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蚂蚁的救助原则”升格指导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中美洲的丛林里生活着一群蚂蚁。它们在高大的树下觅食时,常常会遇到树脂突然从天而降。运气差的蚂蚁就被树脂牢牢黏住,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摆脱,就只能等着当琥珀标本了。这时蚁群的首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救不救它。决定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它有没有积极参与过营救同类的活动。如果有就救,没有则不救。一旦决定救,蚂蚁们就会齐心协力地叼来一些沙子和细土,放在被黏蚂蚁身上,以黏附树脂,直到把它完全救出来。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破琥重生(42分)
  
  太原五中杨帆
  【写作提示】议论文思想性、启发性强,说理直接,更易深入挖掘事件内涵。有很多高三学生认为高分作文的法宝在文采,其实不然,议论文以内涵取胜,当思想能走在语言的前面,写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下笔得精,文不加点,不琢成器,挥洒成文。
  
  
  想象着蚂蚁们为了平时曾热心叼来沙子和细土而尽自己绵薄之力营救他人的被封者而努力破除那琥珀拯救一个善意的灵魂,心头却突然一紧。①
  那也是一个纯净得会为贫穷和苦难流下泪来的人,他也曾用自己美妙雄浑的歌声募集善款,将一个又一个儿童从无知的深渊拉出,引向光明。然而当他自己被疾病缠得动弹不得时却鲜有人尽力援助,直至被时光的琥珀封存成一个绝世的标本,才终于有人为那无望的挣扎而落下泪来。
  只是,追悔到底也未能改变什么。除了铭记那个明媚的名字,丛飞。或许癌症的力量远远强过一滴树脂的沉重,或许即便拼尽全力结局也依旧不会被改写,然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些什么,或许最后的告别会温暖一些而不显凄凉。②
  这是善意的救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善意的救赎是自我的升华。当我们看到张平宜面对那些眼神无光的孩子绽放的笑容可以泪流满面却又满心欢喜,当我们听到阿里木快乐的歌声随着烧烤摊上的炭火明明灭灭暖人至深,当我们感受到帮助别人给予自己的幸福和充实时,我想那层致命的琥珀得以消散,留下的是抹一把汗水的相视一笑,继续前行。不为感激,不为赞赏,只为尘埃落定的那一瞬,不负了人性,不负了自己的心。
  当汶川流血、世界流泪时,唐山人的知恩图报让那些废墟下的几多生靈得以重见光明。“当时他们都帮过俺们,俺们不能不管他们。”善意的救赎,是生命的纽带,没有血缘更亲近,没有丝线相牵却永远不离不弃。唯有平日里处处留下不再冷漠,人生的凶险才能因这份善而化为平坦。你救过我,那我一定不会放弃你。这样简单质朴的道理,却让我看到了人类之所以繁荣的根基,那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光辉和梦想,信任与希望。③
  善意的救赎,破除了黏稠的冷漠,化解了人与人的隔膜,净化了那或许有些蒙灰的心,赋予了救者和被救者同等的重生。
  善意的救赎,需要我们困顿中的坚持。看着孟佩杰在艰难中仍执著向上,洪战辉背负着本不属于他的重负独自前行,这是亲情,又何尝不是善良?唯有不懈方能从平日中来却给人以夺目的光芒,照亮整个人类的前行。
  善意的救赎,需要我们细微处的关怀。每天走过那样普通的街头,有多少人能走近那些乞丐,问他们风雨冷暖?只有将心放低,低到了尘土里去,才会有花朵扎根于人性的土壤开出,绚丽而迷离。④
  善意的救赎,是破晓重生的刹那仰望天空,无言的感动。⑤
  
