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多年,我深感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方式,存在一些特殊问题。通过思考与实践,我摸索出了一些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
  问题一: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应有的信息公德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玩游戏,任意删除或更改文件夹中的内容,调整显示器的显示参数,更有甚者,为了摆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软件对自己电脑的控制而随意插拔网线。这些行为,不但会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信息公德意识变得淡薄。因此,课堂上对学生严格科学管理,是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制定电脑室管理制度。主要是教师把易对电脑室产生危害、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考虑进去订成条文,张贴在电脑室。在每个班的第一堂课上先讲清楚上机守则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在电脑室严格按规程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要求学生进入电脑室不得随意挪动显示器及主机,按正确的方法开关电脑,若某台电脑有故障要经教师的允许才能换机位,下课时每台设备必须复位等。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就能够逐渐地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上机守则的良好习惯。
  二是认真填写电脑使用情况登记簿。为每台电脑配一本电脑使用情况登记簿,要求学生如实填写。登记簿主要记载这台电脑使用前和使用后的软硬件情况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教师要及时弄清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如属于非正常原因,一定要把责任及时落实到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是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的意识。严格要求学生不能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插拔网线和任意打开主机箱等,损坏电脑须照价赔偿。还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问题二:课堂吵闹,影响教学秩序
  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提倡协作交流,信息技术课又因其特殊的教学环境,看上去会很“乱”。教师要注意的是,这儿的“乱”不能是失去控制的乱吵、乱闹。
  首先要合理分工,让课堂似“乱”不乱。在电脑室上课,操作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围绕着教学目标做练习,想就近跟同学讨论,甚至下座位讨论都可以,但前提必须是在忙“正事”。比如,我们在制作一个以“牡丹”为主题的电子报刊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已具备用Power Point制作电子报刊的技术能力,我对本章内容就干脆不讲,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分担这些问题。我让学生之间互为老师,并引导他们在课本或网上寻求帮助,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上交作业,作业合格才允许他们自由支配剩余的时间。在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了集体协作精神,“乱”出了效率。
  其次是巧用QQ,丰富教学手段。为了减少学生在电脑室上课的吵闹程度,上课我们就把QQ作为交流的一种方式,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为安静、方便。这个工具利用得好,还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能。有一次因为网络问题,内网的FTP访问受限,只有部分学生能正常登录使用,其他学生则登录不上,怎么办呢?有一位学生想到了QQ群的共享功能,于是把资料共享到QQ群,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问题三:学生喜欢玩游戏,敷衍作业
  学生玩游戏是信息技术课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本学科不计入总分,不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加之平时课业负担较重,许多学生便把信息课当成了放松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是正面引导,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教学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转变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等于放松课的错误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二是技术处理,加强防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利用屏蔽、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下载、安装和运行游戏的机会。还要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主机上装有电子教室软件,有监控功能,能看到每一台机器上的内容。对于不认真做练习的学生,老师还可以锁定他们的系统,使其无法操作。对于那些通过“禁用本地连接”、拔掉网线跟老师玩捉迷藏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制止。
  三是以“疏”为主,以“堵”为辅。游戏对学生的影响虽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有益的游戏。比如,可通过玩电脑里自带的纸牌游戏让初学电脑的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玩金山打字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高文字录入的速度,玩三国志、大航海时代等和历史、地理相关的游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等。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在人们的印象中,学校是洋溢着知识与智慧、神圣而又安祥的象牙塔。但是,近来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等学校安全问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新课标考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一、准确准确就是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准确是对语言运用质量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用词
这是两副出自学生笔下、也发自学生内心的对联:  奇趣串珠 串成精美作品  美妙对课 对出雅致对联  副副妙联 联联寄托老师希望  颗颗彩珠 珠珠饱含母校深情  这两副对联精妙地概括了我校校本课程——“珠趣”“对课”的独特魅力。自2007年以来,我校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学生个性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珠趣”“对课”校本课程,打造出两张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亮丽名片,不仅深化、发展了校本课程,还铸就
高中处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后段,是学生由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也是学生身体、心理、思想、人格的重要发展期和基本成型期。高中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趋于
所谓知识可识化,就是将个体知识以图解的手段表现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认知的外在表现形式。将其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科技保障。  一、情境识字  情境识字不仅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识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答题说明:试题后面附有答题卡,请参赛者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连同竞赛标志剪下寄到本刊编辑部(复制无效)。截止时间:5月31日。邮寄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基教)编辑部,邮编:450004,电话:0371-66336844。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哪个小说人物?( )  A.周瑜B.刘备  C.孙策 D.曹操  2.《西游记》中唐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