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轻度镇静和常规镇静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轻度镇静组(38例)和常规镇静组(40例)。比较两组镇静药物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气胸)和不良反应(患者意外拔管、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并测定入住ICU 48 h炎症指标。
结果轻度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8±5)d]、ICU住院时间[(12±10)d]、镇静镇痛药物人均总剂量[咪达唑仑(275±85)mg,丙泊酚(4 562±1 128)mg,芬太尼(2 332±1 458)μg]、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6%,10/38)和气管切开率(18%,7/38)明显低于常规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13±8)d、ICU住院时间(22±9)d、咪达唑仑(575±142)mg、丙泊酚(7 434±1 712)mg、芬太尼(4 124±2 743)μg、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53%(21/40)、气管切开率48%(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意外拔管率、再次插管率和气压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镇静组炎症因子水平[IL-1为(35±12)ng/L、IL-6为(49±21)ng/L、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39±16)ng/L、C反应蛋白(CRP)为(95±41)mg/L]明显低于常规镇静组[IL-1为(47±18)ng/L、IL-6为(62±27)ng/L、TNF-α为(52±25)ng/L、CRP为(125±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CU病死率和28 d ICU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轻度持续镇静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减轻炎症因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