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中体验情感 朗读中张扬个性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f30311320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树的孩子》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组教材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一篇知识性童话,它浅显易懂,极富童趣,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揭示了树木靠风、河水和小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中语言朗朗上口,更让学生在读后自然了解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而有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大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充分对话,走进大树的内心世界,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在童话的世界中,享受童话的乐趣。
  片段一:
  1.创设情境,运用语言
  师:(贴上大树的头饰)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呀,就是住在河邊的那棵,过得不快活的、伤心的大树,大家还记得我为什么伤心吗?
  生:我知道你为什么伤心,因为你没有脚,没有翅膀,不能飞。
  师:你很了解我。
  生:因为你没有脚,没有翅膀,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所以你很伤心。
  师:你真善解人意。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2.口语交际
   师:在我伤心的时候,最需要朋友了,谁愿意做我的朋友?(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握住一名学生的手)朋友,看到我这样的难受,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生: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生:大树大树,我会把你的种子带到远方去的,那你也可以到远方去了。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中,引导二年级孩子认识到朋友之间怎样互相帮助,这些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在初读课文中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深入主题的基础。
  片段二:阅读体验,互动对话
  分角色自主体验,导读5—8自然段。
  ……
  师:你喜欢谁,就把自己当成他,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好好地读一读那个自然段。等会儿,咱们比一比谁读得好。
  (生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
  师:谁想读?请你来。
  生:我喜欢的是小鹿这一段。(看着课文流利地读出来)
  师:小鹿,小鹿,你能看着我的眼睛,来读读小鹿说的话吗?
  生: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句子“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师:你的眼神中流露出朋友的关心。
  生1: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重读了“不要”)
  师:从你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朋友的安慰。
  生2: 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重读了“伤心”)
  师:你真诚的话语,温暖的眼神,让我的心里舒服了许多,谢谢你!
  教师的评价渗透了学法的引导和具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自然融入情境之中,体现了人文性的同时,也进行了个性化的朗读指导。
  生:我喜欢小鸟,我来读。(生读第6自然段)
  师:小鸟,你能做一做“叼”吗?
  (生用手势表示“叼”,小手一张一合)
  师:同学们,这是“叼”吗?
  生:不是,应该含在嘴里。(又用手势作出鸟嘴巴样子,含住不动)
  师:对了,“叼”还可以说成——
  (生接下句“衔着、含着”)
  师:非常准确,带上你喜欢的手势我们再读读这一段。
  (有的学生站着,有的坐着,有的两只手合在一起,当小鸟的嘴巴;有的一只手做成鸟嘴巴的样子,读着这个自然段)
  教师的评价渗透了学法的引导和具体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生:我喜欢的是第7自然段。(轻声地读第7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你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来,听,一阵急促的风吹过——一起读。
  (生带着急促的语气快速读)
  师:听,舒缓的风吹来,读——
  生(轻轻地、缓缓地读这一节):飒——飒——飒——,风吹过树梢,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有的孩子在读的时候,把双手举过头顶,左右晃动)
  师:看,一条欢快的小河流过,男生读第8自然段:哗哗哗,河水从树下流过,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来了,女生读第8自然段:哗——哗——哗——,河水从树下流过,好像在说:“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看你们这样手舞足蹈地读着,我也想来试试,咱们一起来好不好?站起来,准备好。
  (师生加动作表演读,神采飞扬,读得很有感情)
  这几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为了突出读的训练,获得语言的积累,就让学生反复读,仔细品,由读懂到读出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多元感悟,并让其在体验中学习,教师既是在学生想不到处给予点拨、提示,又是在参与、示范,更是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发展学生个性化朗读。
  片段三:激发想象,体验情感变化
  师(有感情地叙述):……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变得很老很老。一天,有一个人,砍下了我,把我做成一条船,然后我们一起去旅行,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生(纷纷举手,异口同声):愿意!
  师:出发吧!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仔细地想,在旅行的途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
  (啊,世界是多么大呀!有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们……
  现在,大树,不,用大树做成的船,沿着河尽情地漂游。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他的孩子们)   生:我看到了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
  生:我看到了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小朋友们在欢快地玩耍。
  生: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
  生:还看到了清澈、透亮的河水。
  ……
  师:世界是这样的精彩呀!
   师(播放小船顺流而下的课件,有感情地解说):旅途中,我看到了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和快乐的孩子们。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猜,现在,我这棵大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的。
  生:惊讶!
  生:快乐。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读得更加动情,脸上泛着红润)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个性化的,教师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引导学生对课文多元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受到人文思想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及语文素养”。这种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接受学生的标新立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个性得到张扬。
  本课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走进课堂,看到伤心的大树呈现在面前,就很自然的进入文本。在这一声声亲切的回答声中,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学习热情。
  作者通聯: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在苹果树大改形实施中由于部分果园管理不到位,导致产量短期内难以回升,效益提高缓慢,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现将大改形苹果园配套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上皮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晚期、复发性上皮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溶剂型紫杉醇联合卡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伟大先驱,其人其作为我们构建了一座世纪迷宫,一个迷狂的世界,一群迷狂的人儿;同时又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心灵之灯.
金丝硕星是2002年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枣业研究所进行红枣选优时发现的大果型金丝小枣优良单株。2003年引入沧县红枣良种资源圃进行保护栽培,稳定表现树体中大,树势中庸,花量
本文从原理与应用阐述了电解铜箔表面处理工艺中溶液成分、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镀层结构形成和电解铜箔物理性能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电解铜箔提供部分参考。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形式,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迅速推广到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以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