  【望“文”问切】
  ①句式冗繁,“善意的灵魂”寓意模糊。
  ②这是两段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文字,矛头指向我们这个社会中被救助者的麻木,以及救助者的无奈。这本应是一段令人击节的文字,但出现得太早了,作者没有把基本命题说清楚就急不可耐地把一份对社会的控诉喷涌而出。这段文字可以放到最后,深入论证时引人思考。
  ③最后一句说理偏离论证方向,也与事实不符。
  ④文章此处应继续深入分析对他人的救助根源源自爱心,责任等。“救赎”意在挽救、拯救,意义过重,所以还是深入分析“救助”妥当一些。
  【不足分析】
  ⒈开篇的观点不明确,后半部分分析思路停留在一点上,把重点放在了互助的因果相报,其实救助背后的一份爱心,同情,责任才是形成线性深入说理的关键。
  ⒉语言有文采,但个别地方由于文采的含蓄使得表意不太明朗,尤其是“善意的救赎”一句缺乏明确的指向。
  【升格建议】
  ⒈整体构思很关键,立意要有连贯性,开篇的观点可以明确为“助人者人恒助之”,之后由浅入深,逐步展开论证。
  ⒉第二、第三段内容游离较远,放在开头很不协调。可以把第二、第三段放到最后,在把基本立意阐明之后进而深入到“对社会的隐忧”这一层面。
  
  破琥重生(56分)
  
  太原五中杨帆
  助人者人恒助之。当我们向别人伸出援手时,其实就是对自己伸出援手。如果没有积蓄一份帮助,在艰难困苦中又有谁会拔刀相助?如果没有形成彼此互助的风尚,又怎会在个人无力左右的大灾大难面前实现一个群体的救赎?
  当汶川流血世界流泪时,唐山人的知恩图报让那些废墟下的几多生灵得以重见光明。得到过他人关怀的人最能体会到感激的温度。善意的救赎,是生命的纽带,没有血缘却更亲近,没有丝线相牵却永远不离不弃。你救过我,那我一定不会放弃你。这样简单质朴的道理,让我看到了人类之所以昌盛的根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意的救赎是自我的升华。当我们看到张平宜面对孩子绽放的笑容泪流满面却又满心欢喜时,当我们听到阿里木快乐的歌声随着烧烤摊上明明灭灭的炭火暖人至深时,我们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幸福和充实。
  真诚的付出破除了黏稠的冷漠,净化了那或许有些蒙灰的心,赋予了救者和被救者同等的重生。
  救助有时需要一份勇气去担当。孟佩杰在艰难中仍执著向上,洪战辉背负着本不属于他的重负独自前行,这是亲情,又何尝不是一份勇于承担的责任?这份责任如夜空中闪耀的恒星,照亮整个人类的前行。
  帮助源自同情,爱心诞生怜悯。帮助有时仅需尽一份绵薄之力。点滴行动足见真情。当金钱至上的尔虞我诈充斥我们的周围,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已渐行渐远。每天走过那普通的街头,有多少人能走近那些乞丐,问他们风雨冷暖?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毯子,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灵魂;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救活一个溺水的生命。
  然而,人类有时连蚂蚁那种起码的对等施予都少得可怜,任由弱者在一堆看客的冷漠眼神中变成琥珀。
  他是一个纯净得会为他人的贫穷和苦难流下泪来的人,曾用自己美妙雄浑的歌声募集善款将一个又一个儿童从无知的深渊拉出,引向光明。然而当他自己被疾病缠得动弹不得时却鲜有人全力援助,直至被时光封存成一个绝世的标本才终于有人为那无望的挣扎而落下泪来。只是,追悔又能改变什么,除了铭记那个明媚的名字,丛飞。或许癌症的力量远远强过一滴树脂的沉重,或许即便拼尽全力结局也依旧不会被改写,只是如果当初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些什么,最后的告别会温暖一些而不显凄凉。
  为了救人,丛飞义无反顾地向生命借贷,付出一切且没有丝毫保留。他的无私或许我们难以企及,但至少可以保持一份慈悲与恻隐之心,不为感激,不为赞赏,只为尘埃落定的那一瞬,在苦难的眼神里读到一份希冀,不负人性,不负我心。
  【点评】修改后较好地把握了材料的观点,审题更为准确,说理宽阔,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充分考虑了助人和助己之间的关系。主体部分由浅入深,从“互助由感激中来”这一基点进而走到博爱的高度,点明救助他人源于内心的一份责任与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整篇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酣畅淋漓,闪光之处俯拾即是,读罢使人击节称快。
  
