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爱为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开启幼儿心灵的窗口,是沟通家园的桥梁。要热爱幼儿,给予微笑;要尊重幼儿,给予平等民主;要注重养成教育,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微笑 平等民主 养成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开启幼儿心灵的窗口,是沟通家园的桥梁。如何引导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位幼儿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热爱幼儿,把微笑送给幼儿
  幼儿教师是塑造幼儿心灵的建筑师,其工作是对幼儿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童心是一颗有父母用爱的甘霖哺育而形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位幼儿的心理需要。教育要以厚爱为出发点,教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幼儿的心田,师幼才能产生“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的心心相印的情感体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记得刚开学的前两周,我班幼儿杨雅璐总是不进教室,当我踏着铃声进入教室时,她总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守候在门口,当我笑着牵她的小手时,她会毫不犹豫地跟我走。有一天,我问:“雅璐,你为什么不进教室呢?”不等孩子开口,她的妈妈回答道:“等不到刘老师,我家杨雅璐是不进教室的,孩子说她最喜欢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笑,她一点都不害怕。”听了这些话,我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我的微笑解除了孩子戒备,使孩子接纳并认可了我;惭愧的是,让孩子和家长等了这么长时间。从此,我便提前十分钟入园,为的是不让孩子和家长过久地等待。
  二、尊重幼儿,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
  幼儿心灵纯净,可塑性强,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幼儿享受平等的权利,教师要善于发现其所长,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位花朵儿都开放,让每一位幼儿都歌唱,让希望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种待发。
  这学期我班来了一名叫李欣怡的小女孩,她说话口齿不清,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她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生怕小朋友笑她。一次,我请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自编舞蹈,我发现躲在最后面的她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在我的再三鼓励下,她终于站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演了自己创编的舞蹈。我抓住时机说:“咱们比比看,看谁编的动作比李欣怡的更优美。”于是,李欣怡成了大家模仿的对象。从此,每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争着请李欣怡当舞蹈教练,李欣怡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她变得爱说爱笑,再也不自卑了。
  尊重幼儿,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是孕育活泼开朗性格的种子。带着一片爱心走进儿童世界,帮助幼儿从自己营造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必将促进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林语堂先生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幼儿的养成教育要在班级管理的细微环节中落实。如果一个班级常规管理好,那么幼儿不仅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教师在带班过程中也会感到相对轻松。幼儿的自律行为,使教师不必过多监督,过多的提醒和纠正,便能够按一定的要求做。新入园的幼儿,由于受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与层次参差不齐。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下工夫,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有端正的态度、和蔼的语言、长久的耐心,还有爱孩子、包容孩子的一颗心。
  新学期的第一星期,我都会为一些幼儿废纸垃圾乱扔,大小便不入便池,洗手乱挤,喝水不排队等大伤脑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对待乱扔垃圾这件事上,我把垃圾箱做成张着大嘴的河马样子,并模仿河马的声音说道:“小朋友,我的肚子太大了,总也吃不饱,请小朋友把垃圾喂给我好吗?”这个办法真见效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垃圾喂给了大河马,教室里再也见不着一丁点垃圾的影子。
  为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带孩子们做“开红绿灯”的游戏。幼儿一边念着儿歌:“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一边学着司机嘀嘀嘀地开车,并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次序过马路。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简单的交通规则,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培养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教师是幼儿园面向家长的窗口。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与个性特点,达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的。对待家长,教师必须充当耐心的听众和和蔼的解说员,力求以最好的态度和最有力的行动,赢得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只有家庭与学校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人们习惯于把教师比做蜡烛、春蚕、人梯和铺路石,为什么要把教师的劳动与牺牲者、悲苦者的形象联系起来呢?我认为教师是一种拥有“幸福体验”的职业,将压力变为动力,将动力变为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体验到职业的乐趣,把教育生活当成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让师幼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浪潮中,一切都是“新”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积极实践。作者针对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谈自己的看法:音乐教育专家紧扣新课程方向选择风格、流派、地域、体裁不同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以满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但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异疑,他们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
摘 要: 美术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拉近学生与美术课堂的距离;美术室的合理布置可以营造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启发式情境能发展学生思维;音乐的科学使用能有效刺激学生感官。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美术 情境教学  美术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美术课堂、爱上美术课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
摘 要: 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实施统一、和谐的教育,而且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搭建起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对家长实施有效引领,是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过探索和尝试,汲取借鉴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髓,发现了一些家园联系的新做法,并初步实现了家园互动的现代化。  关键词: 陈鹤琴 教育理论 家园共育  一、陈鹤琴教育思想下的家庭与幼儿园