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国医疗供应告急, 3D 打印或成救场奇兵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1988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9日新增确诊病例近2万,连续6天新增确诊破万,累计确诊病例已达数万例,这就是疫情之下的美国。
3D打印鼻拭子用于新冠病毒测试

  不只是美国,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多个疫情重灾区,也都出现了卫生医疗用品短缺的问题,口罩、呼吸机以及用于检测的鼻拭子和咽拭子等必备用品已经供不应求。疫情暴发以来,那些传统医疗设备、防护用品的制造商满负荷生产,仍远远无法满足这突然进发的需求高峰。
  危急时刻,3D打印技术或许成为一支拯救生命的“奇兵”。在过去的几年里,工业3D打印技术即将实现突破,向公众展示其快速反应与生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可以在一天内从设计到生产,并可多平台、单次大规模生产零件的技术,似乎就是为了新冠疫情这种危机而设计的。
  3D打印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应急措施,但为了填补供应链上被疫情撕开的关键缺口,3D打印可能帮助医院在未来几周内得到一定数量的口罩、鼻拭子、呼吸机和其他产品。
  惠普公司的3D打印和数字制造部门负责人帕斯特(Ramon Pastor)在电话会议中提及:“3D打印的关键是可以在几周内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我们已经为医院交付了数干个零件。”

快速打印“鼻拭子”