  自 杀(47分)①
  
  太原五中戴赟
  迷迷糊糊地再睁开眼,我已不知身处何地,只是觉得头疼欲裂,呼吸困难,周身的黏稠让我即使是想把仰面朝天的身体翻转过来都成了奢望。
  我晃了晃头,模糊的视线开始变得清晰。天哪!这是什么鬼地方,我这是在哪里?透过一层似乎是胶状物质的东西向外望去,世界好像是变形了一般,竟是如此的庞大。再四下一看,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所在,完了!从天而降的牢笼禁锢了我。我会怎么样,会死在这里吗?②
  就在这时,我感觉到地面传来了一阵杂乱无章的脚步声。意识到了些什么的我奋力抬头向路的转弯处望去。果不其然,我被人发现了。同伴都已经向我奔来。当我欣喜若狂大声呼救的同时,大家都已经纷纷开始了工作。三三两两焦躁万分却又井然有序地从附近开始向我的身旁拖拽沙子与细土。远处的爸爸、妈妈和哥哥正在焦急地与首领交谈着什么。并时不时地向我望来。我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只是心里道:“我得救了”。
  正当我松一口气的同时,旁边响起了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只一声我便知道是谁了。那是曾经和我一起到处搞恶作剧的“朋友”。我不愿扭头,因为我似乎可以看到他们嘲笑我的丑恶嘴脸。他们从不帮助别人,只会落井下石。此刻我对他们产生了无比的厌恶感,尽管我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们的喋喋不休最终使我忍无可忍。我抬头想要反击他们愚蠢的话语的时候,突然看见正在和首领商谈的妈妈跪了下来,而爸爸和哥哥投来的目光让我感到了一丝绝望。同时,周围的蚂蚁动了。他们迅速向我后面远去。带着那些沙石,这时我才意识到,他们营救的目标不是我。③
  我绝望了,我没有救过别人,也没有人会救我。
  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不再看,同时我笑了。是我杀了我自己。④
  我闭眼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树脂外面的伙伴,同时,也看到了今天的他们——日后的我。⑤
  
  【望“文”问切】
  ①标题不恰当,不能统摄全篇。
  ②“从天而降的牢笼”指代不清楚。
  ③缺乏事件转折的必要情节。
  ④此部分缺乏必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⑤结尾有点牵强而生硬,给人的反思亦缺乏深度。
  
  【不足分析】
  ⒈整篇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但缺乏必要的铺垫和细节的描绘,而对主题的烘托只依赖于文末一处。
  ⒉由于情节的多重指向性,使得主题不太明朗。
  【提升技巧】
  补充必要环节,增加自我反思的心路历程。
  
  绝望的蚂蚁(56分)
  
  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我已不知身处何地,只是觉得头疼欲裂,呼吸困难,周身的黏稠让我即便是想把身体翻转过来都成了奢望。
  我晃了晃头,模糊的视线开始变得清晰。天哪!这是什么鬼地方,我这是在哪里?透过一层似乎是胶状物质的东西向外望去,世界好像是变形了一般,竟是如此的庞大。再四下一看,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所在,完了!这黏糊糊的树脂像从天而降的牢笼紧紧地把我禁锢。我会怎么样,会死在这里吗?
  几只蚂蚁从我身边爬过,竟然能在我声嘶力竭的求助声里如此的淡定!真是岂有此理!
  就在这时,我听到地面传来了一阵阵杂乱无章的脚步声。意识到些什么的我奋力抬头向路的转弯处望去。果不其然,我被同伴发现了。他们都已经向我奔来。当我欣喜若狂大声呼救的同时,大家都已经纷纷开始了工作。三三两两焦躁万分却又井然有序地从附近开始向我的身旁拖拽沙子与细土。远处的爸爸、妈妈和哥哥正在焦急地与首领交谈着什么,并时不时地向我望来。我猜想,终于得救了。
  正当我松一口气的同时,旁边响起了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只一声我便知道是誰了。那是曾经和我一起到处搞恶作剧的“朋友”。我不愿扭头看他们嘲笑我的丑恶嘴脸。他们从不帮助别人,只会落井下石。此刻我对他们产生了无比的厌恶感,尽管我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们的喋喋不休使我忍无可忍。我抬头想要反击他们那些愚蠢的话语的时候,突然看见首领抬手对蚁工们做出一个暂停的动作,正在和首领商谈的妈妈跪了下来,而爸爸和哥哥投来的目光让我感到了一丝绝望。周围的蚂蚁又动了。他们迅速离我远去,带着那些沙石——他们准备营救下一个目标。
  恐惧和绝望渐渐蔓延开来。可即便如此,脑海里还有一丝生的幻想。我努力地嘶吼,企图让声音传得远一些,再远一些,可是太累了,只一会便再也无法发出声音了。黏液开始挤入口腔,大脑一片空白。
  我绝望了,我没有救过别人,也没有人会救我。
  闭眼的最后一刻,我看到那个发现我的同伴在不远处徘徊着,他在犹豫。我不能怪他,因为种族的规则谁都无法逾越。
  的确,我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只希望自己是被冷漠的巨石碾压而死的最后一个。
  恍惚中看到祖孙二人走来,刹那间又燃起一丝生的希望,可我已经毫无力气喊叫,只能默默地在即将窒息的苦楚中等待。小孩子好像看到了我,老人却阻止道:“不能动,这是一颗还没有把痛苦结晶的琥珀。”
  【点评】升格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细节和大量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现场感极强。修改后的文章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蚁群的来而又往使希望转化为绝望,而人类的见死不救最终使它彻底绝望,心理上也开始由最初的埋怨别人见死不救转化为埋怨自己,悔恨当初。
  自命不凡的蚂蚁(30分)
  
