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国家,校园网络已经覆盖了各级各类学校,同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建立了本地的教育局域网。网络将教育各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相应的结构和系统,也为教育提供了先进的远程教育工具。
网络教学形式多样,且不受地域限制,既可采用宽带或光纤有线网络,也可采用卫星传输接入。网络教学,作为一门蕴涵着高科技且尚在发展中的学科,它实践性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自我学习、自我创作空间,通过在校学习以及自我学习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学校不断规范和加强网络教育服务,使之成为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因此,客观评价和总结校园网络教育的实际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网络工程虽有迅速发展,但其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
1. 网络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招考制度乃至于课程体系、教育方法、评价标准诸层面,都在逐步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朝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展。但中国一直都是考试大国,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仍有一定的市场,应试教育给学校网络教育也带来负面影响。学校重视网络系统的建设,重视其硬件达标的程度,而往往忽视网络内部运作。很多学校至今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下利用电脑进行辅助教学这种落后的方式上。有相当部分人对于网络的了解存在偏差。他们认为电脑和网络仅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的工具。而学校的网络服务与管理,客观上成为了真空和边缘地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管理脱节。
2. 网络服务管理意识淡薄
网络提供了可以“隐形”的虚拟社会空间,屏幕上有无穷的选项,只需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就足以进入某种特定的生活世界。任何不相识的陌生人都可以闯入你的视野,跟你聊天,跟你互动。网络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提出了挑战,网络使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关系的束缚,使他们放纵自己的行为,从而忘却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由于学生阅历浅,在自觉抵御网络有害侵袭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不少学生上网成瘾而不可自拔,影响学业完成,甚至沾染恶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不少学校对此种现象是“网开一面”,没有去明确网络服务管理目标,没有去界定和明确自身的相应的服务管理职责,更没有去制定应对变化和处理问题的预案。
3. 网络素质教育功能弱化
部分教师信息意识落后,甚至于缺失电化教学能力,有些教师只限于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去优化课堂教学,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没有进一步去拓展网络资源、努力创造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现阶段实行网络教育的服务与管理,学校责无旁贷。目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没有转变观念,没有从制度上去强化服务与管理并履行相应职责。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应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强化网络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充分认识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以网络为纽带,构筑联通学校、社会及家庭的桥梁
电脑和网络的发展,促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教育进一步将学习的空间拓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在构建现代化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家庭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逐步走入各社区,逐步进入每一个家庭。如果学校、社区及家庭三方面能在网络教育方面进行横向联合,发挥社区机构的协调功能和家庭的主动配合作用,就能形成有效的服务管理系统。
学校网络教育的服务与管理,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的参与协作下,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而学校在构筑学校、社会及家庭联系的桥梁时,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从而在网络教育中成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3. 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
完善校园网络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网络教学能力评价应该辅以考核进行,一般以最终在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水平确定考核的等级,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我们应重视并逐步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给网络教学以正确的评价。
4. 优化网络环境,实施创新教学
网络创新教学模式,是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体现。网络创新教学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网络创新教学是通过学校网络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
加强学校网络服务与管理,建立网络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学校不断发展,实现网络教育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实现与国际接轨,从而促使网络教育的资源变成培养具有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不竭源泉。◆(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学校)□责任编辑:周瑜芽
网络教学形式多样,且不受地域限制,既可采用宽带或光纤有线网络,也可采用卫星传输接入。网络教学,作为一门蕴涵着高科技且尚在发展中的学科,它实践性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自我学习、自我创作空间,通过在校学习以及自我学习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学校不断规范和加强网络教育服务,使之成为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因此,客观评价和总结校园网络教育的实际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网络工程虽有迅速发展,但其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
1. 网络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招考制度乃至于课程体系、教育方法、评价标准诸层面,都在逐步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朝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展。但中国一直都是考试大国,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仍有一定的市场,应试教育给学校网络教育也带来负面影响。学校重视网络系统的建设,重视其硬件达标的程度,而往往忽视网络内部运作。很多学校至今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下利用电脑进行辅助教学这种落后的方式上。有相当部分人对于网络的了解存在偏差。他们认为电脑和网络仅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的工具。而学校的网络服务与管理,客观上成为了真空和边缘地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管理脱节。
2. 网络服务管理意识淡薄
网络提供了可以“隐形”的虚拟社会空间,屏幕上有无穷的选项,只需手中的鼠标轻轻一点,就足以进入某种特定的生活世界。任何不相识的陌生人都可以闯入你的视野,跟你聊天,跟你互动。网络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提出了挑战,网络使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关系的束缚,使他们放纵自己的行为,从而忘却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由于学生阅历浅,在自觉抵御网络有害侵袭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不少学生上网成瘾而不可自拔,影响学业完成,甚至沾染恶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不少学校对此种现象是“网开一面”,没有去明确网络服务管理目标,没有去界定和明确自身的相应的服务管理职责,更没有去制定应对变化和处理问题的预案。
3. 网络素质教育功能弱化
部分教师信息意识落后,甚至于缺失电化教学能力,有些教师只限于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去优化课堂教学,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没有进一步去拓展网络资源、努力创造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现阶段实行网络教育的服务与管理,学校责无旁贷。目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没有转变观念,没有从制度上去强化服务与管理并履行相应职责。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应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强化网络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充分认识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以网络为纽带,构筑联通学校、社会及家庭的桥梁
电脑和网络的发展,促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教育进一步将学习的空间拓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在构建现代化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家庭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逐步走入各社区,逐步进入每一个家庭。如果学校、社区及家庭三方面能在网络教育方面进行横向联合,发挥社区机构的协调功能和家庭的主动配合作用,就能形成有效的服务管理系统。
学校网络教育的服务与管理,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的参与协作下,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而学校在构筑学校、社会及家庭联系的桥梁时,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从而在网络教育中成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3. 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
完善校园网络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网络教学能力评价应该辅以考核进行,一般以最终在网络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水平确定考核的等级,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我们应重视并逐步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的评价体系,给网络教学以正确的评价。
4. 优化网络环境,实施创新教学
网络创新教学模式,是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体现。网络创新教学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网络创新教学是通过学校网络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
加强学校网络服务与管理,建立网络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学校不断发展,实现网络教育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实现与国际接轨,从而促使网络教育的资源变成培养具有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不竭源泉。◆(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学校)□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