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德国TTS及比利时WESTBEL GLUM公司使用汽车黑匣子的前后事故率统计表明,事故率比没装黑匣子前降低了30%~53%。
近日,王力飞在中关村电子商城购买了一款“汽车黑匣子”,准备24小时记录汽车行驶状况,并监控车身周围的视频画面。“车停在小区内,人员流动性大,车体经常被刮,汽车无形中就增加了一笔维修开销。我想买个黑匣子,图个安心。”
像王力飞一样,“汽车黑匣子”上市1个多月以来,受到了不少有车族的青睐。而北京市交管局公布的三项机动车管理新政表明:从2011年1月1日起,大中型客车(包括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必须按规定装备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一时间,“汽车黑匣子”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国家标准对它的定义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汽车黑匣子”,立刻出现几百种产品,产品价格浮动在200元~800元之间。销售导购告诉记者,所谓的“黑匣子”,又叫做“行车记录仪”。近一个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00多件。大众一般会青睐200元左右的记录仪,该产品内部设有车载摄像机,采用循环覆盖的记录方式,最大可支持16G的SD存储卡。其中,每个视频片段长达5分钟,每小时有12个5分钟的视频文件。记忆卡存满后,将自动覆盖最早的5分钟视频画面并重新记录。
此外,它也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当遇到突然断电的情况,产品能延时10秒保存画面并自动关机。在记录汽车状况时,记录仪具有最先进的日期时间显示功能,来确保录制资料的真实可信度,并且日期时间均可通过电脑调整。“只要开动车辆,就可以自动录制。”导购告诉记者,价位较贵的行车记录仪,只是将这些功能更加具体化,比如图像更清晰,广角能达到170度,SD储存卡最大可支持64G,并配有照片预览、夜视清晰等功能。
清华大学汽车系副主任宋健告诉记者,最早,行车记录仪是来监测汽车及车主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当时,行车记录仪并没有摄像系统,它只能随时记录汽车的行驶速度,车主的连续行驶时间,以及车主违规操作等。国家交管部门也没有对所有车辆提出强制性的安装要求。它被运用在公交公司、物流公司、长途运输公司、公安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等。尤其是汽车发生事故时,行驶记录仪能够准确提供记录数据,协助有关机构‘断案’。”
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上,记者查询到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国家标准。记者看到,现在国内使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可以通过摄像设备、车速传感器等等,将特定数据传输给记录仪。从标准中看到,汽车行驶记录仪能记载驾驶员的身份,驾驶证号,可以详细到汽车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同一个驾驶员在行驶期间连续行驶的时间。发生事故时,可以准确地显示有疑点的事故时间,以及汽车制动时(紧急刹车)的具体状态信息。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史其信告诉《北京科技报》,对于运输单位来说,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除了可以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运营公司也可以掌握运营车辆是否正常工作。而现在很多小汽车车主自行购买汽车黑匣子,多数还是想要使用黑匣子的视频功能,而其他功能其实并不真正需要。
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洲就率先推出了机电式行车记录仪,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开发了数字式汽车事故记录仪(又叫做“汽车黑匣子”),来监督汽车驾驶员的超速行为。由于它能够真实记录汽车的行驶状况,被交通部门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成为考核汽车驾驶员操作行为的重要监督手段。由于这种“监督”、“见证”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感,从而降低了事故率。根据德国TTS及比利时WESTBEL GLUM公司使用汽车黑匣子的前后事故率统计表明,事故率比没装黑匣子前降低了30%~53%。
而日本的保险公司为了避免在车辆事故发生时,责任双方互相推脱责任,在勘查事故现场时把“汽车黑匣子”提供的数据作为保险理赔的材料之一。为此,“汽车黑匣子”一度热销,而且很多保险公司还对安装黑匣子的车辆给予保费优惠。
“汽车黑匣子”如此受到小汽车主的信赖,未来是否会成为汽车必备的安全装置?国家是否有可能也强制小汽车安装?
