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缺损是骨科的一类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自体骨移植一直是骨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但由于存在取骨数量和形状受限,且取骨部位疼痛、感染的缺点,其应用多限于单处少量骨缺损.而异体骨存在抗原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对人工合成骨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目前骨缺损治疗的一大热点.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aS)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骨,其治疗骨缺损已有百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骨替代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硫酸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此内容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宁波市第六医院拟于2010年9月17—19日在宁波市新舟宾馆举办全国创伤骨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骨科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0—04—07—100(国)],届时将邀请著名创伤骨科及小儿骨科专家杨建平、罗从风、吴新宝、潘志军、朱振华等教授亲临授课,并与参会同仁探讨创伤骨科临床诊治的经验和新理论、新技术。
期刊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8岁,既往体健,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及反应迟钝2个月入院.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无癫痫样发作.追问病史,3年前有轻微头部外伤史,以后一直未就诊.来院时主要体征:心率为70次/min,血压为160/85 mm Hg(1 mm Hg=0.133 kPa).言语较少,尚能正确对答,反应稍显迟钝.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形后医用树脂(epoxide acrylate maleic,E)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复合人工骨材料(EH)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出个体化颅骨瓣,对45例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并随访观察6个月~3年.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例,骨瓣轻度塌陷1例.其余无感染及排异反应,且外形修
全球道路交通伤每年约死亡120万人,伤3 000~5 000万人,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约占30%.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夺去1 000多名青少年的生命.从全球范围来看,道路交通伤是15~19岁人第一位死因,是10~14岁和20~24岁人群中的第二位死因[1].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期刊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疼痛直接影响功能恢复。围术期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笔者对一组行THA和TK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目的 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结合骨水泥强化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在8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的L1椎体上制作不完全爆裂骨折模型.标本依次行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及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骨水泥强化固定.对标本施加扭矩为4 Nm的疲劳载荷共2 000次,加载频率为0.5 Hz.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完整、骨折、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固定节段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在7月2日至7月16日网上国际交通医学学会执委会选举中,以全票当选该学会候任主席。国际交通医学学会现任主席纳尔斯·英格纳德向王院士发来当选贺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王正国院士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交通医学研究,并于1998年成立国内第一个交通医学研究所,1999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意外事故与交通医学会议,
期刊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ry,ALI)是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出现最早、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
期刊
目的 探讨股内侧肌穿支皮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股内侧肌动脉体表投影线作为皮瓣纵轴,以直接皮血管发出点为皮瓣中心,设计股内侧肌(肌支)穿支皮瓣修复大腿和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1~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皮瓣外形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股内侧肌穿支皮瓣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修复股内侧和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可行性新术式
椎体后凸成形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常需要关注球囊内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产生意外.至于球囊压力是否与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笔者设计了相关体外实验来对此进行初步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