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Ta生活主角:]
姓名:郭心雨
绰号:小呆
就读年级:初中二年级
性别:8岁小男生的姐姐
元博印象:说话慢得把我困倒在了电话的另一端
我承认我具有双子座女生的特质,尤其在好奇心这一点上,所以当我看到很多爱小博的孩子提到“快乐的小呆”时,我的窥私欲在燃烧。那个总是给我写稿子却总是不中的小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QQ里闲聊的她,嘻嘻哈哈
电话里聊天的她,语无伦次
郭小呆同学经常在我的QQ空间里出没,她的名字也就很自然的和我混了个脸熟。但是,我并没有因此给予她太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去过她的空间回踩。直到柒雪未殇第一次和我提起郭小呆的时候在她的名字前冠以了快乐的小妞,我才第一次对她有了印象。之后的很长时间小呆会在睡前或是清晨给我发来短信。她自说自话,却让我在收到她的短信时有莫名的快乐。她简单的一句,“姐姐,很晚了,我要睡了,你也早点休息哦,晚安吧。”都会让我有强烈的微笑的冲动。
她在QQ上和我说话,我在脑海里勾画的是一个古灵精怪,有点儿拽,有些爱整蛊的姑娘的样子。可是当我因为在QQ上找不到她,第一次拨通她的电话时,她极慢的语速和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却让我有在电话一端睡过去的冲动。她没有了网聊时的随意,甚至思维也变得很迟缓,她语无伦次地表达她的紧张——“你有试过和你的偶像通电话么?”
别人眼里的她,很快乐
她眼里的自己,嗯,很快乐
小呆有一个8岁的弟弟,弟弟在小呆的眼里是一个全才,会拉小提琴,会写毛笔字,连普通话都说得比自己标准……小呆的语气里满是对弟弟的疼爱。她不会因为这个小他8岁的男生分享了她一半的来自爸爸妈妈的爱而有不平衡,在她眼里,因为弟弟的到来,她多得了一份爱护和关怀。弟弟会在妈妈批评小呆时挺身而出,挡在姐姐的面前要妈妈对姐姐多一些理解。姐姐会把弟弟的每一次成绩和进步当作自己的骄傲。她甚至会因为电视节目里有弟弟的一个特写镜头而津津乐道。
弟弟说,姐姐很活泼也很可爱。那些因为小博而和小呆相识的童鞋们说,小呆很活泼也很有爱。我以为她会对自己有稍微谦虚的评价,可是在她眼里自己依旧是很活泼也够快乐。她对自己并不突出的成绩用“还不错哦”来评价,她把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画家梦想不用放弃来形容,而是用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桶颜料太累来归因。
我逛小呆的空间,看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小呆用文字和别人的交流很自然也很温和,她会在合适的时机表达自己的观点,她会很恰到好处的对别人给予赞美抑或是打击。我发现小呆用很正式的方式投给小博的稿子都不大适合小博,可是她在空间里的涂鸦文字却可以吸引我的眼球。她的那句“人要在摸滚跌爬中才可以生存的完好”让我怀疑一个初二的小女子怎会有如此对生活的悟性,而这个年纪里正是该有着对生命这般强烈的感悟和思考。
那些爱小博的孩子们,在心底
都有一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小呆把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姿态,而是自然流淌在骨子里的快乐带给了她认识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那些因为小博相识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路上因为共同的爱而慢慢成为了相伴成长的伙伴。
小呆说,她喜欢柒雪未殇,喜欢她的文字也喜欢她的人,这个读大一的姐姐让她感到温暖;她喜欢木各格,喜欢她有些“脑残”的回答问题的方式,羡慕她的经历(出国留学,四处游历),更欣赏她的真实和直接;她喜欢小题(一个和她一样忠实于小博的读者),她和他的思想可以碰撞出火花,她被他带领着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去思考,他们的交流让她心里敞亮和痛快。
原来,爱着小博的孩子们已经结成了联盟,原来,我们在遇见彼此时都在心里轻轻唤着,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元博姐姐补记:和小呆的交流是史上最费周折的一次。小呆家的网络故障,她的手机也“杯具”地用尽了上网流量。我们唯一的交流方式便是小呆妈妈的手机,而那部手机我每一次拨打都会是这样的提示语音“您好,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是新生的彩铃。