史其信认为,目前国家强制大型运营型车辆安装汽车黑匣子,主要是考虑到公共安全。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之间的道路,缺乏一些安全设施。安装黑匣子是为了控制车辆的一些运行指标,比如车速、转弯时的车况等等,从而成为一些事故判定的指标。而不同轿车车主,交管部门如果不认为需要这些数据作为普通轿车事故认定的依据,就不会通过国家强制推行,让小车车主安装。
在宋健看来,国家交管部门都是通过评估“公众安全”来制定法规。“在国外,车主都是自行安装这种安全监控仪器。交管部门认为外围干扰所形成的伤害是偶然性的,并没有对公众造成致命威胁,可以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善获得有效的防护。”
史其信表示,汽车黑匣子未来很可能成为智能交通的一部分,他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汽车数据采集设备,如果把黑匣子的这些功能叠加在车载终端,功能就会发展得更多,比如车辆传感网和路边传感网的联系,接收交通指挥中心的控制和诱导方案等等。”
近日,王力飞在中关村电子商城购买了一款“汽车黑匣子”,准备24小时记录汽车行驶状况,并监控车身周围的视频画面。“车停在小区内,人员流动性大,车体经常被刮,汽车无形中就增加了一笔维修开销。我想买个黑匣子,图个安心。”
像王力飞一样,“汽车黑匣子”上市1个多月以来,受到了不少有车族的青睐。而北京市交管局公布的三项机动车管理新政表明:从2011年1月1日起,大中型客车(包括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必须按规定装备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一时间,“汽车黑匣子”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国家标准对它的定义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汽车黑匣子”,立刻出现几百种产品,产品价格浮动在200元~800元之间。销售导购告诉记者,所谓的“黑匣子”,又叫做“行车记录仪”。近一个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100多件。大众一般会青睐200元左右的记录仪,该产品内部设有车载摄像机,采用循环覆盖的记录方式,最大可支持16G的SD存储卡。其中,每个视频片段长达5分钟,每小时有12个5分钟的视频文件。记忆卡存满后,将自动覆盖最早的5分钟视频画面并重新记录。
此外,它也具备断电保护功能。当遇到突然断电的情况,产品能延时10秒保存画面并自动关机。在记录汽车状况时,记录仪具有最先进的日期时间显示功能,来确保录制资料的真实可信度,并且日期时间均可通过电脑调整。“只要开动车辆,就可以自动录制。”导购告诉记者,价位较贵的行车记录仪,只是将这些功能更加具体化,比如图像更清晰,广角能达到170度,SD储存卡最大可支持64G,并配有照片预览、夜视清晰等功能。
清华大学汽车系副主任宋健告诉记者,最早,行车记录仪是来监测汽车及车主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当时,行车记录仪并没有摄像系统,它只能随时记录汽车的行驶速度,车主的连续行驶时间,以及车主违规操作等。国家交管部门也没有对所有车辆提出强制性的安装要求。它被运用在公交公司、物流公司、长途运输公司、公安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等。尤其是汽车发生事故时,行驶记录仪能够准确提供记录数据,协助有关机构‘断案’。”
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上,记者查询到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国家标准。记者看到,现在国内使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可以通过摄像设备、车速传感器等等,将特定数据传输给记录仪。从标准中看到,汽车行驶记录仪能记载驾驶员的身份,驾驶证号,可以详细到汽车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同一个驾驶员在行驶期间连续行驶的时间。发生事故时,可以准确地显示有疑点的事故时间,以及汽车制动时(紧急刹车)的具体状态信息。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史其信告诉《北京科技报》,对于运输单位来说,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除了可以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运营公司也可以掌握运营车辆是否正常工作。而现在很多小汽车车主自行购买汽车黑匣子,多数还是想要使用黑匣子的视频功能,而其他功能其实并不真正需要。
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洲就率先推出了机电式行车记录仪,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开发了数字式汽车事故记录仪(又叫做“汽车黑匣子”),来监督汽车驾驶员的超速行为。由于它能够真实记录汽车的行驶状况,被交通部门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成为考核汽车驾驶员操作行为的重要监督手段。由于这种“监督”、“见证”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感,从而降低了事故率。根据德国TTS及比利时WESTBEL GLUM公司使用汽车黑匣子的前后事故率统计表明,事故率比没装黑匣子前降低了30%~53%。
而日本的保险公司为了避免在车辆事故发生时,责任双方互相推脱责任,在勘查事故现场时把“汽车黑匣子”提供的数据作为保险理赔的材料之一。为此,“汽车黑匣子”一度热销,而且很多保险公司还对安装黑匣子的车辆给予保费优惠。
“汽车黑匣子”如此受到小汽车主的信赖,未来是否会成为汽车必备的安全装置?国家是否有可能也强制小汽车安装?
史其信认为,目前国家强制大型运营型车辆安装汽车黑匣子,主要是考虑到公共安全。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之间的道路,缺乏一些安全设施。安装黑匣子是为了控制车辆的一些运行指标,比如车速、转弯时的车况等等,从而成为一些事故判定的指标。而不同轿车车主,交管部门如果不认为需要这些数据作为普通轿车事故认定的依据,就不会通过国家强制推行,让小车车主安装。
在宋健看来,国家交管部门都是通过评估“公众安全”来制定法规。“在国外,车主都是自行安装这种安全监控仪器。交管部门认为外围干扰所形成的伤害是偶然性的,并没有对公众造成致命威胁,可以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善获得有效的防护。”
史其信表示,汽车黑匣子未来很可能成为智能交通的一部分,他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汽车数据采集设备,如果把黑匣子的这些功能叠加在车载终端,功能就会发展得更多,比如车辆传感网和路边传感网的联系,接收交通指挥中心的控制和诱导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