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校一般项目:须一瓜小说创作研究。
摘 要:本文以电影《烈日灼心》与小说《太阳黑子》为例,研究文学文本转变成影视文本的叙事策略,立足于叙事学与电影叙事学,进而分析转变背后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手段三方面入手,呈现改编与原著的差异,不仅源于叙事媒介的不同,而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时代背景,不断牵引影视改编的走向。
关键词:小说;电影;叙事转变;影视改编
作者简介:查洁(1993.3-),汉,江苏常熟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批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3
随着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电影成为与文学、绘画等同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小说与影视成为当今两个最为流行的叙事文本,承载着人类叙事历史的重要使命。诸多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对文学文本的改编是对其进行重新的解读和诠释,将小说文本以影像化的方式,更生动地呈现给大家。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以其个人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成熟且风格化的表达方式,电影內在丰富的信息量、层次感和可看性,在各大电影评选中荣获多个奖项,虽谈不上完美,但是可贵地将电影思考和商业性结合在一起,是值得一看的佳片。好的电影来源于好的剧本,这部电影改编自须一瓜的《太阳黑子》,小说中关于“行善的成本、作恶的代价和人性的最低保障”这类主题的探讨,被电影以全知叙事的角度,并从三个逃亡者的叙事角度出发展开;以二元对立且“中心消解”的叙事结构,完成“人性的上限与下限”的命题探讨;以纪实感的画面、手持摄影镜头、多变的变焦镜头,展示出异于小说的审美情调与趣味。
一
不论对于小说叙事还是对于电影叙事来说,叙述者和视角是叙事文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故事文本不能自行讲述,叙事的主题不可或缺。通俗地说叙事主题也就是讲故事的人,他能够传播信息和组织叙事行为,但他不能等于作者,他仅是文本内展开故事的人,是作品的一部分。
小说往往会采用多种复杂的叙事角度来彰显小说的叙事张力,仅用单一的叙事角度,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去满足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期待、对悬念的思考。小说《太阳黑子》中,设置了太多故事悬念,采用了多种视角进行编排,从多层面表现故事的整个全景和人物心理情况,兼顾了故事的外部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共同为变现主题服务。小说开篇就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讲述一位的哥在被三名壮汉劫持打劫后却不敢报警并谎称是老乡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叙述者站在故事外面,讲述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但很快,小说中第一位显露名字的就是主要人物之一的房东卓生发,在小说中作者用日记的方式,以卓生发为叙事的第一人称,别出心裁地向“你”来诉说故事。“我还是被那个噪音吵醒,那么多男人女人在烟海深处呼叫,还有孩子的尖叫。……我以为我搬到山上,就可以安眠了。原来不是这样。那个带着小姑娘的高个子,又来了。他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每次都来去匆匆?”[1]此类做法在小说当中还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感官去看,去听,之转述个人从外部事物感受到的信息。这种方式不断可以多叙述人物所熟悉的境况,缩短人物与读者的距离,最大的优点“能充分撇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2]