[编辑:商元博]
姓名:郭心雨
绰号:小呆
就读年级:初中二年级
性别:8岁小男生的姐姐
元博印象:说话慢得把我困倒在了电话的另一端
我承认我具有双子座女生的特质,尤其在好奇心这一点上,所以当我看到很多爱小博的孩子提到“快乐的小呆”时,我的窥私欲在燃烧。那个总是给我写稿子却总是不中的小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QQ里闲聊的她,嘻嘻哈哈
电话里聊天的她,语无伦次
郭小呆同学经常在我的QQ空间里出没,她的名字也就很自然的和我混了个脸熟。但是,我并没有因此给予她太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去过她的空间回踩。直到柒雪未殇第一次和我提起郭小呆的时候在她的名字前冠以了快乐的小妞,我才第一次对她有了印象。之后的很长时间小呆会在睡前或是清晨给我发来短信。她自说自话,却让我在收到她的短信时有莫名的快乐。她简单的一句,“姐姐,很晚了,我要睡了,你也早点休息哦,晚安吧。”都会让我有强烈的微笑的冲动。
她在QQ上和我说话,我在脑海里勾画的是一个古灵精怪,有点儿拽,有些爱整蛊的姑娘的样子。可是当我因为在QQ上找不到她,第一次拨通她的电话时,她极慢的语速和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却让我有在电话一端睡过去的冲动。她没有了网聊时的随意,甚至思维也变得很迟缓,她语无伦次地表达她的紧张——“你有试过和你的偶像通电话么?”
别人眼里的她,很快乐
她眼里的自己,嗯,很快乐
小呆有一个8岁的弟弟,弟弟在小呆的眼里是一个全才,会拉小提琴,会写毛笔字,连普通话都说得比自己标准……小呆的语气里满是对弟弟的疼爱。她不会因为这个小他8岁的男生分享了她一半的来自爸爸妈妈的爱而有不平衡,在她眼里,因为弟弟的到来,她多得了一份爱护和关怀。弟弟会在妈妈批评小呆时挺身而出,挡在姐姐的面前要妈妈对姐姐多一些理解。姐姐会把弟弟的每一次成绩和进步当作自己的骄傲。她甚至会因为电视节目里有弟弟的一个特写镜头而津津乐道。
弟弟说,姐姐很活泼也很可爱。那些因为小博而和小呆相识的童鞋们说,小呆很活泼也很有爱。我以为她会对自己有稍微谦虚的评价,可是在她眼里自己依旧是很活泼也够快乐。她对自己并不突出的成绩用“还不错哦”来评价,她把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画家梦想不用放弃来形容,而是用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桶颜料太累来归因。
我逛小呆的空间,看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小呆用文字和别人的交流很自然也很温和,她会在合适的时机表达自己的观点,她会很恰到好处的对别人给予赞美抑或是打击。我发现小呆用很正式的方式投给小博的稿子都不大适合小博,可是她在空间里的涂鸦文字却可以吸引我的眼球。她的那句“人要在摸滚跌爬中才可以生存的完好”让我怀疑一个初二的小女子怎会有如此对生活的悟性,而这个年纪里正是该有着对生命这般强烈的感悟和思考。
那些爱小博的孩子们,在心底
都有一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小呆把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姿态,而是自然流淌在骨子里的快乐带给了她认识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那些因为小博相识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路上因为共同的爱而慢慢成为了相伴成长的伙伴。
小呆说,她喜欢柒雪未殇,喜欢她的文字也喜欢她的人,这个读大一的姐姐让她感到温暖;她喜欢木各格,喜欢她有些“脑残”的回答问题的方式,羡慕她的经历(出国留学,四处游历),更欣赏她的真实和直接;她喜欢小题(一个和她一样忠实于小博的读者),她和他的思想可以碰撞出火花,她被他带领着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去思考,他们的交流让她心里敞亮和痛快。
原来,爱着小博的孩子们已经结成了联盟,原来,我们在遇见彼此时都在心里轻轻唤着,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元博姐姐补记:和小呆的交流是史上最费周折的一次。小呆家的网络故障,她的手机也“杯具”地用尽了上网流量。我们唯一的交流方式便是小呆妈妈的手机,而那部手机我每一次拨打都会是这样的提示语音“您好,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是新生的彩铃。
[编辑:商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