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的人工栽培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植物。以全草供药食兼用,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并含有50多种皂甙,其中有5种绞股蓝皂甙和人参皂甙结构相同,故有“第二人参”之称,药用价值很高。我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绞股蓝具有抑肿瘤、降血脂、抗衰老、增强免疫、护肝、镇静止痛、抗溃疡等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患者在化疗中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痛、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有显著效果。还可制成绞股蓝饮料,绞股蓝精、晶、酒等系列产品,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兴经济作物,为此,通过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亩产干茎叶250~300千克,收入2000~30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整地施肥。育苗地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有遮阴条件的地方;栽植地宜选择林荫下的缓坡地、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亦可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地、利用高杆作物遮荫,实行粮药、林药、果药间套作。种植地选好后,进行深翻平耙细,结合整地每亩施人腐熟厩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15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再作成畦宽1.3~1.5米的平畦,以备播种或栽植。
  2 培育种苗。选褐色成熟的种子,用35℃温水浸泡8~10个小时,捞出晾干水分即可播种。南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北方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进行条播或穴播。①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深3~5厘米,宽10厘米,进行播种,每亩用种量1~1.5千克。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经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当出现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②直播,按行株距60×30厘米挖穴,深1~2厘米,每穴散开播入5~7粒种子,播后覆盖1.5~2厘米厚的细肥土。
  3 移栽。于春分前后,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60厘米株距30~35厘米栽入种苗,以每亩栽3000~3500株为宜,栽后随即覆土、压实、浇足定苗水。
  4 田间管理。绞股蓝怕涝,耐旱性能亦差,因此,要及时浇水保苗,保持土壤干湿适度。当苗高30厘米以上时,用竹杆搭设“人”字形支架,高约2米左右,以利茎蔓缠绕生长。在第一次收割后,要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以促进萌发新梢,在第二次收割后,应重施一次冬肥,每亩施厩肥3000千克,饼肥30千克,于行间开沟施人,施后覆土盖肥,并于株旁培土防冻,以利地下根茎安全越冬。
  5 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律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主要虫害有蛟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幼苗,可用敌百虫毒饵进行诱杀。
  6 采收加工。绞股蓝1年可收割2次,南方第一次在6月上旬,第2次在9月中旬;北方第一次在8月上旬,第二次在11月中旬下霜前收割。收割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收割离地面20厘米高处割下,保留4~7节,以利萌发新梢,第二次齐地面整株割下。
  采收后捆成小把,架空挂在竹杆上,置通风干燥处晾干,不可曝晒。晾至半干时,用刀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继续摊晾到充分干燥。干后装入麻袋或塑料袋内、放通风干燥处贮藏,防止霉变。
  
  271601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农技站 张衍栋 邓兆滨
  电话:0538-69711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