  现在的美国,由于缺乏明确的、有组织的、由联邦政府指导的协同方案,许多应对措施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展开。制造商、大学、医疗服务提供商、各州和地方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具备必要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公司,要么直接打电话,要么依靠非正式的商业网络来联系它们。此外,一些企业、研究人员和医疗中心也在组建临时联盟来协调应对措施。
  “我无法告诉你有多少家医院,以及其他各种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提供商和政府,要求我们帮助解决卫生医疗产品短缺的问题,太多了。”Formlabs公司的首席产品官大卫,拉卡托斯表示。
  Forrnlabs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的3D打印技术开发商和制造商。以前,其销售的是3D打印机,而不是3D打印产品;但该公司将在俄亥俄州的工厂投入250台打印机,有望每天生产多达10万个用于新冠病毒测试的鼻拭子,这些急需产品很快就会被运送到美国各地的医院,用于检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Protolabs的首席执行官维姬,霍尔特说,“我们必须增加足够的医院床位和重症监护室(Icu)设备,以便在高峰期到来时作好准备。所以,我们正试图给供应链争取更多的时间。”
  虽然它们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设备,但它们确实需要足够薄、足够长、足够灵活才能深入鼻腔,发现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状。大卫,拉卡托斯说,如果鼻拭子的检测深度不够,就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这些未被识别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就会进一步传染给其他人。
  Formlabs表示,随着疫情在未来几周内不断升级,该公司可能会迅速增加3D打印机的数量,并将鼻拭子的日产量提高至10万个以上,具体数字取决于医疗需求。
  一个由南佛罗里达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组成的联盟宣布,他们已经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协商,制定了生产3D打印测试样本的通用指南。他们表示,包括Formlabs、Carbon和惠普等在内的少数會员,准备开始制造特定种类的拭子,并可能很快提高到每周生产多达400万个。根据公告,医院可以联系国家应急管理机构,要求立即供应。
  而3D打印独角兽Carbon的联合创始人约瑟夫,德西蒙尼和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艾伦,库尔曼一直在考虑公司的现有技术能如何帮助解决抗疫一线人员对医疗用品的紧急需求。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大到呼吸机,小到口罩、检测拭子等物资都极度匮乏。
  检测拭子匮乏,是导致测试能力過到瓶颈的原因之一。如今,Carbon的设计师正在研究用3D打印技术快速生产鼻拭子。约瑟夫,德西蒙尼希望能够尽快分发拭子,但是他们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范围。“我们正疯狂地推进,我认为这对于C.arbon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美国需要我们。”
  对用于检测病毒的鼻拭子,C.arbon的设计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设计过程。他们在72小时内设计了7种不同的3D网状结构,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帮助下迅速验证了其设计。Carbon已经将各种设计发送给其医疗合作伙伴进行测试。
  约瑟夫,德西蒙尼表示,其中一个设计通过了斯坦福大学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测试,这一认可使其获得了FDA的批准。他将选择这个设计与另外一款优秀的设计相结合,以便做出更好的拭子。
其他文献
近一个时期,对于各种文学经典重新解读的书一下子多了起来。《看罢西游不成精》是其中的新意之作。  《西游记》是一本fans(粉丝)遍天下的书。下到刚刚会听故事的三岁玩童,上至名声显赫的学者、政要,不管是男女老少,也不管身处都市还是乡村,几乎90%的中国人对于《西游记》的故事都能说出个大概。同时,《西游记》也是一本“大智慧”的书。这部书看起来很浅,越琢磨越深奥,而且包罗万象,什么都有,怎么看怎么有,所
这本书源自天涯社区动漫前线,汪汪的笨头狗叫来旺旺的人气。从不错的点击率和真挚的留言不难看出网友们对这部漫画的喜爱,也就有了这本可以放在身边随手翻阅的《流浪狗》。  吾空、锄头、水水三个钟情漫画、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水水说:“为什么会有流浪狗呢?北京市有1800多万人,有60多万只流浪猫狗。如果每人每月抽出一天照顾一只流浪猫或狗,那么他们就不会流落街头,食不果腹。”这是一个善良的愿
当代文坛上,女性作家似乎大都沉迷于个人化的叙事之中,反腐倡廉题材的政治小说与她们几乎无缘。从新时期最早的反腐小说作家柯云路,到陆天明、张平、王跃文、张宏森等等,反腐小说历久不衰,反腐作家层出不穷,但反腐小说作家队伍中鲜见女性作家的身影。山东青年女作家陈丽萍的长篇反腐力作《龙变》,弥补了这一缺撼。小说以大胆的现实观照、纵横驰骋的笔势、深邃透彻的人性拷问让人赞叹,让人震惊。  作品以龙洋市委书记龙海星
在加拿大温哥华岛海域的一头虎鲸因为不愿意放弃夭折的宝宝,托着它同游17天,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  虎鲸有时会托着已经夭折的幼鲸同游几天,最长时间可以长达一个星期,但科学家相信这次绝对创下了新的纪录。  这头代号J35的母鲸从7月24日起就托着死去的幼鲸,一直不肯放弃。  直到8月8日研究南方定居虎鯨群的科研人员说,这头鲸鱼还托着死去的幼鲸,不愿意让它沉落海底。  鲸鱼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这位母亲悲悼
在19世纪剑桥的咖啡馆,下午茶的传统延续着英国学者的一种人间情怀。随着时间流逝,传统的写作和新生的理想主义在传媒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前显得尴尬无比。在国学热潮之下,这一本《人间庄子》是不是可以在潮水般的版本学、诠释学、戏说的背后回归到苍山碧绿、水流星河、浩淼长空的那个后花园呢?国学与中世纪牧歌式的田园之风与最初的智者的解读互相背离,田园的清雅、闲散、和谐、冲淡被更为抽象或者个人化的解说版本替代。
阿尔法火星山丘项目  首次招募志愿者“与世隔绝”一年模拟火星生活  在火星生活和工作会是什么状态?未来火星任务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开招募4名对火星生活感兴趣的志愿者,入选者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开始为期1年的火星生活模拟任务,为未来真正的航天员火星探索任务做好准备。  该项目将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三项火星表面状态的实验,包含在“机组人员健
营养液静脉注射的风靡与风险  推销静脉注射维生素的人声称,此举有助提升精力、加强免疫力、改善皮肤、消耗脂肪以及帮助倒时差等一系列好处。  美国甚至有专门巴士开到居民家门口,上门提供静脉注射的“营养套餐”来帮助“治愈”宿醉的服务。静脉养液注射治疗的价位可着实不菲,从100~3000英镑价格不等。一些西方名人,例如麦莉·赛勒斯、名模卡拉·迪瓦伊据称等都是潮流追随者,她们还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自己静脉注射的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规模问题不仅是人口学家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一直是历代政治家和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它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可能也举世无双。由翟振武、李建新主编的《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一书对中国的人口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如同世间流传着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一样,某些观点初看起来很有道理,很能迷惑一些人,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观点经不起事实的检验。“中国
黄健翔是个很有性情的人,虽说他只是一个体育节目的解说员,但经他解说的球赛,总是令人兴奋并且有回味之处。譬如他最惹人争议的情绪之作便是零六年世界杯足球赛上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那场赛事,成为他解说足球生涯可以长久谈叙的话题。他疯狂高喊“滚吧澳大利亚,意大利万岁!”这样不计后果的话。这样的率真,让人不免要为他担心,因为他面对的球迷和观众太多,有“小处不可随便”的约束,而他偏偏又是桀骜不驯的人,难免要发生冲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寻找喘息的机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去年,鹿特丹设计专业的学生克里斯登·斯普鲁特创作了一个名为“留念空间”的混合媒体装置作品。游客们被邀请躺在一张宽大的黑色床垫上,戴上耳机,播放着共鸣的声音,什么也不做。还有电影里放着缓慢的文本,我觉得我今天什么都没做,激励大家对消极进行思考。  斯普鲁特反思道:“留念空间源于一项研究,该研究主题是人们一种不安的感觉,即时刻觉得需要有生产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