电影不同于小说叙事可以复杂多变,它需要在短短一百多分中内,去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电影《烈日灼心》在一开始,就以一个说书式的叙述者进行切入,通过对已知事实批判介入时间的叙述,“一人一台戏,盘古开天地。列位,话说七年前,福建的西陇发生了一宗灭门大案。被杀的是一家五口,父母,外公,外婆,女孩。各位,这就叫自个配药给自个吃。书说简短,三个恶棍犯下这么大个案子,竟然阴差阳错逃逸了七年,正应了句古话,人死王八活,在这七年间仨人摇身一变,诶,成了正经人了,河边一蹲充了龙王,抹点儿锅底灰楞充灶王爷,乍一看,还真看不出个子午卯酉来,瓦罐难离井沿儿破,各位,那大粪勺子遇上搅屎棍子,您说那能好的了吗?嗨,下面,咱们书归正传。”这短短的两百个字,对应的是影片12分钟的镜头,镜头从七年前犯案现场,不断推移七年后,主要人物各路登场,好戏即将开场。电影采用的叙事角度,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凌驾于故事之上,让其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发展情况,并且对故事作出详尽并且全面的解说。更是以一种干预者的姿态,将故事中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娓娓道来。电影中的说书人正是一副正义的评判者的形象,向各位看客说道这个惨绝人寰的事件和三个恶棍的“前世今朝”。这是干预叙述者的一种叙述方式,代表着强烈的主题意识,不紧不慢地表达主观意见、态度。
二
“结构是电影叙事的骨骼和躯干。复杂精巧的结构是电影把故事讲好的必要条件。电影叙事结构分为电影的架构方式、结构模式、内部元素组合三个维度。其中对结构模式层面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者把握电影叙事的构成,创作者建构文本和受众解读文本。”[3]说道叙事结构,我们通常联想到的就是在文本中常见的正叙、倒叙、插叙。小说具有叙述结构多变性的优势,通过打乱叙事时序,改变自身主题与形式的艺术价值。并且采用多条线索构架全文,使得各色人等充分呈现,对主题的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由于其本身的限制很难实现多种叙事结构的营造,倒叙是电影改编常用的叙事方式之一,常采用一条主线统领全篇的方式,将主要叙事对象集中到一个或者两人人身上,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建立起充满矛盾激烈碰撞的故事情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
小说《太阳黑子》中,除了警察伊谷春和协警、逃犯辛小丰这个角色对立的一条故事线,“还有一个阴郁卑鄙脆弱的好人——一个如何在愤世嫉俗中,以发现他人之恶来证明自己善良的房东卓生发,他也是天网恢恢中的一个恐怖网眼;还有的哥逃犯杨自道与警察妹妹伊谷夏的痛不可言的绝望爱情;还有一个最有人生远大抱负、最后在鱼排的星星下,过着最具撕裂感人生的天文爱好者、最卑微的鱼排工陈比觉,还有辛小丰和同性恋人微妙的情感线(此线电影保留了,意在迷惑警长;而小说的意图,一是展示人物的复杂,二是为尾巴续手术费用);还有浓墨重彩的、关于三个救赎心切的逃犯对那个与灭门案同日出生的弃婴尾巴,展示的呕心沥血的柔软父爱。”[4]
摘 要:本文以电影《烈日灼心》与小说《太阳黑子》为例,研究文学文本转变成影视文本的叙事策略,立足于叙事学与电影叙事学,进而分析转变背后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手段三方面入手,呈现改编与原著的差异,不仅源于叙事媒介的不同,而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时代背景,不断牵引影视改编的走向。
关键词:小说;电影;叙事转变;影视改编
作者简介:查洁(1993.3-),汉,江苏常熟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批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3
随着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电影成为与文学、绘画等同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小说与影视成为当今两个最为流行的叙事文本,承载着人类叙事历史的重要使命。诸多文学经典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对文学文本的改编是对其进行重新的解读和诠释,将小说文本以影像化的方式,更生动地呈现给大家。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以其个人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成熟且风格化的表达方式,电影內在丰富的信息量、层次感和可看性,在各大电影评选中荣获多个奖项,虽谈不上完美,但是可贵地将电影思考和商业性结合在一起,是值得一看的佳片。好的电影来源于好的剧本,这部电影改编自须一瓜的《太阳黑子》,小说中关于“行善的成本、作恶的代价和人性的最低保障”这类主题的探讨,被电影以全知叙事的角度,并从三个逃亡者的叙事角度出发展开;以二元对立且“中心消解”的叙事结构,完成“人性的上限与下限”的命题探讨;以纪实感的画面、手持摄影镜头、多变的变焦镜头,展示出异于小说的审美情调与趣味。
一
不论对于小说叙事还是对于电影叙事来说,叙述者和视角是叙事文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故事文本不能自行讲述,叙事的主题不可或缺。通俗地说叙事主题也就是讲故事的人,他能够传播信息和组织叙事行为,但他不能等于作者,他仅是文本内展开故事的人,是作品的一部分。
