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沛.阿旺晋美的百年人生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在北京逝世。
  100年春华秋实,阿沛·阿旺晋美为世人留下的是一部厚重的人生大书。通过他,人们不仅可以读懂百年西藏的历史变迁,更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为西藏发展进步事业鞠躬尽瘁的世纪老人身上所散发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魅力。从庄园主到贵族高官
  1910年2月,在西藏拉萨一个有蒙古族血统的贵族霍尔康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阿旺晋美。
  阿旺晋美一出生,便被母亲带到墨竹工卡县加玛沟谷地的加玛庄园抚养,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8岁时,阿旺晋美在拉萨一家私塾开始学习藏文,后来转到雪印经院私塾,拜在青海著名学者格西喜饶嘉措门下,学习诗词韵律、藏文文法以及历史和哲学。接着,又跟随三岩地区红教活佛大苍修习佛学经典。格西喜饶嘉措和大苍活佛都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佛学大师,阿旺晋美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受益匪浅。特别是格西喜饶嘉措一生坚持祖国统一,他的思想对阿旺晋美以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
  17岁时,阿旺晋美回到加玛庄园,以庄园主少爷的身份,代替母亲管理庄园。庄园里许多青年农奴都是阿旺晋美儿时的玩伴,此时虽然身份悬殊,但阿旺晋美对他们从不吆三喝四,反而对他们的苦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并萌生了旧制度需要改变的想法。
  20岁那年,阿旺晋美作为霍尔康家族的后裔应征入伍。进入藏军“仲札兵营”当兵。在很短的时间内,阿旺晋美从班长逐级升任为营长。
  1935年,阿旺晋美与17岁的阿沛·才旦卓嘎成亲。在西藏,贵族家庭在丧失男性继承者后,为了让封地延续下去,往往从别的家族找男性接续。当时,阿沛家族的家长去世,这个家族没有男性继承者,阿旺晋美便按照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安排,娶了他的妻子。婚后,他以阿沛家族继承人身份向西藏噶厦政府申请出仕获准,正式承袭了阿沛名号,改名为阿沛·阿旺晋美,进入贵族官员行列。此后,阿沛·阿旺晋美先后担任西藏地方政府昌都粮官、民事法官。1945年,35岁的阿沛·阿旺晋美被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提升为孜本(审计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西藏则成为实现祖国大陆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的关键一步,此时此刻,阿沛·阿旺晋美的人生面临着重大转折。
  
  挺身而出反对“藏独”
  
  新中国成立了,但在西藏,以摄政达札为核心的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西方势力直接策划指使下,蓄意要搞“西藏独立”,并为此连续召开大会,讨论谋求“独立”的两大问题:一是扩军备战,武装阻止人民解放军进藏;二是要向美国、英国、印度、尼泊尔派出所谓的“亲善代表团”,向这些国家宣布所谓的“西藏独立”,乞求这些国家给予“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
  阿沛·阿旺晋美是当时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不同意见的人。按照旧例,阿沛·阿旺晋美以孜本身份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之一,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他认定西藏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改变不了, “西藏独立“不可能实现,如果会议通过上述方案,付诸实行,必将给西藏带来灾难性后果。为此,他声明抛开旧例,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历史事实,西藏问题只能由中央政府解决。因此,应派一个代表团去北京,同中央政府商谈。二是同解放军只能谈判不能打仗,打的结果只能带来不堪设想的灾难。他举例说,国民党号称有八百万军队,还有美国帮助,同解放军打的结果是彻底失败,最后跑到台湾去了。西藏只有一百万人,怎么能打赢呢?
  许多人听了阿沛·阿旺晋美的话,认为他的意见有道理,应该把他的意见同原来的两个方案一起,作为会议通过的共同意见上报噶厦和摄政最后决定。
  阿沛·阿旺晋美的发言很快流传开来,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他不顾个人安危提出意见,完全是为西藏着想。而阿沛·阿旺晋美也从噶厦官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和派代表。从那时起一直到1951年期间,他曾5次向达赖喇嘛、摄政和噶厦报告促请派代表同中央政府谈判。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这时,原本主张和平谈判的阿沛·阿旺晋美却被摄政达札和噶厦任命为增额噶伦兼任昌都总管,主持昌都地区的文武事务。赴任前,阿沛·阿旺晋美向噶厦和摄政写了报告,请求准许他到昌都后不接任总管职务,而是走出西藏,一路东去,直接寻找解放军谈判。但这个请求没有被批准,阿沛只好去昌都赴任。
  在去昌都途中,阿沛·阿旺晋美耳闻目睹了由于西藏地方政府扩军备战,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已经断粮,生活苦不堪言。到达昌都后,他一方面立即向噶厦写报告提请停止扩军备战,一方面下令遣散了已被派往金沙江一线布防的8000多名民兵,要他们各自回家种地养畜,恢复生产。
  1950年10月6日,奉命进藏的解放军十八军被迫发动昌都战役,击溃金沙江西岸一线的藏军,向昌都镇挺进。此时的阿沛·阿旺晋美率总管府主要官员离开昌都镇西行,在距昌都一日行程的朱贡寺住下来,等待解放军前来接收。解放军进到朱贡寺后,他又协助解放军遣散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全部藏军士兵。
  昌都解放后,阿沛·阿旺晋美回到了昌都,受到解放军的热情欢迎和优待。他与解放军十八军王其梅将军商谈,达成了解放军暂停西进,争取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临时协议。他还和在昌都的西藏地方政府官员40人两次联名签署报告,以亲身经历和对共产党解放西藏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敦请西藏地方政府指派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和平解放西藏功不可没
  
