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涨价”要顾及低收入者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广东省多个地区提高养老金缴存比例,低收入者叹息又要多掏腰包,压力很大。
  社保“涨价”是普遍现象,每年7月1日是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日”,一些网友调侃“调整日”是“涨价日”,抱怨社保“涨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社保同时“涨价”的还有医保,同样是在7月1日调整其基数。
  社保年年看涨,以北京为例,2007年最低缴费基数为3008元,2008年调至3322元,2009年涨为3726元,2010年攀升至4037元。社保被老百姓称为“养命钱”,医保被称为“救命钱”,政府每年调整社保、医保缴费基数主要依据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增长率。社保是“牺牲”眼前利益保障未来幸福,考虑到若干年后物价上涨情况,如果社保缴费长期不做调整,现在的年轻人将来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少得可怜,与财政养老的公务员相比将形成天壤之别。由此分析,政府每年适当提高缴费基数,有其必要性。
  但宏观层面的必要具体到个人,不见得就公平、合理。年年“涨价”的社保导致穷人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水平降低,不可小觑。笔者以为,目前“一刀切”的社保缴费基数存在两方面瑕疵。首先,调整社保主要依据工资增长率,不能真实地反映所有劳动者的收入情况。比如,2009年国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053元,比上年度增长13.1%,而同期私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8199元,比国企低48%。社保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调整缴费基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国企私企收入“绑架”在一起,然后一“平均”,结果是私企人员工资“被增长”,只能无奈地多缴费。
  其次,养老金寅吃卯粮,让缴费人不放心。有媒体报道,我国社保个人账户“空账”累计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是用在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给退休工人发工资,这种“借债”养老已持续10多年,让年轻人颇为担心,省吃俭用交社保给别人用了,自己老了会是咋样?
  窃以为,社保“涨价”要顾及低收入者的现实困难,要区别对待,财政兜底。譬如,当低收入群众缴纳社保后,实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差额部分就该由政府补贴。另外,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建议国家降低社保缴费标准,缺口通过征收垄断国企利润填补,这也完全可行。
其他文献
根据常村矿地质资料及S6采区1#上山的底鼓特征,提出了围岩控制与底鼓治理的支护设计方案。运用力学知识对混凝土反拱组合结构和底板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提升制动器瞬态温度场的计算效率和精度,采用二维瞬态传热微分方程表达动态对流换热条件下的制动器传热特性,根据制动盘结构(端面和通风槽)以及空气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建立散
针对目前沙坪煤业现使用一台综掘机进行单巷掘进,掘进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回采工作面布置进度,造成矿井接续紧张的局面,文章介绍了连续采煤机的应用。在分析连采机双巷快速掘进
2011年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2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民间投资36条’一周年回顾与展望"。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认为,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