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学校目前的音乐教学已经不能适应“00”后的需求,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特殊表现,通过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得到相应的提升,是将艺术融合到生活学习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塑造和养成至关重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新时代学生。因此,本文探析职业学校音乐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背景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00”后,“00”后所具有的特有属性使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需要进行相依的改革。职业学校目前使用的音乐材料已经不能适应“00”后的需求,“00”后对于音乐教学不仅仅想从课程中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更多的是想获得一种身心的音乐享受,和音乐本身所带来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愉悦感。这样的课程需要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也中职学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特殊表现,通过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得到相应的提升,是将艺術融合到生活学习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塑造和养成至关重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新时代学生。因此,本文探析职业学校音乐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观念缺乏创新,时代性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职业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一些领导甚至认为音乐教学的开设没有必要性,导致音乐教学的设置形同虚设,这种落后的音乐教育观念大大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效果,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组织的提升,从长久而言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
我们在走访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学校甚至没有配备应有的教学设备,没有多媒体等音响设施,教师只是单调的在黑板上枯燥的讲解音乐原理,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降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达到应有的音乐教学结果。
(三)职业学校音乐师资配置较差,音乐水平较低
在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少有音乐专业的教师担任音乐教学,一些教师仅仅是凭借兴趣爱好结合自身对音乐知识的自学而获取相应的音乐知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而言,音乐课程是一种应有性和体验性较强的课程,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很难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职业学习音乐师资配置较差,音乐水平较低都大大影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
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路径与措施
(一)对音乐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和创新
感知性、欣赏性和愉悦性是音乐教学的独有审美特性,从本质而言,音乐教学的高层次表现是寓教于乐,这种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的快乐不仅是从生理方面获得一种愉快的情绪表达,更为重要的是从心理方面获得一种和谐感、幸福感、充实感和获得感。作为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授课教师而言,需要从根本上对音乐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和创新,让音乐教学设置的初衷和应有的教学效果得到现实和保障。
(二)配备专业的音乐授课教师
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是音乐教师,因此,音乐教师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的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音乐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还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音乐素养。因此配备专业的音乐授课教师意义重大,这也是保障音乐教学改革能否受到成效的关键环节,对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不言而喻。
(三)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数理化传统教学,它更加注重课程的体验性、实践性,因此,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感体验、切身示范、音乐鉴赏感受等方式开展教学,这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音乐知识的习得等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音乐知识。
(四)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硬件支持和投入
音乐教学和其他理论知识教学具有根本的区别,只有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课程才能顺利开展,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硬件支持和投入,购买音乐器械,装修专门的音乐教师,使学生和教师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开展教学。音乐教学硬件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学生音乐体验感的获得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振才,曹滨州[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平晓,李立波.普通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音乐周报,2015(20).
[3]张立伟,宋雅丽.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6(12).
作者简介:袁凤,安徽省舒城职业学校。
关键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背景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00”后,“00”后所具有的特有属性使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需要进行相依的改革。职业学校目前使用的音乐材料已经不能适应“00”后的需求,“00”后对于音乐教学不仅仅想从课程中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更多的是想获得一种身心的音乐享受,和音乐本身所带来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愉悦感。这样的课程需要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也中职学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特殊表现,通过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得到相应的提升,是将艺術融合到生活学习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塑造和养成至关重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新时代学生。因此,本文探析职业学校音乐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观念缺乏创新,时代性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职业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一些领导甚至认为音乐教学的开设没有必要性,导致音乐教学的设置形同虚设,这种落后的音乐教育观念大大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效果,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组织的提升,从长久而言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
我们在走访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学校甚至没有配备应有的教学设备,没有多媒体等音响设施,教师只是单调的在黑板上枯燥的讲解音乐原理,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降低,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达到应有的音乐教学结果。
(三)职业学校音乐师资配置较差,音乐水平较低
在对职业学校音乐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少有音乐专业的教师担任音乐教学,一些教师仅仅是凭借兴趣爱好结合自身对音乐知识的自学而获取相应的音乐知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而言,音乐课程是一种应有性和体验性较强的课程,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很难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职业学习音乐师资配置较差,音乐水平较低都大大影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
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路径与措施
(一)对音乐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和创新
感知性、欣赏性和愉悦性是音乐教学的独有审美特性,从本质而言,音乐教学的高层次表现是寓教于乐,这种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的快乐不仅是从生理方面获得一种愉快的情绪表达,更为重要的是从心理方面获得一种和谐感、幸福感、充实感和获得感。作为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授课教师而言,需要从根本上对音乐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和创新,让音乐教学设置的初衷和应有的教学效果得到现实和保障。
(二)配备专业的音乐授课教师
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是音乐教师,因此,音乐教师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的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音乐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还具有难以模仿和复制的音乐素养。因此配备专业的音乐授课教师意义重大,这也是保障音乐教学改革能否受到成效的关键环节,对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不言而喻。
(三)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数理化传统教学,它更加注重课程的体验性、实践性,因此,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感体验、切身示范、音乐鉴赏感受等方式开展教学,这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音乐知识的习得等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音乐知识。
(四)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硬件支持和投入
音乐教学和其他理论知识教学具有根本的区别,只有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课程才能顺利开展,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硬件支持和投入,购买音乐器械,装修专门的音乐教师,使学生和教师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开展教学。音乐教学硬件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学生音乐体验感的获得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振才,曹滨州[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平晓,李立波.普通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音乐周报,2015(20).
[3]张立伟,宋雅丽.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6(12).
作者简介:袁凤,安徽省舒城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