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会农村小学的学生自己评改作文,教给孩子们自主评改作文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自批,互批,众批等,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提高习作水平。观念转变,相信自主评改;兴趣激发,使用自主评改;方法引路,善用自主评改;奖惩有度,巩固自主评改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创造、利用“做中学”这样的机会,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重视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评改,让正确走向准确,让缺陷走向完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自主评改;提高;观念;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自己的事情,学生把习作写完,交给老师,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的评改,学生没有参与其中,不能做到有效的反馈,老师辛苦修改完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是看一眼分数,读一读评语,就放在一边了。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作文本来就是弱项,千辛万苦写完一篇作文,那就是大功告成了,哪里还管评改?可想而知,传统的作文评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他提倡:“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们应该教会农村小学的学生自己评改作文,教给孩子们自主评改作文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自批,互批,众批等,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提高习作水平。
一、观念转变,相信自主评改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要转变观念。其实,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教师的评改在角度与表达方面,孩子们并不全部认同,同时,老师的评改往往不够及时,也不够详细与全面,针对性不强。我们的语文老师通常会选取好、中、差三篇不同的文章来作为范例进行评讲,这样的评讲其实并不能真正打动孩子们的心,他们当时可能很有热情,也很感兴趣,但是能够把老师的评讲内容应用于自己习作的并不多。语文老师们辛辛苦苦写下的作文的评语,往往机械重复,没有多大的新意,孩子们并不是十分乐于接受。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本身也要转变观念。作文评改中发挥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作用,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评改的过程中,既符合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又能教会孩子们用欣赏和评价的目光看待自己与同学的作文。对于农村高年段的孩子来说,作文的难点在于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他们有题材,但总是写不出来,又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作文的自主评改,孩子们可以在同学之间找到共鸣,在同龄人之间学习与改变,这样,评改就可以发挥最大作用了。
如,我们班在学习完《北京的春节》之后,写了一篇《广州的春节》,写完后,我让同学们小组内自主评改。同学们都很兴奋,他们在小组内展示、讨论、互改。因为都是大家熟悉的题材,自己写的时候没有想到别人会写写什么,在小组交流之后才发觉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表达方式来写。改好之后,同学们马上认真地按照小组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还修改边请教小组成员。结果,这次的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好,同学们也对作文的自主评改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喜欢这种方式了。
二、兴趣激发,使用自主评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受到兴趣与需要的支配。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求职欲望,从而具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老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先,分享一些名人修改习作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确作文评改的重要性。然后,可以让一个小组合作评改一篇作文,把评改前与评改后作对比,让同学们知道,作文评改并不难,身边的人就可以把文章评改得很好。之后,鼓励孩子们同桌互换评改习作,前后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即使改得不是很完美,仍然比原来的有很大进步。这样层层深入,既使学生产生“我要改”的愿望和“我能改”的信心,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兴趣。
我按照这样的思路训练了五六年级的学生地自主评改。他们一开始不知道怎样操作,曾经很抵触,认为作文又更难了。慢慢地,在不断取得进步与实效之后,他们发觉,原来自主评改作文是挺好玩的,既可以吸收别人作文的长处,又可以在同学口中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建议,作文一次比一次要有进步,兴趣就上来了。现在,我们班的学生每次写完作文之后,都能够自觉地在小组内进行评改,有的还多次要求小组成员帮忙修改,有的改做文都成瘾了,他们享受那种感觉。
三、方法引路,善用自主评改
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基于此,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主要采用“小组评改”的方式,利用学习中的四人小组去进行,而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持之以恒,以形成能力。
首先,统一修改的符号。同学们自己修改文章的形式,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各有千秋,老师在指导他们自主评改时,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文章草稿后,对照习作的要求与连段作文的要求,经过慎密的思考,再原草稿上进行增、删、换、改等。最后给出自己对习作的总的评价,写上自己的评语。为了方便全班的统一操作,可规定简单明了而又易于掌握的修改符号,这系列符号可参考修改病句的符号全班统一。这样,统一了符号之后,学生互评就易于操作,修改过的文章页面也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然后,明确评改的内容。同学们刚刚接触作文自主评改的时候,往往都是十分兴奋的,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了。当真正评改的时候拿到的作文,他们往往就傻眼了:怎么改?这时,老师就要对作文要评改的内容做一个指引。我们作文的自主评改以大面积的欣赏表扬为宗旨。任何一篇作文,只要同学们认真写了,就总有它的优点。评改时主要分为“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总体评价”这三步进行。在每篇习作中寻找其中最少三个亮点,根据这些亮点,写写自己的感受,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用修改符号帮助其修改,最后,还要写上自己总的评价。为了降低孩子们评改的难度,我认真研读新课标,设计了五年级、六年级的评价标准,让孩子们根据这些标准试着去评改,结果,效果显著。
