就景颇文化发展与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景颇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传承和发扬优秀景颇文化为目的,要为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与创新不能离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