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360°去神经化与膝关节常规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11年5月共90例骨关节炎患者,5例患者失随访,最终纳入85例,按入院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42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43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360°去神经化,其中创伤性关节炎30例,退行性关节炎55例;男34例,女51例;平均年龄63岁(52~7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
【机 构】
:
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3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360°去神经化与膝关节常规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11年5月共90例骨关节炎患者,5例患者失随访,最终纳入85例,按入院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42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43例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360°去神经化,其中创伤性关节炎30例,退行性关节炎55例;男34例,女51例;平均年龄63岁(52~7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结果 术后两组WOMAC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B组术后6,12,24个月WOMAC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81.0,78.5,82.4,低于A组的86.8,83.8,91.7;B组术后6,12,24个月SF-36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7.4,46.3,44.4,高于A组的43.9,41.4,39.5(P <0.05).B组术后1周的VAS评分1.6低于A组的2.6(P <0.05).两组术后关节肿胀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受累范围、膝关节腔内滑膜神经分布的特点,360°去神经化可以进行全方位多间室的彻底清理,并尽可能多地去除膝关节腔内滑膜的神经支配,在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维持时间上均较常规清理术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是精确放疗技术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为减少摆位误差,往往采取精确体位固定技术[2],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优于真空垫等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最小,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小[3].但热塑体膜伸缩特性可致放疗定位标记中心位移,为此进行了技术改进。
目的 探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WBRT)预后以及不同预后指数差别.方法 对2006-2010年间接受WBRT的99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Logrank法单因素与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计算并比较RPA、GPA、BSBM、Rades、Carsten预后指数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脑转移时卡氏评分、是否伴有颅外转移、原发
一、文字和单位(1)”mmHg.中间不空格,改为”mmHg”。(2)”惟一”改为”唯一”。(3)”和(或)”与”和/或”两种表述方式均可,选择一种方式后全刊全年统一。
目的 测量兆伏级锥形束CT (MVCBCT)成像在头颈部图像引导放疗的周边剂量(PD),评价PD与MVCBCT成像机器跳数(MU)间关系,探讨MVCBCT扫描射野对PD的影响.方法 将0.65 cm3电离室插放在特设固体水体模中,使用MVCBCT图像采集预案对体模头颈部扫描,测量射野外体模中心垂直平面在不同深度和距射野边缘不同距离的PD.使用相同电离室在体模中参考点上审视MVCBCT成像的MU与P
由上海市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分会主办、EROG协办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暨第三届EROG会议,于2014年8月15-17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肿瘤放射治疗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进展,交流和分享各中心的应用经验.本次大会学术报告内容精彩,紧贴肿瘤治疗和放疗专业发展的前沿,并从临床应用、放射生物、放射物理、放射治疗基础研究
目的 探讨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的有效性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3-2010年期间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有EUS、食管镜、CT、食道造影等详细检查,术后有详细病理分期的358例患者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预测值,分别按2002、2009年UICC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分析患者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随访率为97.2%.有EUS+CT检查并能进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前多西泰索加顺铂加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中顺铂最大耐受剂量(MTD)及方案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3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通过剂量递增试验确立顺铂MTD并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多西泰索6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550 mg/m2第1~5天剂量下顺铂MTD为65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下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中性粒细胞降低67%,粒
目的 回顾性对比IMRT同期EGFR单抗、同期化疗和单纯IMRT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8-2012年间收治的68例接受IMRT同期EGFR单抗的Ⅱ—Ⅳb期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BRT组,应用SAS软件进行1∶2配对形成单纯IMRT (IMRT)组136例及同期放化疗(CCRT)组136例,共340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作用.方法 2007-2011年间前瞻性纳入病理证实的临床Ⅱ、Ⅲ期直肠腺癌患者70例.均行术前同期放化疗,盆腔放疗44.0 ~50.4 Gy分22 ~ 28次,同期化疗卡培他滨每天1 650 mg/m2第1 ~ 35天+奥沙利铂50mg/m2每周1次共5次,放化疗后4~8周行根治性手术.疗前常规行盆腔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量A
目的 评价N晚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IMRT联合不同化疗模式对N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收治的179例N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IMRT 33例,放化疗146例(同期放化疗71例、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66例,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9例).结果 随访率96.5%,随访时间满5年者133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69.0%.单纯IMRT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