最后,评改的主体应该是孩子们自己。教师要注意充分引导学生发挥群体的作用,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在编排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留心一下,四人小组里面尽量有好、中、差的学生,在作文评改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交换来改作文,边评改边讨论。修改的同学对文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与好的建议,可以及时反馈给作者,总评语也可以相互交流之后再写上来。
这样,就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现在,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作文评改课,一到这个时候,都十分兴奋:一方面,可以欣赏别人的文章,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及时展现给同伴看,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奖惩有度,巩固自主评改
农村小学中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可以成为五、六年级学生的作文的常态,坚持下来,将对学生习作的评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孩子们的热情总是不能持久,怎样把自主评改的做法坚持下来,就得有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孩子们可以一直坚持下来。
例如,我利用班级后面的宣传板每日展示优秀评改作文。由小组长选出自己组内改得好,写得妙,又或者在本小组内进步快的,把它交给老师,老师做一定的评语,然后展示在班级中,让每一个同学欣赏。每个学期,还专门针对作文的评改提出“最佳改手”的称号,并颁发奖状。利用一些征文活动,我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写完后认真修改,并在小组内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小组四个成员都交出自己的文章,然后以评出最佳作文小组。同学们明白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往往一篇文章要修改好多遍。在小组内评改完毕之后还会请家长一起评改,以求自己的作文精益求精。
二十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让学生去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做中学”。而引导学生以自主评改作文来代替传统的教师单向批改,无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创造、利用“做中学”这样的机会,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重视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養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评改,让正确走向了准确,让缺陷走向了完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农村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自主评改;提高;观念;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自己的事情,学生把习作写完,交给老师,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的评改,学生没有参与其中,不能做到有效的反馈,老师辛苦修改完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是看一眼分数,读一读评语,就放在一边了。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作文本来就是弱项,千辛万苦写完一篇作文,那就是大功告成了,哪里还管评改?可想而知,传统的作文评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他提倡:“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们应该教会农村小学的学生自己评改作文,教给孩子们自主评改作文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自批,互批,众批等,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提高习作水平。
一、观念转变,相信自主评改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要转变观念。其实,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教师的评改在角度与表达方面,孩子们并不全部认同,同时,老师的评改往往不够及时,也不够详细与全面,针对性不强。我们的语文老师通常会选取好、中、差三篇不同的文章来作为范例进行评讲,这样的评讲其实并不能真正打动孩子们的心,他们当时可能很有热情,也很感兴趣,但是能够把老师的评讲内容应用于自己习作的并不多。语文老师们辛辛苦苦写下的作文的评语,往往机械重复,没有多大的新意,孩子们并不是十分乐于接受。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本身也要转变观念。作文评改中发挥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作用,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整个评改的过程中,既符合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又能教会孩子们用欣赏和评价的目光看待自己与同学的作文。对于农村高年段的孩子来说,作文的难点在于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他们有题材,但总是写不出来,又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样写。作文的自主评改,孩子们可以在同学之间找到共鸣,在同龄人之间学习与改变,这样,评改就可以发挥最大作用了。
如,我们班在学习完《北京的春节》之后,写了一篇《广州的春节》,写完后,我让同学们小组内自主评改。同学们都很兴奋,他们在小组内展示、讨论、互改。因为都是大家熟悉的题材,自己写的时候没有想到别人会写写什么,在小组交流之后才发觉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表达方式来写。改好之后,同学们马上认真地按照小组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还修改边请教小组成员。结果,这次的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好,同学们也对作文的自主评改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喜欢这种方式了。