小说往往会采用多种复杂的叙事角度来彰显小说的叙事张力,仅用单一的叙事角度,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去满足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期待、对悬念的思考。小说《太阳黑子》中,设置了太多故事悬念,采用了多种视角进行编排,从多层面表现故事的整个全景和人物心理情况,兼顾了故事的外部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共同为变现主题服务。小说开篇就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讲述一位的哥在被三名壮汉劫持打劫后却不敢报警并谎称是老乡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叙述者站在故事外面,讲述着故事的发生和发展。但很快,小说中第一位显露名字的就是主要人物之一的房东卓生发,在小说中作者用日记的方式,以卓生发为叙事的第一人称,别出心裁地向“你”来诉说故事。“我还是被那个噪音吵醒,那么多男人女人在烟海深处呼叫,还有孩子的尖叫。……我以为我搬到山上,就可以安眠了。原来不是这样。那个带着小姑娘的高个子,又来了。他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每次都来去匆匆?”[1]此类做法在小说当中还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感官去看,去听,之转述个人从外部事物感受到的信息。这种方式不断可以多叙述人物所熟悉的境况,缩短人物与读者的距离,最大的优点“能充分撇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2]
电影不同于小说叙事可以复杂多变,它需要在短短一百多分中内,去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电影《烈日灼心》在一开始,就以一个说书式的叙述者进行切入,通过对已知事实批判介入时间的叙述,“一人一台戏,盘古开天地。列位,话说七年前,福建的西陇发生了一宗灭门大案。被杀的是一家五口,父母,外公,外婆,女孩。各位,这就叫自个配药给自个吃。书说简短,三个恶棍犯下这么大个案子,竟然阴差阳错逃逸了七年,正应了句古话,人死王八活,在这七年间仨人摇身一变,诶,成了正经人了,河边一蹲充了龙王,抹点儿锅底灰楞充灶王爷,乍一看,还真看不出个子午卯酉来,瓦罐难离井沿儿破,各位,那大粪勺子遇上搅屎棍子,您说那能好的了吗?嗨,下面,咱们书归正传。”这短短的两百个字,对应的是影片12分钟的镜头,镜头从七年前犯案现场,不断推移七年后,主要人物各路登场,好戏即将开场。电影采用的叙事角度,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凌驾于故事之上,让其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发展情况,并且对故事作出详尽并且全面的解说。更是以一种干预者的姿态,将故事中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娓娓道来。电影中的说书人正是一副正义的评判者的形象,向各位看客说道这个惨绝人寰的事件和三个恶棍的“前世今朝”。这是干预叙述者的一种叙述方式,代表着强烈的主题意识,不紧不慢地表达主观意见、态度。
二
“结构是电影叙事的骨骼和躯干。复杂精巧的结构是电影把故事讲好的必要条件。电影叙事结构分为电影的架构方式、结构模式、内部元素组合三个维度。其中对结构模式层面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者把握电影叙事的构成,创作者建构文本和受众解读文本。”[3]说道叙事结构,我们通常联想到的就是在文本中常见的正叙、倒叙、插叙。小说具有叙述结构多变性的优势,通过打乱叙事时序,改变自身主题与形式的艺术价值。并且采用多条线索构架全文,使得各色人等充分呈现,对主题的营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由于其本身的限制很难实现多种叙事结构的营造,倒叙是电影改编常用的叙事方式之一,常采用一条主线统领全篇的方式,将主要叙事对象集中到一个或者两人人身上,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建立起充满矛盾激烈碰撞的故事情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
小说《太阳黑子》中,除了警察伊谷春和协警、逃犯辛小丰这个角色对立的一条故事线,“还有一个阴郁卑鄙脆弱的好人——一个如何在愤世嫉俗中,以发现他人之恶来证明自己善良的房东卓生发,他也是天网恢恢中的一个恐怖网眼;还有的哥逃犯杨自道与警察妹妹伊谷夏的痛不可言的绝望爱情;还有一个最有人生远大抱负、最后在鱼排的星星下,过着最具撕裂感人生的天文爱好者、最卑微的鱼排工陈比觉,还有辛小丰和同性恋人微妙的情感线(此线电影保留了,意在迷惑警长;而小说的意图,一是展示人物的复杂,二是为尾巴续手术费用);还有浓墨重彩的、关于三个救赎心切的逃犯对那个与灭门案同日出生的弃婴尾巴,展示的呕心沥血的柔软父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