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影像的情境主体——德波的情境主义解析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波的电影实际上是一个反影像事件,他将影像从银幕上撕裂,从而打破所谓的影像和电影的共存关系。他进一步将仅仅对电影影像客观性的关注,转移到主体对此时此地的情境的建构上来,在这个意义上,德波的电影—情境是无法复制的。而在这种反影像事件中,他所凸显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巨大封闭性的屏障的影像—景观,这个景观已经成为空前庞大的统治。在巨大的景观面前,我们一切对于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全部破灭,唯一的希望在于我们如同敢死队或迷失的孩子一样,以散兵游勇式的方式重新塑造出一个战斗的飘移主体来,在游牧式的自由运动中,将把压抑得我们喘不过气的景观社会撕裂和戳穿。
其他文献
本文试结合现当代的翻译理论、翻译标准,从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等角度对维译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绰号进行一些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翻译策略,方法,技巧以及达到
【摘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敏锐地捕捉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摸索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规律策略:形成合作意识、创设合作情境、重视合作评价。  【关键词】导 学 说 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31-02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