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摘除21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胆囊炎的手术条件以及术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211例胆囊炎患者的外科资料。结果:通过实施手术治疗,痊愈202例,保守治疗好转出院9例。结论:根据临床条件,早期做出诊断,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及治疗并发症后,选择适时的手术治疗和简明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摘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84
  
  资料与方法
  1997~2007年9月收治胆囊炎患者211例,男175例,女36例,年龄27~72岁,平均65岁,发病后48小时内入院者87例,既往已知患有胆囊结石者41例。
  治疗方法:11例经抗感染、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好转出院。200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48小时后症状、体征未见减轻,而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胆囊切除181例,30例行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肿大者71例,胆囊萎缩炎症者5例。胆囊坏疽1例,胆囊内容物为脓性者14例,41例手术治疗者均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发生胆囊坏疽穿孔1例,发病时间超过4天。
  结 果
  本组痊愈202例,好转9例。
  讨 论
  临床一旦出现胆囊结石颈部嵌顿,其趋势往往使胆囊内压持续增高,从而影响胆囊壁的血液供应,胆囊壁出现缺血或局限性坏死,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老年患者往往机体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应激反应迟钝而症状不典型,且伴发疾病多,病情发展快,后果严重,因此需尽早确诊和及时治疗。
  胆囊结石颈部嵌顿者,一旦形成急性胆囊炎发作,不论病程早晚,应争取早期手术探查,以防止胆囊出现坏疽穿孔,导致严重脓毒血症的发生,对已并发感染性休克或弥漫性腹膜炎者,手术前要积极抗休克治疗,足量广谱抗生素应用,预防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但不能因顾虑患者手术耐受性差而过分强调手术前准备,或因病情稍有缓解而犹豫观望以致丧失手术时机,使病情迅速恶化致不可逆转。
  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应果断手术治疗:①经以上积极治疗,患者全身情况48小时无明显改善,例如体温持续在38℃以上,呼吸、脉搏加快,血压下降;②莫非征未见减轻或消失,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触及明显肿大胆囊者;③血象进行性升高,且中性粒细胞>0.85,甚至0.9以上,预示胆囊坏疽可能;④B超检查其准确率可达80%,如横径>4cm是胆囊肿大的可靠证据。如出现“壁内分层”,则中间低回声层的病理学基础是浆膜下水肿、炎性坏死的表现,如病程进展至坏疽性胆囊炎,可出现条纹状胆囊壁,囊壁增厚不对称,或局部呈瘤样突出,胆囊腔内充满回声不均的膽屑[1];⑤CT检查:如患者全身情况允许,CT检查不失为确诊胆囊肿大、急性炎症化脓坏疽、结石嵌顿等征象的又一重要手段。
  当明确诊断,决定手术时,术者对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心中有数,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对胆囊张力过高者亦可先行胆囊减压,再行胆囊切除[2]。如解剖层次不清,可行胆囊剖开取石部分切除术,此法尤其对颈部嵌顿结石的取出最为适用,结石取净后不必苛求胆囊三角的解剖清楚,将残端缝合关闭即可,因为急诊手术下安全是最重要的。若遇黄疸合并有胆管梗阻及胆总管结石者,必须行胆总管探查,以减轻肝脏继续损害、毒素吸收及术后黄疸的消退。
  笔者在术中发现,大多数急性炎症明显或坏疽的胆囊壁均有很明显的界限,容易剥离,但要注意胆床侧勿分离过深,以免损伤肝组织,引起不易处理的出血、胆瘘等。总之,胆囊炎患者凡经适时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吕明德.胆道结石与炎症的超声诊断.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58-59.
  2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60-461.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合同护士 培训 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年老护士的转岗和离岗,护理队伍处于严重不足趋势。为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合同护士在医院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合同护士的培训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本情况  合同护士比例:我院有临床护士57人,其中合同护士41人(71.8%)。合同护士学历:大专毕业6人(14.6%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局麻下行一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髂内动脉通过造影确定子宫动脉的走行,形态,子宫肌瘤的血运情况,然后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微粒(PAV),对侧子宫动脉重复操作。结果:30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随访2次,其中26 例不同程度的缩小,4 例无明显变化。讨论:子宫肌瘤是常见
摘 要 目的: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20万U/kg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 20万U/kg静脉滴注,对20例发病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程度缺损评分(NFDI)。20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溶栓后2小时FDI评分为1856~2420,较溶栓前2266~2824明显减少(P<0001),治疗后21天溶栓组NFD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肝破裂患者92例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17~65岁,平均31.5岁。伤后至住院时間平均为3.8小时。闭合性伤83例,主要是撞击伤和坠落伤。开放性伤9例,均为刀刺伤。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分类法提出的肝外伤分级标准[1]分类:Ⅰ级7例,Ⅱ级38例,Ⅲ级32例,Ⅳ级10例,Ⅴ级5例。Ⅲ级以上为重型肝外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39例。其中脾破裂4例,肠破裂伤7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66    资料与方法  收治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3例,男12例,女1例,平均年龄74(65~84)岁。有高血压病史4例,冠心病史9例。  梗死时表现:2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1例继发于不稳定心绞痛,2例以右上腹痛入院;9例入院后确诊。心肌梗死前5例有典型心绞痛,心梗后反复心绞痛发作3例,余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紧闷,
案例回放2011年7月,李某父子从集市上吃完饭回到家中,突然感觉肚子疼痛难忍,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李某家属随即拨打了"120",将父子二人送往镇中心卫生院治疗。来到医院后,医
护理管理学是护理事业中的具体应用,它既属于专业领域管理学,又是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分支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在大量的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英语学科一直都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学英语、用英语,也已成为一名普通
手术室护士长在日常工作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核心作用,护士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医院的声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等。手术室是医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更好的做到合理利用手术室资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