  太原五中高阳
  
  为什么我不允许自己随波逐流,可又总被攒动的蚁群推着向前走?
  为什么我期待明天会有不一样的精彩,却还在重复昨天的无奈?①
  为什么我刚刚告别幼蚁成长的酸楚,就要开始一段危险的旅程?
  为什么我只是想在树下勤勤恳恳地觅食,却要被硕大的松脂而吞噬?
  我只是只微小的蚂蚁,在浩瀚的森林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或许我并不是那样地自命不凡,但至少要让森林触到我的呼吸,我的存在,因为我相信我的命运注定不平凡。②
  生活无不需要挑战,怕松脂怕琥珀,那我们只会成为小小的蚂蚁。“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如雷贯耳的名导贾樟柯怀揣着对电影的梦想,多次考北京电影学院未果,最后身为旁听生的他,读遍北电图书馆的书,模仿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新出属于自己的《小武》,荣获八项大奖。他面对挑战只是轻轻一笑,证明了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地不平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成功,只是我们往往与成功总是保持着被失败刺痛的距离。③
  人生更需要努力,不需要只是因为自己的苦水引来最后的泪水,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贪图享乐的袁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的诠释了什么叫自命不凡。人生没有彩排,有的只是一场场现场直播,我们可以不停地接受一次次等待,或许下一次是更长的等待。但我们就像那蚂蚁,不能因为怕被湮灭而放弃觅食。④
  在风雨中呼喊,在阳光下赞叹,在寒冷中打战,在月光下孤单,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生活的热爱,对成功的渴望,注视我很久的上帝什么都没说,更没有赐予我无数吃的东西,反倒是甩下一团松脂湮灭了我。
  为了生计频繁奔命的我,终于可以闲下来看看这森林的寂静、鸟儿的灵动……我旁边的战友也被松脂困住,相互看着,无奈着,蚁群最后选择了救我,而不是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家对我的爱让我感知到这个世界上温纯依旧。⑤
  我哭了,世界就是这么微妙,别人或许很不经意的举动却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而我只是只曾经自命不凡的蚂蚁。
  
  【望“文”问切】
  ① 写得很美,但总让人难以捕捉写作意图。
  ② “自命不凡”的立意很模糊。
  ③ 引述论据分析是典型的议论文的风格,而开篇则是散文的笔墨,相互龃龉。
  ④ 此段不知所云,叙述角度也由蚂蚁突然转化为人类,前后矛盾。
  ⑤ 已经看不到“自命不凡”的影子。
  【不足分析】
  最突出的问题是主题不明确,文章跟着感觉走,过于随性。
  【提升技巧】
  ⒈先理出行文思路,然后再布局谋篇,不能只“散”不聚。
  ⒉删掉与文本格格不入的内容,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不一定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要着重于表现对生活的感受。
  ⒊真正发挥“散”的作用,以情帶思,深入挖掘。
  蚂蚁的遐思(55分)
  
