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孩子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始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从宋代状元詹邈到近代民主先驱朱和中,民国政要吴国桢,到当代著名作家韦君宜,他们的思想对一代代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几年来,建始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为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同样的阳光下、同样的沃土里播种梦想,建始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认真上课,教师用钢琴一遍遍调校着孩子们的音准,用多媒体展示着语文课文画面……这是11月6日笔者在茅田乡茅田小学看到的景象,这样的场景在建始县各乡村学校已成为常态。
  如今,建始县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0所、教学点70个,学生40977人。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整合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全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优化布局 “家门口有了好学校”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建始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始县关于贯彻国家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为教育优先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学校,部门帮扶学校的制度,每年要为学校切实解决水、电、路、通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各乡鎮,乃至各村都将尊师重教放到了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业州镇大堰中学上世纪60年代建校之初,村民通道从学校中间穿过,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历经多年无法解决,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之下,县、镇领导挨家挨户做工作,设计绕学校公路线路,与村民代表多次协商之后,终于解决了困扰学校和周边村民的大难题。
  火龙村是建始县临近重庆市巫山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距县城近60公里,最近的天生集镇也有十多公里。前几年,村小成了教学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就得到天生集镇上的天生中小学读书。村民李忠德的女儿就只好放弃打工,在天生集镇上租房子陪孩子读书,一年下来,光房租加上生活费就是两万多,租住的条件还不如自家的好。如今,火龙村小学恢复重建,掩映在一片民居当中,让老人乐开了怀:“如今好了,家门口也有了好学校,教育局还给安排了好老师。”
  近年来,建始县按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适当超前、效益优先”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和精准扶贫工作,编制了《建始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在新城区规划新建及扩建3所小学、3所初中,认真落实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全县学校通过布局调整后,明确到2020年永久性保留20所初级中学,86所完全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另有58个小规模学校。在基本解决了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后,朝着“上好学”的新的历史目标迈进。
  促师资均衡 全力化解大班额难题
  “原来的班上有80至90人,课堂上想指导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兼顾,现在人数减少到了51名学生,我们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舒缓了很多,能真正做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成绩也有了大的提升。”谈到化解大班额的感受,县民小一(4)班班主任李忠梅感慨良多。
  近两年,该县农村乡镇通过恢复小规模学校,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改扩建步伐,规范学籍管理和招生行为等,防止人为造成大班额现象,全县今秋入学起始年级基本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生入学,公平入学、就近入学。
  有了学生,就要解决师资。建始县通过全省统招、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支教等渠道补充教师366人,其中大部分是稀缺的音体美科学信息科目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偏远学校。如今优秀教师遍布城乡,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明显提升,教师分配结构更趋合理。
  县委、县政府注重典型引路,对优秀教师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先后涌现出了王永祝等一批先进教师典型。今年,官店镇深山大庄小学王元碧老师的微课作品获得湖北省首届“长江教育杯”微课大赛特等奖,县实验小学唐开菊老师被评为基础教育2017年“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这些典型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不仅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还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全县发力 聚焦均衡发展 促教育公平
  建始县历史悠久,这里有15个民族聚居,有着众多的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长梁民族小学的“丝弦锣鼓”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官店民族小学的傩戏“花鼓灯”。民族小学“写字韵律操”、红岩民族小学“全程音控大课间”、大堰中学“经典诗文千人诵”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让学生获得艺术熏陶,还使山区学生拥有了文化自信。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叶经琳介绍:“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到各项民生工作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质量的目标要求,明确了推动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对我县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是极大的推动和鼓舞。概括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使命、新特征。我们努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缩小城乡办学差距,进一步强化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继续提高教育质量,并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