  1951年2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感召下,达赖喇嘛和噶厦任命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和另外4名全权代表前往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阿沛·阿旺晋美出发前,给达赖喇嘛写报告,要求明确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同意人民解放军进藏,谈判才能成功。
  这一年的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抵达北京,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从4月29日起,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的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5人同以李维汉为首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4人就和平解放西藏事宜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虽然双方在个别问题上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但始终还是在各项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5月1日上午,阿沛·阿旺晋美应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首都人民庆祝“五·一”游行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阿沛·阿旺晋美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他按藏族的风俗,向毛主席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毛主席高兴地握着阿沛·阿旺晋美的手说:“谢谢,谢谢,欢迎你们到北京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就能办好。”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中南海勤政殿签订。第二天晚上,毛主席特别举行 宴会,祝贺谈判圆满成功。宴会前,毛主席对西藏地方政府全体谈判代表说,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签订了一个好文件。写在文件上的好事,不等于实际的好事。要变成实际的好事,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需要有耐心,需要说服更多的人和你们一起努力。
  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成立时,中央军委任命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军衔。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贯彻执行协议的过程果然如毛主席预料的那样并非~帆风顺。1952年初,西藏地方反动组织伪“人民会议”公开进行非法活动,反对《十七条协议》。3月31日,伪“人民会议”煽动1C00多名“藏军”和流氓、无业游民,武装包围了中央代表驻地,要求递交“请愿书”。有些武装分子公然开枪挑衅,阿沛·阿旺晋美家的窗户玻璃也被打碎。但是,阿沛·阿旺晋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骚乱,并全力支持、配合中央代表和军区领导按照中央指示,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政治原则,用和平方式平息了这一事件。5月1日,伪“人民会议”被取缔。
  
  从人民代表到国家领导人
  
  1954年,阿沛·阿旺晋美与西藏其他代表一起,赴北京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是西藏人民代表第一次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在这次会议上,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同年11月4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备小组正式成立,阿沛·阿旺晋美成为筹备小组成员之一。1955年3月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及西藏有关事宜,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同年9月20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备处在拉萨成立,阿沛·阿旺晋美被推选为处长。1956年4月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正式成立。
  筹委会成立后,着力用和平方式改革旧制度、改造旧政权,大批旧政权的官员在筹委会各种机构中担任了职务。然而,正当阿沛·阿旺晋美为中央和平改造政策初见成效而感到欣慰时,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发动了武装叛乱。为最大可能地争取达赖喇嘛,阿沛·阿旺晋美不顾个人安危,设法向达赖喇嘛送去了中央驻藏代表谭冠三和他自己的数封信。同时,他还及时安排上层爱国人士搬往机关内部,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
  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自治区筹委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阿沛·阿旺晋美受命出任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随后,他参与领导了西藏平叛及民主改革等工作,为西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1965年7月24日,阿沛·阿旺晋美以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的名义,主持讨论并通过了向国务院呈送的《关于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的请示报告》。8月25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成立西藏自治区的议案。
  同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新落成的拉萨劳动人民文化宫召开。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自治区的正式成立,激发了阿沛·阿旺晋美更高的工作热情。然而,仅仅过了9个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阿沛·阿旺晋美虽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却是贵族官员出身,因而很快受到造反派的冲击。紧要关头,周总理亲自派飞机将阿沛·阿旺晋美夫妇接到了北京。1968年9月,阿沛·阿旺晋美担任了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此后又连任两届自治区政府主席、三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新恢复了民族委员会,此后10多年,阿沛·阿旺晋美均兼任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在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阿沛·阿旺晋美向大会作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的说明。这次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除了长期担任西藏自治区的主要领导职务,阿沛·阿旺晋美早在1959年到1964年期间,就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后来,他还曾任第三届到第七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1993年起,他再次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直到去世。
  