  太原五中高阳
  为什么我刚刚告别幼蚁成长的酸楚,就开始了一段危险的旅程?
  为什么我只是想在树下勤勤恳恳地觅食,却要被硕大的松脂吞噬?
  我只是只小小的蚂蚁,在浩瀚的森林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曾在风雨中呼喊,在阳光下赞叹,在寒冷中打战,在月光下孤单,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生活的热爱。注视我很久的上帝什么都没说,更没有赐予我更多的东西,反倒是甩下一团松脂淹没了我。
  慌乱只能让绝望疯长,无奈中的我是如此平静。
  整日为生计疲于奔命的我,终于可以闲下来感受这丛林的幽寂,鸟儿的灵动,山泉的潺潺,藤萝的盘旋……倏忽间,感受到这个充满泥土气息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好像从未来过这里。
  我知道没有谁会来救助一只虽然爱生活、却不遵循种群规则的离群之蚁。因为无知,我曾对陷入困境的同伴无动于衷。懊悔就像此刻的挣扎一样已毫无意义。曾经似乎只要尽一丝绵薄之力就可以挽救别人生命的我,如今只能等待命运的辛辣审判。如果当初能伸出一双手,把一份爱心传递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同伴之中,那么此时此刻身陷绝境的我会不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哪怕是莫名的心安呢?
  现实的残酷在于,让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但却再也不给你改过的机会。你必须默默地承受这结果。
  此刻,我只想再看看这个世界。一个即将离世的蚂蚁,留下的不应是痛苦的凝结而应是了无牵挂的解脱。
  我的思绪陷入遐想……
  假如我被救了,我会用真心感受大家对我的关爱,感知这个世界的默默温存。我也会让每个蚂蚁都感到我的存在,在他人面对艰险的时刻,伸出一只温暖的手,融化每一寸冰冷的心。
  如果我是蚁王(虽然这个假设太过大胆而且绝不可能),他们会袖手旁观,冷眼以对吗?为什么规则总是箭头朝下?我若为王,必定首先破除这陈规旧俗,给每一个诚心悔过的灵魂重新沐浴阳光的机会。我要在国王的法典里删除“抛弃、冷漠”的字眼,让蚁族的世界里,没有计较,没有争斗,没有嘲讽,我要让我的蚁族在友爱与坦诚中繁荣强大。
  我怀着一丝幽怨在想象,如果我是一只鹰——当然也就没有了这份与松脂斗争的担心——我要自由地盘旋于广袤浩瀚的蓝天。我崇尚英雄式的自我奋斗,拒绝卑微地乞讨他人的帮助,因为同情和怜悯只能更加证明自己的弱小无能。
  而此刻,我愿抛弃所有的尊严与幻想,换取一次生的机会。
  我甚至愿意扔掉自己的高洁,想象自己是一只苍蝇,虽然会在污浊中苟且,但至少可以飞来飞去、逃离松脂的威胁。
  ……
  假设永远只能是假设,一切终将凝结。看清了生存的游戏规则,渐渐感到自己周身上下是如此彻骨地冰冷。帮助的等价交换是任何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残酷。
  如果说帮助必须对等,关爱必定得称重,亲情的付出也得等量,奉献也需拿公式计数……这个世界实在无法想象。
  我的心在等待中渐渐绝望。还是再看一眼松林间的葱葱绿草,听一听山间欢唱的溪流吧,因为那里的世界最无私。
  【点评】有很多初涉散文写作的同学常认为散文之美全在文采,文辞的华丽又在于表意的朦胧含蓄,这种观点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散文之“神”远大于之形,散文之意蕴远高于其辞采。含蓄不等于模糊,文采不等于晦涩。本文修改后仍以散为主,但紧扣蚂蚁的生存感悟,缘情明理,层次清晰,让读者感悟到一只从容面对死亡的蚂蚁竟有如许的价值判断,情真意切,回味悠长。
  
