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引领下工商管理课程和实践体系重构必要性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目前在高校中并未得到发展完善,基于这一点,该文研究了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工商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87-02
  1 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
  从20世纪初期,美国青年商业社便开始商业实践教育,针对高中生进行早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在20世纪中期,美国在哈佛大学开办了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而20世纪中叶后期,创业热潮便开始在美国流行开来,美国的创业教育也受到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的推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创业教育开始走入美国的教育体系。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对美国创业状况的调查统计中显示,自1990年开始,麻省理工师生进行创业所创办的公司数量平均每年可以达到150家,而在1994年,这些创业者为社会提供了共计110万个就业岗位,且创造了2320亿元的销售额。而在硅谷,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就达到了60%~70%。在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创业教育已经走入初中教育体系中,成为了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世界范围开始掀起创业教育热潮,直至20世纪末,全世界开办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的大学从初始的16所增长到1050所。时至今日,开办创新创业专业的学校已经有1600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已经达到了2200门。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提出未来人应获得三本教育护照:首先是学术护照,其次是职业护照,最后则是个人事业心以及创新技能的证明。对于具有事业心以及创新思想、能力的人,柯林·博尔等人是这样评价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组织和规划。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是总依赖着他人”。
  2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创业教育”,这种理念要求在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还需要将事业心教育与开拓技能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本质在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能力、热爱岗位的工作者,而并非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求职者。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就相关问题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创业是一种新型的素质化教育,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其以创造和个性为前提,实现知识向产品的转化,可以说是具有社会性的综合活动。通过在高校中开办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克服创业、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令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竞争环境,在社会竞争浪潮中成为发展的强者,在毕业后能够不畏社会压力,大胆地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
  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才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刘动菊,2007)。而这些的实现就需要大学对学生以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观念和能力上予以培养,同时还需要营造具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将创新创业教育从精神上以及理论上提升到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树立创业成功典范和榜样。
  3 创新创业教育推广阻碍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了四方面的推广阻碍:首先,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学校只是将创新创业作为一种课外的技能培养,只通过活动和讲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兴趣,但并没有真正纳入课程体系中。其次,师资队伍不完善,很多学校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学术能力优越,但缺乏实践和经验。再者,没有完善的体系教材。虽然很多大学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设立了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教材体系不完善,并没有成熟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教材,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受限较大。最后,创新创业活动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4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及实践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专业的体系重构具有适合性。在创业创新培养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先天优势。该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化教育过程中就掌握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市场竞争的基础知识。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则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对市场的了解,这种教育体系重构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提高学生的开拓能力。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紧迫性。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了经济基础理论之上,具备了多方面、多元化的管理经验,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状态分析,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法只能造就普通的管理人才,已经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教育实践体系重构需求十分紧迫。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性。目前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多方平台和优越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本身就可以意识到这种形式,并渴望可以接受更多的创业培养,掌握创业技能,尽早地在创业中将自己所学的工商管理知识应用其中。
  5 结语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对工商管理原有课程进行细化和优化,对人才差异性培养进行研究,将特色培养作为新时期工商管理教学体系目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养课程安排,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从知识和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创业热情。除此之外在就业观念上引导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培养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西凤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与支持体系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3-4.
  [2] 孙云龙,刘万兆.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基于企业家精神培养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133-134.
  [3] 刘万兆,西凤茹.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3(4):33-34.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利用变频器调节水泵流量的原理和变频器的选型要求.
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是实现云平台上安全的访问控制方案的最佳选择。然而,在大多数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方案中,用户密钥长度与属性的个数之间成线性关系;用户的解密时间与访问
城市住宅区是城市居民的家园,是人们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但由于城市住宅区人口密度大,绿地相对不足,制约了城市住宅区的绿化建设
摘 要:水文测验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水文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该文以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水文测验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本校本科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也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文测验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推剧",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乡土音乐的奇葩,是典型的乡土音乐代表剧种。百多年来,它是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抒胸臆、发情思的意识载体;是人民群众抒发感情的工具
基于四元数,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双平行阵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与复数不同,四元数是一种维数更高的多元数代数。利用四元数代数理论,波达方向估计问题可以以高维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