  与毛泽东邓小平的深厚情谊
  
  1966年以前,阿沛·阿旺晋美主要在西藏工作,但每次到北京开会,几乎都能见到毛主席。除了谈工作,毛主席对阿沛·阿旺晋美个人生活也十分关怀。有一次,毛主席问阿沛·阿旺晋美有几个孩子,阿沛·阿旺晋美说有12个孩子。毛主席听了后满面笑容,幽默地说: “好啊!西藏人口太少了,你对西藏工作有贡献,对发展西藏人口也有贡献!”
  1971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还特意把阿沛·阿旺晋美介绍给西哈努克亲王: “这是西藏的领导人,也是国家领导人。”
  据阿沛·阿旺晋美回忆,他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72年1月10日的陈毅追悼会上。“当时毛主席已显得苍老,我感到他内心很悲伤,也很疲倦。他拉着我的手问,身体好吗?要保重啊!我感动得几乎流泪……我没有想到,这就是我和毛主席的最后一次见面。”
  其实,阿沛·阿旺晋美第一个见到的中共高级领导人还是邓小平。
  1951年4月初,阿沛·阿旺晋美到北京参加和平谈判时途经重庆,受到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的接见及宴请。多年以后,阿沛·阿旺晋美在《回忆邓小平》一书中提到: “尽管我们是在相互完全陌生的情况下见面的,但是这次最初见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坦诚亲切的谈话,认真具体地解释中央对西藏的方针政策,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阿沛·阿旺晋美说, “我一直把他看作是我投身革命的第一位引路人。”
  但让阿沛·阿旺晋美一直感到愧疚不已的是,1976年,有关人员召集民主党派的一些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会,主题是批判邓小平。主持会议的人一再说不批不行,一定要批。阿沛·阿旺晋美只好表示要同邓小平划清界线,讲了几句空洞的批判语言,应付了过去。但这件事老是像一块石头压在阿沛·阿旺晋美心上,常常使他感到不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次观看大型文艺演出,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正好与阿沛·阿旺晋美坐在一起。阿沛·阿旺晋美把这事儿告诉了卓琳,说明为这事他一直内心不安,感到愧疚。卓琳说这不能怪你,在那种气氛下你是被迫的。后来邓小平曾多次约阿沛·阿旺晋美去打桥牌。一次打牌时,邓小平笑着对阿沛·阿旺晋美说: “卓琳把那件事告诉了我,那件事完全不能怪你,你也是受害者;你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的友谊长存。”
  
  心系西藏繁荣发展的老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阿沛·阿旺晋美 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大家尊敬地称他为“阿沛老”。但是,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江泽民主持的一次会议上,他还亲自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制定自治区条例的意见和建议。
  阿沛·阿旺晋美生性开朗,爱好广泛,最喜欢看的是体育节目,桥牌、围棋也下得不错。到了晚年,阿沛老一家已是四世同堂,60多口人,非常和睦。夫人阿沛·才旦卓嘎曾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务,热心参与公共事业和社会活动。她还对藏医颇有研究,平时家人有点小病,都是她自己诊治的。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西藏都是阿沛老最大的牵挂。每天晚上,他看完新闻联播,必定接着看西藏新闻。2004年,海内外一批关心、热爱西藏文化的人士成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社会各界的推荐下,阿沛老不顾年迈体弱,亲任会长,为在国际上宣传西藏的真实情况、动员海内外和社会各界力量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继续积极努力。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消息传来,阿沛老兴奋不已,他表示真想马上坐上火车回西藏,看看西藏的变化。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99岁高龄的阿沛老随即约见新华社记者,对达赖集团的分裂图谋和少数暴徒的野蛮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指出该事件是~场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依靠群众,一定会取得反分裂斗争的最后胜利。2009年3月24日,得知西藏自治区九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将每年3月28日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后,近百岁高龄的阿沛老立即在《人民曰报》发表了题为《牢记历史。把握未来》的署名文章,以其见证新旧两个西藏的亲身经历,指出搞“西藏独立”是没有出路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藏人民才能真正当家作主:只有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当中,西藏才会发展进步,人民才会幸福安康。“我还衷心希望那些漂泊在海外,心系故土的藏族同胞,为家乡和父老乡亲做些有益的事情。”
  阿沛·阿旺晋美辞世的消息传开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言论,表达对这位将一生献给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的老人的无限景仰。很多人形容阿沛老都用了一个词:光明磊落。而更多的人则为他高雅谦和的气质所倾倒: ”在他的身上,始终没有一丝贵族的张狂,只有对祖国深沉的眷恋。百年光阴,从未改变。”
  阿沛·才旺是阿沛老的女儿,也是阿沛老的秘书,她对父亲的评价是: “我觉得他始终对自己在这一生里所做的事没有任何遗憾。”
  阿沛·阿旺晋美走了,在他的身后,一个繁荣、稳定、发展的新西藏正在建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