其他文献
·满分作文·福建卷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哈克尼曾说过,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当初的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十岁了做加减法仍是一塌糊涂。然而他大二时有了一个梦想:要
期刊
安全感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必需品,人身安全、国家安全自然不必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居住安全、环境安全,也是现在我们极想得到的保障。要活得更有尊严,首先从放心地活开始,从放心地吃开始,从放心地呼吸开始。  1.“奔驰的”高铁   2011年7 月23日,38岁的福州机务段高铁司机潘一恒如往常一样走进D301次列车司机室,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值乘列车,若干小时后,他将作出他生命中最后一
期刊
没有文化的国家或地域是一片荒漠。没有共同的记忆,没有一致的信仰,就没有对真善美世世代代的追求。这边4年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才刚颁发,那边实体书店却纷纷倒闭;故宫危机警示着我们文物保护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又让文化传承有了法律保障。从林书豪、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的身上,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人的幸福感来源之一,在看着运动员们将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时,我们就会明白,肢体可以和精神一样美好。、  2
期刊
2012年,网络不再遥不可及,它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你淘宝了吗?你微博了吗?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用各种网络体自嘲?也因为网络,几乎让所有人在一夜之间知道张默进了监狱,张绍刚与刘莉莉互掐,连远在非洲的一段网络视频都能在数小时内就被传播到全球各地……面对纷纭的网络舆论,我们是不是需要静下来仔细考虑一下,这究竟是怎么了?  1.互联网“泄密门”   2011年底,一起“泄密
期刊
广西一考生  “诚信”二字,究竟重几许?对某些人来说,它如同浮游之尘埃,举手投足间即可弃如敝屣,对某些人来说,它却重于泰山,是万不可易的信条——见财而不食,将大奖还予彩民的业主自然属于后者,然而那些接受调查,选择对半分,甚至私吞大奖的人呢?难道为了钱财,果真可以如此轻易地放弃诚信吗?  不!我们怎可以如此丢弃诚信?它是照亮黑暗的光芒,是刺穿人性冰冷的宝剑,是给予人世光与热的火!我们又怎能因钱财轻易
期刊
树的枝丫上刚刚露出的嫩叶显出一片嫩绿,那是春的颜色;枝繁叶茂的大树,展示一片浓绿,那是夏的颜色。秋风中拂动的枯草是一片枯黄,那是秋的颜色,寒风中飘舞的雪花,洁白明亮,那是冬的颜色。四季各有自己的颜色,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生命的底色,我们要学会给生命装扮鲜亮的底色。  有人说初生的生命就像是一张白纸,需要他给自己的生命着色。生命就如一张用一生去描绘的画卷,不管你的画风如何,你都需要一个底色,它将成为你生
期刊
江湖面,还沉淀着惨月白,高塔尖,还定格着悲笑靥。锋利的城市披上冷暖的外衣,在江湖面一圈一圈的眼泪中,在高塔尖一点一点的笑意中,又开始了它一天的繁华。  车水马龙的街,黑色人潮汹涌澎湃,欲望与利益的洪流中,潜伏着太多张虚假的面具。它脚步匆匆,匆匆于瞬间的时光,它面容冷漠,冷漠于这座城的孤单轮回。昼时,它是一个舞者,在世间舞一曲美轮美奂的长歌,在曲终人散时默默祈祷暮色。  城中心的东北角,暖黄色的光缓
期刊
我从来未曾承认过所谓的“鱼水情”。皇权高高在上,权臣也好,弄臣也好,忠臣也好,在皇权眼中,一切的忠诚都微不足道。大德若宋太祖赵匡胤,也需要“杯酒释兵权”来平衡心中的不满。  很欣赏新版三国增加的一个片段,刘备入主西川后,不仅开始抛弃之前一直秉承的仁义之说,更开始无端远离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及至称帝,一方面架空诸葛亮的军政大权,一方面也暗中提拔新的人才,抗衡诸葛丞相的权利。而到“朕没有你的扶助
期刊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不会全是充满快乐的享受与肆意的挥霍,还有那些莽撞,缱绻,颠沛,蜕变……那些想说又未曾说的话,那些想投又未曾投的稿子,还要再等么?来《斗秀场》雕琢时光吧,共同记载如歌青春,理想感悟,还有那些意气风发……  投稿邮箱:qiuxuezuowen@126.com    有琴名自然,峻崖为案,寒水为弦,弹这天地万花娇媚鸟回啼,抚这世间红尘如涛势如岚。此琴无琴态,故名为空弦,藏于乐天“春风又
期刊
谁成了你人生的段落?你曾在谁的心里绽放?Ta的世界和风细雨,Ta的世界,世界无“怪咖”。    有时候感觉人的生命真的很微妙,总是在成长与离别之间忙碌不过百年。他们匆匆降临,然后匆匆离去,还来不及驻足欣赏就要再次起程。  “70后”的成熟,“80后”的忧伤,接着是“90后”。  如同一场千回百转的舞剧,缓缓拉起了帷幕,在色彩斑斓的灯光下熠熠生辉。我们像是那些个性十足的演员,看不到观众惊羡、沉醉、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