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自教式课型的尝试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益,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我的尝试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开拓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解放了自己。
  
  一、具体做法
  
  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教学,我采用了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的主体自教式教学形式,形式的载体是“我来当老师”系列教育活动(班级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之一),我提前两周把活动要求布置下去,鼓励愿当老师的同学先报名,并把自己想上的课文报上来,刚开始我很担心学生不愿报名,或不敢报名,结果还是有何幸、杨华婷、杨桂林、周游、林水莲、陈少茜、陈韵华、李幸畅等八位同学报了名。
  我根据学生自愿报名结果,决定把《从小热爱科学》一课由何幸、李幸畅、杨华婷三位同学负责,《奇妙的克隆》一课由杨桂林、林水莲两位同学负责,《在太空中理家》一课由周游负责,《送你一支转基因花》一课则由陈少茜、陈韵华负责。
  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备课、设计课堂程序,选择课堂类型,更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和教法。
  上课了,李幸畅同学有模有样地作课前导入,板书课题,出示生字词、重点词,让同学朗读,然后介绍作者苏步青的生平,那样子真有点像老师。分析课文内容及理解重点词句则是由何幸、杨华婷完成,她们同台讲课,互相捧场,互相补充,感觉有点像电视里双人主持的谈话节目,形式新颖,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声音比我上课时还大,真让我高兴。她们就这样有条不紊地上课,一节课下来,主要的知识点也讲到了,效果也不错。
  接下来是杨桂林和林水莲上《奇妙的克隆》,由于克隆技术非常复杂、深奥,这两位同学讲起来比较困难,但课文的重点还是讲到了。课堂上杨桂林同学组织大家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提出了“假如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各抒己见,这些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周游上《在太空中理家》时,活像一位渊博的学者,他慢条斯理地分析课文,自己讲完了就让大家提问题。当时我真替他捏了一把汗,担心他被同学问得下不了台。没想到他还有点能耐,同学提出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解决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把它转给别人,或另外找个台阶下。可见他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同学都为他的机灵而鼓掌。
  《送你一支转基因花》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陈少茜和陈韵华同学就在讲清课文重点后,补充了大量的网上查到的资料,帮助同学们加强了对转基因技术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使同学们大开眼界,大家对这一课大为赞赏。
  
  二、几点感触
  
  听完这四节课,首先第一个感触就是我小瞧了这些孩子,我原來的担心是多余的,觉得以后还是多放手给孩子们干。
  1.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主体性。特别是那些对语文很感兴趣的,而且语文基础好的,又乐于表现自己的学生,作用很大,老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上课的人都想给听课的同学留下好的印象,他会自觉地翻阅许多的资料和辅导书,而听课的同学也想给上课的同学一些压力,有时会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考考这些小老师,也促使听课的同学开动脑筋去想,这样双方的学习都得到促进,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胆量,提高表达能力。这一点上课的同学感触最深,他们说,刚上讲台时,心里发慌,手脚会发抖,身上都冒汗了。有时对某个问题想清楚讲给同学听,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以后还要加强锻炼,希望我多给一些机会他们。这一点我感到很欣慰。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完课后,我用了一节课给上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进行总结,上课的学生都一致慨叹:当老师很不容易。站着上一两节课已经够累的了,还得准备足够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还得让学生听得懂,没有一点能耐还真不行。通过上这次课学生感觉到了知识的贫乏,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体会到了教师劳动的艰辛,这是一次很好的生活体验,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觉得,这个单元的教学改革,既锻炼了学生,也为我打开了一条新课改的路,它让我体会到了教改尝试的快乐和喜悦。期末考试时,本单元的内容也没有因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丢分,反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记忆特别深刻,所以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我将继续尝试下去,并将不断总结经验,使其不断得以完善。
其他文献
曾经,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学得昏昏乎乎;曾经,我们的课堂片面追求学生的活跃,课堂好像成了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配角……于是,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于是语文教学又渐渐转化,我们的课堂又渐渐回归。在我看来,最好的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得踏实,学得起劲,学有所获,这就是“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田野里,我顶着理想教育的天,立着农村课堂的地。我在脚踏实地地探索,我在追求着语文教学的“朴
【摘 要】 场地狭小给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在教学组织和场地安排上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笔者将自己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教学方法和场地设计总结成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中学 体育 场地设计 安全 卫生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李清照的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描绘细腻心情。其语言风格明快自然,朴素清新流转如珠,充分体现词应“协6音律”、“别是一家”的创新主张。下面试比较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以下简称《常记》)  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
在复习过程中,捷径是不可取的,秘诀是不存在的,但讲求方式方法是必要的,而且要因人而异。使用较好的复习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高考复习安排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  主要是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词汇、基础语法及惯用法等,为第二、三阶段的复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该阶段的时间安排可长可短,要视学生的基础而定,一般来说,应占总复习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大有谈“文”色变之势,这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让学生以作文为乐事呢?我这几年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树立信心,是乐于作文的前提    居里夫人说:“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自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遇难而退,终将一事无成;反之,一个人信心百倍,知难而进,必将走向成功,作文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天生
大联考终于结束了,评改试卷的激情已消失殆尽,特别是看到那一篇篇假、大、空的作文,更令我心烦。改到秦雪欢的作文,看到他“龙飞凤舞”的字我本想一览而过,这个小子,我多次叫他练练字,可他写字还是鬼画符,但是,看完第一段话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仔细一看,作文确实不一般,平实自然中流露出真情实感,结尾写景的句子对心情的映衬更是妙笔生花。当然感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文中叙写的一件与我相关的事情:  “‘法官’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如果能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就有了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呢?我认为,富有魅力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的关键所在。  “魅力”是吸引人的一种力量,不同的个体,不同的职业,魅力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的班主任,又如何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人,
【摘要】目前历史教学正在改革中,针对学生在历史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即成为改革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历史 教学 学生 非智力因素    现在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并不低,差异并不大,为何学科成绩却有差异,其实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语言是词汇的海洋。本文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构词法    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前后缀、转化、合成等。掌握了构词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增加词汇量。    二、同根族联系    同族词又称同根同源词,是指词根相同的一
从近几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看,学生的语文成绩总体来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功不扎实,如第一大题,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中的古诗词填空表现最为明显,不少同学都因写错别字而丢分;二是阅读不能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如文段阅读题,有不少同学连文章的论点都找不准,或找不到;三是作文,不少同学无论怎么想,怎么写,也写不到300字便收笔,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贫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