二、兴趣激发,使用自主评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受到兴趣与需要的支配。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求职欲望,从而具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老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先,分享一些名人修改习作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确作文评改的重要性。然后,可以让一个小组合作评改一篇作文,把评改前与评改后作对比,让同学们知道,作文评改并不难,身边的人就可以把文章评改得很好。之后,鼓励孩子们同桌互换评改习作,前后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即使改得不是很完美,仍然比原来的有很大进步。这样层层深入,既使学生产生“我要改”的愿望和“我能改”的信心,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兴趣。
我按照这样的思路训练了五六年级的学生地自主评改。他们一开始不知道怎样操作,曾经很抵触,认为作文又更难了。慢慢地,在不断取得进步与实效之后,他们发觉,原来自主评改作文是挺好玩的,既可以吸收别人作文的长处,又可以在同学口中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建议,作文一次比一次要有进步,兴趣就上来了。现在,我们班的学生每次写完作文之后,都能够自觉地在小组内进行评改,有的还多次要求小组成员帮忙修改,有的改做文都成瘾了,他们享受那种感觉。
三、方法引路,善用自主评改
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基于此,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主要采用“小组评改”的方式,利用学习中的四人小组去进行,而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持之以恒,以形成能力。
首先,统一修改的符号。同学们自己修改文章的形式,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各有千秋,老师在指导他们自主评改时,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文章草稿后,对照习作的要求与连段作文的要求,经过慎密的思考,再原草稿上进行增、删、换、改等。最后给出自己对习作的总的评价,写上自己的评语。为了方便全班的统一操作,可规定简单明了而又易于掌握的修改符号,这系列符号可参考修改病句的符号全班统一。这样,统一了符号之后,学生互评就易于操作,修改过的文章页面也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然后,明确评改的内容。同学们刚刚接触作文自主评改的时候,往往都是十分兴奋的,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了。当真正评改的时候拿到的作文,他们往往就傻眼了:怎么改?这时,老师就要对作文要评改的内容做一个指引。我们作文的自主评改以大面积的欣赏表扬为宗旨。任何一篇作文,只要同学们认真写了,就总有它的优点。评改时主要分为“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总体评价”这三步进行。在每篇习作中寻找其中最少三个亮点,根据这些亮点,写写自己的感受,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用修改符号帮助其修改,最后,还要写上自己总的评价。为了降低孩子们评改的难度,我认真研读新课标,设计了五年级、六年级的评价标准,让孩子们根据这些标准试着去评改,结果,效果显著。
最后,评改的主体应该是孩子们自己。教师要注意充分引导学生发挥群体的作用,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在编排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留心一下,四人小组里面尽量有好、中、差的学生,在作文评改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交换来改作文,边评改边讨论。修改的同学对文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与好的建议,可以及时反馈给作者,总评语也可以相互交流之后再写上来。
这样,就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现在,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作文评改课,一到这个时候,都十分兴奋:一方面,可以欣赏别人的文章,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自己的作文及时展现给同伴看,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奖惩有度,巩固自主评改
农村小学中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可以成为五、六年级学生的作文的常态,坚持下来,将对学生习作的评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孩子们的热情总是不能持久,怎样把自主评改的做法坚持下来,就得有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孩子们可以一直坚持下来。
例如,我利用班级后面的宣传板每日展示优秀评改作文。由小组长选出自己组内改得好,写得妙,又或者在本小组内进步快的,把它交给老师,老师做一定的评语,然后展示在班级中,让每一个同学欣赏。每个学期,还专门针对作文的评改提出“最佳改手”的称号,并颁发奖状。利用一些征文活动,我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写完后认真修改,并在小组内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小组四个成员都交出自己的文章,然后以评出最佳作文小组。同学们明白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往往一篇文章要修改好多遍。在小组内评改完毕之后还会请家长一起评改,以求自己的作文精益求精。
二十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让学生去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做中学”。而引导学生以自主评改作文来代替传统的教师单向批改,无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创造、利用“做中学”这样的机会,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重视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養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评改,让正确走向了准确,让缺陷走向了完美。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农村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