  近年来,在全县各界对教育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建始县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11月6日,建始县景阳镇乡贤邹石磊、向喜燕为该镇孙家坪小学捐款二十五万八千元;南京小天鹅艺术教育集团董事长胡雪,每年回龙坪资助贫困学生,安排师资来龙坪教学,还把龙坪乡的艺术教师接到南京进行培训;武汉邮科院二十多年来倾情帮扶高坪镇望坪小学。
  聚焦留守儿童,设置心理咨询室、设立亲情小屋,关爱留守儿童;关注残疾少年,作為贫困县却建设有超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一桩桩、一件件县内县外的企业家、志愿者、各类爱心人士通过设立奖学金、建设校舍、免费培训等多种形式,让爱的力量在教育的旗帜下得到聚集。从回报家乡到关注贫困地区,社会全方位、多层面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建始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这片土地上四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子的理想和希望,乘着十九大东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向着未来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 周小益)
其他文献
一群好的教师,成就一所好的学校。振兴乡村教育,需要以教师专业进步为重点。宜都市乡村学校教育改造,以校本研修为主阵地,以青年教师专业进步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解决青年教师的茫然现象,中年教师的高原现象,老年教师的倦怠现象,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教师发展  为了推进乡村教育的振兴,宜都市开展“乡村学校教育改造”课题研究,探索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的可能。研究中,针对乡村学校的学科课堂
“初心,写在薄薄的入党志愿书里,从不曾修改;忠心,需要长期实践来检验,永远奔跑在信仰的大道上。”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党支部书记陈祖明主持主题党日活动时饱满深情的言语,让参加活动的党員干部如沐春风、思绪万千。  这一幕,发生在6月19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处党支部与2018年春季主体班2期县处二班党支部、县处三班党支部、司法班党支部共同开展的“重温入党志愿,坚定
记得在《教育的内涵》一文中,我曾经写道: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教育仅仅理解成一种工作,因为教育是我们一辈子的生活。教育是我们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教育是我们曾经的来路,它是我们的过去和现存,也是我们的未来。  2014年秋,当我们悟出“教育始于家庭,归于学校,成于自己,但成长无法代替,父母和老师能为孩子成长提供的只是一种帮助。”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帮教育”的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因爱而生,为成长
10月31日,第四届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峰会暨环球青少年大使计划2017秋季交流大会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召开。来自欧美多国和国内10余省的130余所中小学校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峰会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和国际共享教育协会联合举办。  峰会秉承“分享 合作 共赢”理念,旨在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分享国际教育经验,共享国际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受到不当饮食影响,成年人的亚健康状况不断升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存在下滑趋势,可是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据媒体报道,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北京市将在各区县启动中小学校肥胖警示与分级管理试点。加强健康管理,学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一方面,学校对中小学生的管理相对集中,能够高效地开展特定人群的疾病防控;另一方面,学校是传授知识、成风化人的地方,通过从小抓肥胖防控,可以
本刊讯 1月16日上午,湖北省首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实验学校现场交流展示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举行。省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名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并现场指导。来自全省改革实验学校的140多名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薛峰小学现场交流展示”版块,薛峰小学校长谢翠玲以《扬剪纸艺术特色,铸民间艺术品牌》为题,介绍了学校在美术教育中的顶层规划与创新做法。该校副校长韩芳作了课题工作报告。省教研室美术教研
2014年秋,当我们悟出,教育始于家庭,归于学校,成于自己,但成长无法代替,父母和老师能为孩子成长提供的只是一种帮助时,我们提出了“帮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因爱而生、为成长而来的帮助,并在哲学层面强调“生命本帮”和“帮能再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获得帮的能力、拥有帮的精神、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在实践层面强调“教育是帮的艺术”。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是帮的艺术”至少会指向两点:一是师生关系;二是
位于荆山南麓、卞和故里的南漳县城关实验小学始建于1986年,历经三十载风雨洗礼,几代人默默耕耘,如今已由在校学生仅百人的村级小学发展成为在校师生3000余人的市级示范学校。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把“忠于祖国、坚持求真、矢志不渝、慧眼识才”的卞和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积极建设一体两翼的“卞和文化”(以快乐高效的卞和课堂为主体,以文化环境和艺体活动为两翼),通过环境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和课程文化建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郭敦培用智慧和思想为山区学校的发展趟出了一条路。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鼓
宜都市教学研究室在实施乡村学校教育改造的过程中,结合乡村学校实际,积极探索“青研中心育骨干、辐射学校做研修”的学科校本研修方法,于2016年11月成立了宜都市小学数学“青研中心”,以师徒帮带的形式打造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学科交流碰撞的开放性学习研究平台,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例研讨,取人所长补短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青年教师缺少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短板,“青研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