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x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也可以增強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值得教师深入研究、探索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新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养成和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是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引入更多的教学元素,让课堂更加多元化,是一个重要的教研课题。进一步拉近语文学科与学生的距离,提升教学的实践性,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灌输式教育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实践中,传统教育理念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学生考试和升学过程中,考试成绩被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家长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也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很少,在这种压力之下,学校和老师不得不将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文化知识的灌输教育上,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则一直忽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完全由老师进行控制,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除此之外,由于当前课程压力较大,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活跃,教学形式单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实践中,“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语文教育全过程,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具体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都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导致小学生基础水平差别较大的情况,也就是说,参差不齐的基础水平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教师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可能有些学生早已经学会和理解了相应的知识,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讲解过于简单,无法满足自己的学习要求;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由于理解的过程相对较慢,所以这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理解老师刚刚讲解的知识,又开始了新知识点的学习,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会越拉越远,与其他学生之间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将对学生学习的信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逐渐产生对于学习的恐惧心理,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教学灵活性
  随着各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实现了优化升级,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些新型教学方法毕竟出现的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尚且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方法的预期作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应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予以解决,促进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完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循序渐进搭建教学体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强化与引导,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教师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在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重点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批评和责备,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予以解决,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还能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创新策略


  (一)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且互不干预,这对于正处于教育关键阶段的学生来讲,并不是值得提倡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形式,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将改变传统教育形式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和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与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其中绝大部分知识都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知识的这一特点,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脱节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直都只关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就会成为只掌握理论知识,不懂实际应用的书呆子,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且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常识来引出新知识,这样能消除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恐惧,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语文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企业急需的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与新趋势。“理实一体化”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各种能力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中职数控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意义;优势;应用  一、引言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飞速
【摘要】新课改特别凸显教学的情境性。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有价值;教学情境;生活;直观形象  一、情境教学的误区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知识再现,不再考虑情境的创设等,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把课堂变成了一个枯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交通影响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规范评估报告的基础资料调查工作,提出项目个性调查、区域现状、区域规划和类似项目的“四调查”要求,并重点讨论了个性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探究了提升复习课效益的策略,以期助力学生主动、有效地复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优化策略  有效的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归纳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有效的学习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经观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复习课时常存在知识间缺乏联系、学生
【摘要】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借助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自主、自悟、互动、创新,从而引领其深悟主题,加深思维,交换心得及升华阅读过程,有效地激发潜能和兴趣,增强阅读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英语阅读;自主;自悟;互动;创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通过学习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具有深刻内涵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欣赏语言和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和美感,
【摘要】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而完善,文章试图从制定目标,为集体发展积蓄心理动力;用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健全集体的情感生活;在活动激励中建立学生的自然人性,进而升华为教育者所期望的美德;用评价来影响学生自我认识的功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等四个方面阐述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完善;人际关系;自然人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组织,学校的教
交通地图是大众非常熟悉的纸质出行指南。古代交通地图以竹简、布为载体,近代交通地图以纸张为载体。现代交通地图已经实现了升级换代,除了仍然保留普通的纸质交通地图外,还出现了石纸交通地图,电子交通地图和网络交通地图,给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